馴養戰馬。訓練騎術。娛樂大衆。充實财政。
西林邑民亦獲利頗豐。
既是賽馬,自然有豐厚的獎金。偌大的賽馬場,亦需衆多人手打理。每逢‘賽馬日’,售賣各種手工器物、小食,亦是一筆進項。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賽馬場,自當以馬場取食。
胡人善馬。騎術除了平時放牧,戰時抄掠,别無用處。賽馬場一開,正當大用。若能奪魁,獎金豐厚。即便進入複賽,亦有賞錢。除了速度賽馬,還有場地障礙賽,擊鞠賽。皆是取利門路。
擊鞠賽自不必多說。場地障礙賽卻與後世不同。除了水溝、栅欄,矮牆,高杆。還有草人,箭靶。除了越過障礙,還需射中靶心。考驗的便是騎射之術。
想看馬上鬥将,且移步演武場。
聽聞賽馬場要行博戲,落籍臨鄉者,皆可參股。便有不少豪商或托人,或親入市樓詢問。
博戲有‘大博’和‘小博’之分。大博少君侯嚴令禁止。賽馬場行的乃是小博。小賭怡情,大賭傷身。且朝廷明令禁止官吏聚賭。民間雖寬松,也不可大博。
少君侯言出必行。賽馬場日新月異。此時不入,更待何時?
不到月餘,便有十數位豪商言要入股。
刺奸、賊捕詳細甄别後,選出十名身家清白的豪商,各入股十萬錢,成立‘臨鄉賽馬會’。
作爲獎勵,劉備特許十人在北側四樓,共有一間位置頗佳的包廂。
衆人喜不自勝。少君侯果然一視同仁,從不輕視商賈。
金秋時節,稻谷飄香。
百萬畝水田,放眼望去一片青綠。宛如碧波千傾。随風擺蕩,如雲舒卷。沁鼻濃香,随之而來。整個臨鄉,香成一片。稻花魚亦随處可見。臨鄉堪稱魚米之鄉。
郦城、督亢,兩地百姓,已遷來二年。安居樂業,生活富足。漸把臨鄉視作家鄉。故鄉在南,祖籍更南。然而無論遷徙到哪,皆是我大漢百姓。鄉音不必改。官話亦要學。便是胡語,也要略通一二。不然,便是臨鄉百裏之地,亦行難。
眼看稻禾抽穗。劉備卻越發緊張。整個臨鄉,更是萬般戒備,如臨大敵。無它。去年七州蝗,北地顆粒無收。朝廷雖開倉赈災,卻力有不逮。背井離鄉,異地乞食。皆大有人在。稻谷成熟在即,若遭盜搶,一年辛勞付之一炬。
河道、溝渠内舲舟縱橫,車輪舟往來迂回。船上舟楫士各個神情肅穆,弓箭在手,以防賊寇。鼍龍騎亦不惜馬力,繞行臨鄉官道。刺奸、賊捕更是遍布各處交通要地,亭舍館驿皆有人布控,謹防宵小作祟。
臨鄉亦多有流民滞留。之所以沒有泛濫,乃因北地百姓皆以己度人:臨鄉亦地處河北。如何能在蝗災中獨存?
故而不來。
除了臨近州郡知道臨鄉已改種水田,幸而躲過蝗災。七州百姓皆不知。
饒是如此,治下亦聚攏民衆十八萬。
所有人都繃緊了神經。凡我臨鄉居民,皆有美田五十畝。因功封爵,還另有加授。一年一熟,斷不能有失。以前地不過十裏,民不過萬口。正所謂船小好掉頭。如今家大業大。十八萬邑民嗷嗷待哺。絕不能有半點閃失。
臨鄉上下,皆爲最後的收割磨刀霍霍。
立冬前,臨鄉百萬畝水稻,終于開始收割。
抽穗後追肥蓄水。此後便不再蓄水。待到收割時,田已無水。淮泗老農說,水稻收獲時節,要盡量将稻田裏的水排幹淨。若遇窪地,還需挖溝排水。名曰:曬田。
如此才便于下田收割。
于是稻作再次改進。收割前,要行曬田。
劉氏一門,興旺和諧。
老族長便退位讓賢,居家頤養天年。将上計諸事,皆交給陳逸、田骅和劉修。
豐收時節,閑了大半年的老族長還是忍不住走街串戶。又親下田間。收成。馴田兩年,督亢水澤地力盡顯。今年竟有八石收成。堪比少君侯家百餘畝溪谷美田。
沼澤地因何有潛在肥力。劉備也略知一二。乃是沼澤内的植被死亡後,經長時間腐蝕形成腐殖質後演化而成‘泥炭’。泥炭土,有機質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質疏松、适宜耕作。
樓桑、郦城,亦六石有餘。
憑借督亢圩田的高産,一舉将臨鄉均産堆高到七石。
百萬畝稻田,能産新谷七百萬石。三十稅一,城倉入新谷二十三萬三千餘石。
稻谷堆滿街巷,百姓皆有歡顔。防完賊寇,又謹防失火。
好在稻葉尚青,也不易着火。稻草分批運往西林喂馬。隻飼精料,馬易長膘,不利争戰。适當要摻些稻草才好。稻草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妙處,亦被牧民發現。苜蓿單獨青貯容易腐爛,與稻草混合青貯,卻不再發腐。實在是奇妙。
趕在立冬前,顆粒歸倉。臨鄉上下,終于齊齊松了口氣。
冬,十月,丙子晦(三十日),日食。
尚書盧植上疏說:“凡是遭朝廷禁锢的黨人,多數并沒有犯罪。應當赦免寬恕,使他們的冤枉得到昭雪。宋皇後的家屬都以無辜受罪,抛棄骨骸,屍首縱橫,不能得到收殓埋葬,應該準予收拾掩埋,使遊魂得到安甯。郡太守、州刺史一個月内往往調動數次,應按正常的升進和黜退制度,考核他們能否勝任,即便不能任滿九年,至少也應任滿三年。私人請托,一律禁止。推薦和選舉人才,應責成主管官吏負責。『天子以國爲家』,按道理不能有私人積蓄,應放眼國家大事,忽略細微末節。”
皇帝不納其言。
劉備收到邸報,不禁會心一笑。
恩師這才去朝堂數月,已擢升爲尚書。升遷速度不一般的快。宋皇後之事亦有耳聞。關鍵是規勸天子以國爲家,不藏私蓄。我家陛下從小苦慣了,又如何能聽!
從天子的角度來說,清流黨锢,又或是重用宦官,設立鴻都門學。皆是帝王平衡術。世家豪門日益膨脹,已有尾大不掉之勢。土地兼并如此嚴重,士族難辭其咎。可寒門庶子情況,又多如我家陛下。年幼時亦生活貧苦。驟登高位,或也會以權謀私。
此乃人性使然。
北海一龍,管甯之所以怒而割袖,又豈爲那田頭小小金塊。三歲看老,以小見大。今日拾金而昧,他日爲官,又豈能兩袖清風。
劉備讓三人重歸于好。管甯便要時刻督促提醒。(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