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我注意的,是一尊約莫半米來高的墨玉佛。
這墨玉佛通體漆黑,坐在蓮花之上,本來很正常,但佛的樣子,卻不得不讓我關注:這佛的腦袋,居然是顆牛的腦袋!
沒錯,就是一顆牛頭!
佛的脖子以下,是和尚的樣子,但脖子的上面,卻是牛頭,牛角清晰可見,鼻子上甚至還鑲嵌着鼻環。
平天大聖牛魔王?
沒錯,我仔細一看,這貨還真就是牛魔王的樣子。
當初的三靈九妖,和我一起,通過太極圖來到這裏,後來移山大聖獅駝王,以及黑熊怪、金毛犼、火牛怪如意真仙,甚至包括東海龍王敖聽心,白虎花小騷,都已經現身。
還剩餘有朱雀、牛魔王、蛟魔王、覆海八頭蟲、千眼魔君、八部天龍廣力菩薩,這六人沒有現身。
我曾經懷疑李莫愁是朱雀,但沒時間去證實。
而現在,從這尊墨玉佛之上,我終于見到了剩餘的六妖之一,牛魔王的影子。
将手貼到這墨玉佛之上,試着感受了一下,并沒有感受到任何的妖氣,反倒是感受到了一絲佛力。
恩?
佛力?
我靈機一動,手掌中運起冰龍訣,一掌拍到了墨玉佛的上面。
“啪”的一身,這墨玉佛應手碎裂,變成了一地的碎玉。
将碎玉拂開,我從中拾起了一個畫卷。
上面寫着一個大大的“佛”字。
天書——佛字卷。
我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這天書佛字卷,居然會出現在這裏!
将其翻開,隻見這天書之上,有道道佛光湧動,首行處,現出四個金光閃閃字來:九陽真經!
哎喲我去!
九陽真經!
先是有一個【九陰真經】,沒想到在此之後,居然又出現了一個【九陽真經】!
九陰真經,乃是道門武學的總綱,分上下兩冊,那這個九陽真經,又是什麽來頭?
我想着,告訴田不二:“你且下去吧,對了,給我調查一下,這墨玉佛是誰送來的,問問他,墨玉佛的來曆。”
“是!”田不二見我收下東西,大喜,轉身離開。
我當即翻開【九陽真經】,研究起上面的武學來。
……
利用了三天的時間,我總算将【九陽真經】給看完。
這九陽真經上面,記載着一門至陽至剛的内功:九陽神功。
據說,此功一旦練成,那就是天下至陰至寒武功的天然克星,每一掌擊出,都有混陽雄厚之力,甚至能夠融化金鐵!
我去,赤龍訣的效果啊。
除了九陽神功之外,這【九陽真經】之上,并沒有記載任何的武功招式,給我一種“未完待續”的感覺。
看樣子,【九陽真經】也應該和【九陰真經】一樣,都是分着上下兩冊。
而我手中的,是上冊,記錄着内功心法,下冊則應該是某種武學功夫,諸如九陰白骨爪之類的。
我練習了九陰白骨爪,卻并沒有練【九陰真經】的内功。
看着我手中的【九陽真經】,我忽然突發奇想:如果,我練一練這九陽神功,用九陽神功去催動九陰白骨爪,不知道,會有什麽樣的效果?
修煉九陽神功,需要至陽至剛的體質,和我的體質截然不同,我本來是沒辦法修煉的。
但我的身體裏,還有一顆火麒麟之心,正好是至陽至剛之體。
或許,我能夠練成也說不一定。
想做就做,我當即盤膝坐下,按照九陽神功的運轉方式,調息運氣,試着練一練這天下至陽至剛的内功。
這一練,我就覺得有些不對。
這九陽神功,至陽至剛,修練的時候,需要先将自己身體裏的内勁,盡數散去,然後在一天中太陽最烈的正午時分,吸收先天太陽之力爲己用,才能夠修練。
一旦功成之後,全身上下的經脈,皆要洗筋伐髓,重新清洗一遍。
隻有這樣,才能夠讓九陽真氣,一點一滴,改變身體的狀态。
說白了,和赤龍訣的修煉方法,其實是大同小異。
隻不過赤龍訣是強行吸收火焰之力,而這九陽神功,卻是吸收太陽之力,和赤龍訣一比,要“溫和”得多了。
隻是,這如果要散去全身的功力,那我利用寒玉床凝聚出來的元嬰,可就浪費了,畢竟元嬰也會跟着煙消雲散。
我試了試,準備強行修練,看能不能利用我的特殊體質,進行陰陽雙修。
于是,正午時分,我盤膝坐在太陽下面,按照【九陰真經】裏記載的方式,将正午中最強的陽光,吸收到了身體裏。
但這樣一吸收之後,我卻發現,這陽光進入我的身體後,當即被我身體裏的元嬰激發出寒冰之力,将其抵消。
猶如冰雪消融,兩種力量頓時對沖,然後消失得無影無蹤。
好吧。
我有些沮喪的發現:如果我不散去體内的寒冰真氣,不但練不成九陽神功,甚至還會相互抵消。
這樣的話,相當于白忙活一場,吃力不讨好,兩樣功夫都未能練成。
我心中想着,決定試一試其他的方法,用我無比深奧的武學基礎,看能不能找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九陰九陽,陰陽同修,或許,就是打破這世間桎梏的方法。
我記得“神雕”中,歐陽鋒反練九陰真經,洪七公正練九陰真經,兩人一正一反,最終比拼内力的時候,就達到了真正的陰陽調和,甚至連瘋掉的歐陽鋒,都恢複了過來。
……
在成都府,我呆了半個月的時間。
測試了多種方法,但最終發現,在不散去寒冰元嬰的情況下,想要強修九陽神功,基本不可能。
我隻能歎了口氣,決定再慢慢去琢磨琢磨。
而之前成都府的蜀王,據說已經帶着大量的财寶,逃向西域某國,對于他的下落,我并沒有太多的關注,隻是可惜了一個“人才”。
我本來還說,把他抓起來後,提供給他一些思路,或許能讓他成爲第二個“愛迪生”呢。
成都府既然已經安定,大明國的版圖,又擴大了四分之一的地盤。
而此時,李青青也決定,再次對大金國動兵,從太行山前進,攻打過去。
同時,陸文龍也抵達滄州,并從滄州出兵,前去攻打高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