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造聲勢,何太後并大将軍何進,因勢利導,樂見其成。祝麟子彌月之喜,乃其一。能一睹王母風采,嘗三千年一生之瑤池蟠桃乃其二。
隻因王母掌不死藥。
求長生不老,羽化升仙。時下無人能免俗。除去薊王劉備,及四方寺,方技館王學門徒,無有例外。
收宗正請柬。薊王專開朝會,問計群臣。
右相耿雍起身奏曰:“洛陽大亂在即。主公千金之軀,不可親身涉險。”
左相崔鈞亦奏曰:“臣亦如右相所想。何進先與黨魁張儉盟誓,誅盡内宦。引洛陽十萬黃門,轉投永樂董太皇。二宮針鋒相對。今又假西王母降世,壯大聲威。先扼洛陽八關,又命董卓、丁原,據大河要津。已将洛陽圍成鐵壁。待王母會後,必興兵誅盡内宦。迫二宮太皇退位,獨霸朝政。那時,董氏與何氏,二戚之争,在所難免。主公當避嫌。”
薊都尹婁圭亦言道:“二位國相,所言極是。洛陽周遭,已陳兵十萬。函園有一萬幕府精卒,足以自保。若起兵禍,可大開園門,護四郭百姓。至于南北二宮,有羽林、虎贲鎮守,三宮帝後及少帝,亦當無虞。主公大可不必親臨。”
與會皆薊國肱股重臣。薊國能有今日之氣象,薊王劉備居功至偉。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自先帝崩後,薊王已連立二帝,威名赫赫,已無人出其右。此去參會,不過爲人做嫁衣。借薊王之赫赫威名,樹西王母之神威。于己于國,得不償失。
左右國相,及薊都尹,深知薊王所慮,乃江山社稷及天下百姓。故分别進言,爲天下計,當不宜與仙門過于親近。
神權與王權,不可混爲一談。更不可讓仙門染指社稷。
劉備心領神會:“如此,右國相且替孤去信宗正,婉言謝絕。”
“喏。”耿雍欣然領命。
劉備又道:“董骠騎、何車騎、孫破虜,皆孤故交。宜去信叮囑。”
中書令趙娥亦領命:“喏。”
朝會時,中書令側坐于王下,與先前左國令席位相同。中書仆射荀采,稍居其下。
參考左國令。暫以十年期。中書令緻仕後,多入後宮爲貴人。中書仆射,當爲美人。
外事畢,内政起。
“曹輕車欲仿效孫破虜,購潛輪船隊。願付二十億角錢。”右相耿雍問道:“請主公定奪。”
“孟德牧守兖州,治昌邑。臨濟水,近巨野(澤)。聞已在雷澤、菏澤,興港津,立水砦,操練舟楫士。”劉備笑道:“必爲興漕運之便。宜當允之。若資财不足,可分期支付。”
大野澤爲濟水所彙,上古九澤之一。南北三百餘裏,東西百餘裏。西通雷澤;西南納濟水連菏澤;東北出濟水入海;東南出黃水入菏水、通泗水、并淮入海。因交通之便,水産豐富,自古便是先民争奪之地。《爾雅》雲:大野澤、钜野澤乃一澤二名。先秦稱大野,《史記》始有“巨野澤”之稱。大野澤自上古時,便是漕運樞紐、貢道要會。
“大江以北,中原諸水縱橫交織,皆于大野相連。”足見一斑。
“喏。”右相耿雍又奏:“曹輕車麾下,亦人才輩出。王母盛會,海内皆欣然往之。然曹輕車卻謹守州境,寸步不離。必有高人出謀劃策。”
左相崔鈞答曰:“陳宮、荀、程立,皆足智多謀。必已窺破時局。不肯無端涉險。”
“大浪淘沙,火煉真金。”劉備言道:“人心不足蛇吞象。三宮鼎立,猶不知足。非欲鏟除異己,一家獨大。也罷,且看誰人能笑到最後。”
薊王本以爲。三家制衡,大權分立。當可穩定江山社稷,再續國祚。奈何薊王料定一切,卻未曾料定人心。權與利,無人願與他人分享。孟德言,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便是此意。
先前,京中有童諺:“鼎折足,車脫輻,日過無,風中燭。”門下祭酒司馬徽歎道:“易鼎卦雲(注1):'鼎折足,覆公(su),其刑(wu),兇。'不量其力,果至兇災。知小謀大,力薄任重,必受其辱。小兒歌之,乃說大将軍何進也。”
上庠令鄭玄又道:“其解,出自費氏《古文易》,憾未入公學。者,古時多誅諸侯國君于屋内。别于庶民鬧市受刑,因稱之。故此爻,意爲:‘諸侯割據,有折足鼎覆之危,必刑以。’言下之意,‘亂天下者,必(何)進也’。古往今來,欲除心腹大害,需謀定而後動。若草草行事,必反受其害。且罪名不彰,暗行其事。窺其本意,亦非爲國除奸,乃欲私結黨人也。《周禮》言:“邦若屋誅,則爲明(注2)。”亦與此卦相合。老臣竊以爲,黃門滅後,必入多事之秋也。”
劉備輕輕颔首:“‘投諸四裔,以禦魑魅’。孤少以爲,四裔乃禦外敵。後才方知,亦困家賊。”
鄭玄拜服:“主公光融天下,明以照奸。自少複祖爵,并縣爲國。南征北戰,東伐西讨。納五胡之民,安四裔之地。今,四面合圍之勢成。中夏即亂,亦足可收拾也。”
時至今日。百官方知薊王,先見之明。亦足見,良苦用心。
常聞“攘外必先安内”。然薊王卻反其道而行之。畫地爲牢,“合縱連橫,以禦内亂”。
此便是劉三墩之“大道”。
母親說:大道至簡,知易行難。
其實,也不是很難。
如此說來。劉備少時血戰鮮卑,再定西域。賈文和,設平羌連環計,郭奉孝,鳳凰于飛定三南。薊國八大謀主,早已窺破主公治世之道也。
聞後世棋語,亦有口訣:“下手搶邊角,高手占中腹”。
少時,夜間第一課。恩師盧植,便從一張大漢山川地形圖說起:
大漢十三州,西高東低。邊緣凸,而中間平。大河分南北,高山阻巴蜀。四夷虎視在外,家賊窩藏腹心。内憂外患,已到生死存亡之際。
劉備從此刻起,便苦思如何破局。
右國令自是高手。又執先手,于是落子關東,盡占中原中腹。劉備初出茅廬,且執後手,唯有占邊角,與其相抗。天下棋局,二人你來我往,終見分曉。
天下大勢一盤棋。
由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