分潤寵溺,擠占枕席。豈非不美。
尤其靈輝殿内,唯大秦聖祭誕下王子,并倭妃誕下台與公主。餘下女仙,久未孕身。麻姑心中焦急,可想而知。恨不能夜夜承歡,早日得償所願。豈願在緊要關頭,變生肘腋。憑生宿敵。
爲薊王誕下子嗣之意義非凡,不言而喻。甚至,曆代先帝崩後,唯有誕下子嗣的宮妃,才幸免遷往陵園。可在宮中安居,俸祿不減,頤養天年。
子嗣,是血脈的延續,更是盟約天然的續期。于公于私,于夫于己,終歸,大有裨益。
如此說來。薊王身上所背負的利益牽絆,自毋需多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莫過如此。
俗語謂“無官一身輕”。試想,百官皆如此,身居王爵,又當是何等負重前行。居高位,若還隻顧自己,罔顧他人。必将積重難返,身死國滅。各方訴求,利益均沾。不可有一日之疏。
說薊王枉顧名門大姓。實乃無稽之談。試想,薊王圩田隴右。西州豪右大姓田宅,秋毫無犯。反另辟蹊徑,逆上梯田。豪右塢堡中豢養百姓,薊王亦非強取。反用農作機關器,令豪右自行更替。種種所爲,足見一斑。
薊王作爲,之所以令豪右大姓,心生怨念。隻因一視同仁,未獲優待。換言之,未享有高人一等的特權,乃至豪右大姓,心生怨恨。
尤其,當薊王重啓二十等爵。士農工商,寒門庶子,皆可因德才,獲封民爵。從而享受王法賦予的特權時,更讓名門大姓,怨念橫生。
總有某些人自诩爲“生而高貴”。卻忘了“王侯将相,甯有種乎”的呐喊。
多年前,薊王初入洛陽。正月旦會,被黃門令左豐,引入宗室隊列。不料事後竟起頗多非議。洛陽宗親皆言,前漢宗室,淪落民間百年,血脈混雜,旁支末梢,早與賤民無異,不可同列。引少時亦清貧無依的先帝,勃然大怒。随興贳貸子錢之念。
正因薊王起于微末,重義輕财,才被時人比作高皇。
關于佛道之争。劉備實并不在意。正如時下,竟有王充門徒,不信神鬼。事實亦證明。古往今來,無人能一統華夏信仰。正因擁有完整神話體系,且經曆百家争鳴、焚書坑儒、獨尊儒術,等一些列的文化專精,進而積澱出“閉合環”的華夏文明。故分陰陽,有正反。于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而後萬法歸宗。五行相生相克,生生不息。
于是宇宙大爆炸,自奇點不斷膨脹,産生時間,物質,乃至人類。而後塌縮,重回奇點,歸于湮滅。整個過程,或稱爲盤古紀。
且外來宗教,多漏洞百出,難以自圓其說。如何能與自上古時萌生,乃至大浪淘沙數千年後,所精煉出的華夏文明,相媲美。
千裏之堤,潰于蟻穴。隻需被尋着一個漏洞,滿盤皆輸。于是,總有人不信。
西佛東來,落地生根。中夏雖地薄,然待汲取足夠養分,開枝散葉,冠蓋如雲。且問,此菩提,還是彼菩提否?
凡久經考驗,傳承後世的理論學說,宗教信仰,必身具華夏特色。古往今來,莫不如是。
如同文明的漩渦,兼容并蓄,海納百川。終歸去盡糟鉑,收歸己用。
一言蔽之,和合之風。
言歸正傳。
十月有窦太皇上壽禮。爲防夜長夢多。九九重陽之後,便是薊王婚禮。
董太皇用心良苦,焉能等閑視之。且又是貴人禮聘。更不可小觑。待宮室修葺一新,二宮太皇歸位。馬氏當安居瑤光殿。尊号:“瑤光貴人”。然亞馬遜女王希雷娅,先爲“函園貴人”,金章紫绶,食三百戶。又當安置何處。
希雷娅及三百亞馬遜,伴駕左右,寸步不離。故無定所。随薊王居船宮、居國邸、居行營、居王宮,因時而異。若薊王壽終正寝,則居王陵。
九月末,薊王婚禮如期而至。
比薊王先前數次典禮,有過之而無不及。百官列席,宗親齊聚。更有二宮太皇并少帝莅臨。賜開朝宴,爲新人賀喜。未曾風光大嫁的杜氏、鄒氏,亦得封“瑤光美人”同嫁。
洛陽百姓齊奔函園,赴流水長席。
薊王有言在先。賀帖之外,分文不取。百官揮毫潑墨,一時洛陽紙貴。
薊王人中麒麟。懷春少女,夢寐以求之佳偶良配。饒是二宮太皇得見,亦難免心生豔羨。馬日并皇甫嵩,更紅光滿面。人逢喜事精神爽。試想,與薊王結親。朝堂之上,還有何人敢妄言構陷。待将洛陽家人遷入函園,故鄉宗親徙往薊國。身後百年無憂矣。
瑤光殿乃太皇居所,不宜行魚水之歡。将馬氏、杜氏、鄒氏送入船宮。
待劉備重返,太皇并少帝,遂開宮宴。恩師領劉備,依次敬酒。師徒二酒豪,何必多言。難得赴薊王婚宴。百官離席相敬。薊王豪飲,亦未失禮。
少帝見薊王豪爽如斯,亦心向往之。大漢素重英傑。薊王不常吟詩作賦,亦久未上陣殺敵。然威信天下,英名不墜。
何也。
十年如一日,積威至此也。
謂長情之人,莫過如此。
目睹董骠騎并何車騎,換盞推杯,勾肩搭背。似已化幹戈爲玉帛。再看黨魁張儉,老夫聊發,對酒當歌。引無數擊節而歌。少帝一時,如夢似幻。明日醒來,各爲其主,今夜共飲一杯,與君同醉。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劉備起身恭送二宮太皇并少帝,儀仗返回後殿。
又将酒宴,交由恩師代爲照應。
便與二位義弟,并肱股重臣,先行離席。乘王駕返回。
登臨船宮,沐浴更衣入寝宮。華燈如晝,金碧輝煌。美人如玉,傾國傾城。
“落紅片片渾如霧,不教更覓桃源路。香徑晚風寒,月在花飛處。薔薇影暗空凝貯。任碧輕衫萦住。驚起早栖鴉,飛過秋千去。”
重疊衾羅猶未暖,玉瓯水乳洗詩腸。
一夜無話。
明日又多新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