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吃瓜,無心碼字…)
何喵來找沈林,除了拜年,還得接他去《對話》…
這幾年,《對話》漸漸成了大佬們宣傳自己的地方,馬芸、王健林、柳傳志都上過《對話》。
這幾個人上節目,說的都很好聽!
對了,很多人,尤其是大佬,精通很多理論,也都出口成章。
否則,馬芸怎麽會有那麽多語錄流傳出來?
其實,柳傳志也熟讀毛選…
但不影響聯想的買辦屬性;
老王也對毛選倒背如流,不影響他“我的錢喜歡往哪兒投就往哪兒投”的豪情…
……
《對話》的主持人是陳爲鴻,跟小撒同期出道——主持人大賽,小撒是第一名,他是第二名!
沈林對他有印象,那屆大賽,陳一開始表現特别好特别幽默,但被小撒pk掉了。
最後采訪他們兩個,問陳有沒有覺得惋惜,陳說小撒是笑到最後的,主持人追問陳自己爲什麽沒有笑到最後——這問題真尴尬,陳回答說“小撒是笑的最好的,我是笑的最早的。”
到了央視大樓,後台,對了一下台本…
哇!
可以說包羅萬象,不止電影,還有陌陌、微博的相關信息…
沈林沒什麽意見,直接開始錄制。
插一句,今天來現場的有不少認識沈林的人,包括陌陌的王力、IDG資本熊曉鷗、今日資本徐新以及旺達的葉擰…
主持人陳爲鴻先出場:“今天要出場的人,我相信大家都認識,沈林!很多人知道他,事實上,美國的《名利場》披露他的身價應該在60億美元上下…在咨詢如此發達的今天,你可以在全世界任何搜索引擎找到幾百萬甚至幾千萬關于沈林的信息,但我想,都沒有今天在《對話》現場跟他來一次近距離的接觸!掌聲友情沈林!”
話落,穿着西裝的沈林從候場區出來,一邊跟大家點頭緻意,一邊坐了下來。
底下衆人,嘩嘩鼓掌,順便緊盯着沈林,目光中帶着某種好奇與審視。
在場很多人現在才知道沈林的身價!
陳爲鴻感歎一下:“邀請你上節目可真不容易!”
“…我的主業是演員嘛,除了宣傳期,一般不接受采訪活動,老實說,我總感覺财經這種東西離我挺遠的…”
“離你很遠?但你是全球有名的富豪啊!”
“沒有,我都是瞎搞…”
“開場前,能不能問你一個問題?”
沈林:“當然。”
“聽說你連續五次拒絕了《時代》、BBC的專訪?爲什麽?”
“我覺得西方媒體本身的立場帶有偏見…”
“偏見?”
“這麽說吧,我是做電影的,我很懂剪輯,也懂宣傳,如果我專門去拍拍美國天橋地下的流浪漢,标題“這就是美國”,加上濾鏡,是不是也很真實呢?但沒了解美國的人,就會以爲美國人到處都是窮困的流浪漢…BBC、《時代》就是這麽宣傳中國的!”
……
簡單的開場白之後,直接進入話題:“壞猴子、時光傳媒…你是怎麽打造的?”
“打造?壞猴子其實相當于制片人聯盟,我們有很多有能力的導演、制片人,聯合在一起,用壞猴子的品牌…”
“但據我所知,這些導演、制片人都是你找來的,而且大多數的第一部作品都是在壞猴子的幫助下制作的,并取得了成功,你是怎麽發現這些人的?”
沈林笑了笑,回答:“你要像我一樣了解電影,你就知道找人這種事五分鍾能定,投不投脾氣,能力如何,需不需要幫忙鎮鎮場子…”
“能不能說的具體一點?”
“比方說徐争,我知道他有能力拍電影,所以,找了他拍攝《人在囧途》、《回到故鄉》…”
“但你最開始隻是演員啊!”
“對!我不喜歡原來的行業環境…”
“怎麽個不喜歡法?”
沈林琢磨一下,然後道:“我覺得我演技、形象、知名度都超過香港的某些演員,但我接到的劇本隻能演配角,我很不滿,然後我自己找創意,找編劇、找導演…一直不明白,那幾年主流的商業電影男一号基本都是香港演員,憑什麽呢?而且他們片酬還那麽貴!我不喜歡,當然要改變!”
“所以你啓用新導演?”
“談不上啓用,是一起合作…”
頓了頓,沈林接着道:“這麽跟你說吧,你是一條魚,這個行業是池塘。池塘不幹淨了,魚能好嗎?作爲創作者,我沒有那麽多話可說。有的導演拍幾十部,其實就倆,倆不錯,其他都可有可無,對吧?你就集中精力把确實好玩的、有意思的、過瘾的弄出來。所以我有這些精力和資源,幹嘛不做點對行業有意義的?”
“OK,”陳爲鴻轉移話題:“我想問一下,你對一個項目的評判标準是什麽?”
“大衆化!”
“大衆化?但你最開始演過不少文藝片。”
“我因爲《青紅》拿過獎,也參與了制作,我知道那電影刻意靠攏拿獎元素,上山下鄉、貧困的中國、人民毫無希望…”
“真的?”
“電影節拿獎元素包括什麽?階級、民族、信仰…當你有意識把這些編織在一起,就是爲了拿獎而去做的,這是非常不恥的行爲,當時我羞愧了很長時間。”
“羞愧?”
“嗯,羞愧…你了解我們嗎?你知道我寫的那些細膩的台詞在說什麽嗎?他們不知道,他們隻想看到想象中的中國,而我拍攝的東西滿足了他們的預期…”
“那你現在想拍什麽類型?”
“我從小就喜歡流行的東西,喜歡大衆,獨特對我來說沒什麽魅力,”想了想,他掏出蘋果手機:“有魅力的是極其大衆化但又達到某種高度的東西。”
……
吹逼分兩種,把自己做的事情往小了說,往大了說,都是一種吹逼!
所有人都知道壞猴子、時光傳媒有多成功,沈林越是說的輕描淡寫,越能體現他的個人能力。
之後聊到了膠片影業…
“據我所知,膠片影業最開始隻是您的個人工作室,爲什麽你會決定做電影?”
“其實最開始的《飓風營救》,福克斯并不看好,否則,他們也不會隻投自500萬美元,剩下的資金要我自己籌措…後來我想,既然能拉來資金,那就做其他電影呗…”
“《暮光之城》?”
“…對,《暮光之城》還有《人類清除計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