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滅明朝到保明朝,陝甘子弟征戰了三十年,他們打得明朝的無數督師閣部總兵魂歸九泉,打得明朝的皇帝在煤山吊死,同樣也和辮子兵血戰,亦曾陣斬過滿清的親王。吳三桂的謀士方獻亭曾對他說過這麽一句話——“崇祯以來,關内盡是陝甘群雄逐鹿,故得陝甘者得天下。”
如此精兵之地,吳三桂又如何不想取,他在漢中經營數年,早将手秘密伸入了陝甘綠營。趙良棟和孫思克一叛,那些得了吳三桂恩惠的陝甘綠營将領幾乎是群起響應,吳軍前鋒馬寶尚未兵臨西安城下,這陝甘大半已是姓了吳。
吳三桂是在往保甯的道上聽到趙良棟、孫思克響應的喜訊,當時就喜不自禁,命快馬往馳,爲趙良棟、孫思克及其他陝甘綠營将領帶去了諸路總兵官的封賞。又以大明招讨兵馬大元帥的名義傳檄西安,要西安放下武器投降。
陝甘綠營的叛亂令得李國英這個川陝總督名不符實,現在他還能調得動的就隻有王之鼎和韓應琦二部了。原先的援軍成了敵軍,各地再也沒有援軍和糧草輸入西安城,西安的形勢岌岌可危起來。
西安城中人心惶惶,李國英盼星星望月亮的盼着援軍自東邊來,可連等幾日不見一兵一卒,隻等來了吳三桂的檄文和要他們投降的書信。
“原鎮守山海關總兵官今奉旨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讨虜大将軍吳檄天下文武官吏軍民人等知悉。
本鎮深叨大明世爵,統鎮山海關。維時李逆倡亂,聚賊百萬;橫行天下,旋寇京師,痛哉毅皇烈後之賓無,慘矣東宮定藩颠踣。普天之下竟無仗義興師,勤王讨賊者,傷哉國運,夫複何言?本鎮獨居關外,矢盡兵窮;淚幹有血,心痛無聲;不得已歃血訂盟,許虜藩封。暫借夷兵十萬,身爲前軀...
本鎮刺心嘔血,追悔靡及,早欲反戈北伐,掃蕩腥膻;今迎我大明天子于沙漠,選将練兵,誓圖恢複。迄于今日,蓋十七年矣。茲者虜酋無道,奸邪高漲;道義之儒悉處下僚,半筲之輩鹹居顯職。山慘水愁,婦号子泣;以至彗星流隕,天怒于上;山崩土裂,地怨于下。本鎮仰觀府察,是誠伐暴救民,順天應人之日....”
李國英怔怔的看着吳三桂的檄文,一言不發的遞給蘇拜,蘇拜讀過之後,也是一言不發遞與愛星阿。
愛星阿精通漢文,看過之後冷笑一聲:“吳三桂這是要做三姓家奴麽,他怎麽好意思說這等話的。”
“人若無恥,什麽話說不得。”李國英微哼一聲,“吳三桂打着奉迎朱由榔的旗号,卻不知天下人如何信他。”
蘇拜苦笑一聲:“明事理的自然不信他,奈何這天下多是不明事理的百姓,他這檄文隻要能騙得了百姓便行,至于那些明事理的...秀才遇上兵,還敢理論不成?”
“吳三桂反清複明是假,爲自己争天下是真。那朱由榔誰不知道是個傀儡,都叫吳三桂自己給攆到緬甸去了,轉頭迎回來供奉上,他吳三桂的心思百姓不知,我等還不知嗎?...他是要和賊秀才相争,想搶着做曹操呢。”
想到吳三桂如此無恥背信棄義,李國英恨得咒罵幾句,可愛星阿一句話卻讓他什麽火都提不起來。
“我們怎麽辦?”
愛星阿焦慮萬分,李國英卻不知如何回答,陝甘綠營一反,這西安城看着可是懸了。
“綠旗營反了,滿蒙子弟尚在,城内還有兩萬多滿蒙八旗将士呢,吳三桂真敢揮師攻來,我帶着滿蒙子弟叫他吳三桂撞得頭破血流!...我大清還沒亡呢!”
蘇拜一躍而起,怒發沖冠,廉頗雖老,猶能飯三碗!他當年随太祖太宗征戰關内關外時,吳三桂還兜着尿褲呢!
事到如今,也隻有堅守到底,大不了一死報君王了。李國英和愛星阿也提了精氣,撇下吳三桂的檄文,商議起西安城防起來。三人正議着,四川提督王之鼎卻滿頭大汗的跑過來說,就在剛才,平郡王羅可铎帶兵護送信王多尼出城了。
這消息讓李國英和愛星阿當場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蘇拜也是眼前一黑,險些暈倒在地。
羅可铎又跑了,他帶着昏迷中的多尼從西安北門出城直奔潼關,随兩位王爺一起走的是兩萬多從貴陽一路撤過來的滿蒙大兵。
愛星阿在議事廳中嚎啕大哭,說自己不應該不看着羅可铎,現在可好,什麽都完了。
蘇拜怒氣沖沖,臉黑如炭,坐在椅上須發盡張。
李國英恍如被人抽了筋般,生機都已不在。
羅可铎這一跑,西安城防就成了笑話,單憑蘇拜手下那所謂“五千馬”根本不可能守住西安城。愛星阿勸蘇拜趁吳軍還沒殺來,趕緊組織滿城婦孺一起北撤,蘇拜卻道皇帝讓他守在西安,他就是死也要死在西安。駐防滿城将士和家眷職自來西安的第一天起,他們的使命就是死守這西安城,爾今便是他們爲大清盡忠的時候了!
愛星阿勸不動蘇拜,隻得勸說李國英,當夜,李國英和愛星阿就逃出了城。
李國英走時,命四川提督王之鼎代理川陝總督事,要其與延綏總兵韓應琦聽從蘇拜指揮,死守西安。爲了讓王之鼎和韓應琦不緻絕望,李國英用的是搬援兵的名義,且告訴王、韓二人隻要守上一月,朝廷必有援軍至。
李國英沒敢去見蘇拜,蘇拜知道他走了後,也未有任何怨言罵語。
吳軍是臘月二十到的西安城下。一到城下,馬寶再次派人勸降,結果使者卻被蘇拜斬殺,馬寶大怒,組織趙良棟、孫思克等陝甘兵猛攻西安城。然西安畢竟是大城,城内兵力雖不多,但吳軍遠道而來,缺少攻城器械,倉促攻城準備不足,連攻三日都不得破城。馬寶不得不下令停止攻城,命各部打造攻城器械,同時等侯夏國相部至。
二十四日,夏國相統兵萬餘抵達西安。二十七日,大将郭壯圖領兵三萬餘至。二十九日,吳三桂親自統領大軍趕到西安城下。至此,圍城吳軍兵馬多達十萬衆。至城上看下去,放眼盡是軍陣,當真是旌旗密布,戰鼓震天。
吳三桂已知多尼和羅可铎領軍北撤,也知馬寶雖未破城,但西安守軍亦是傷亡慘重。他欲令将士于城中過年,遂再次手書城内勸降。
已抱死意的蘇拜仍不肯降,奈何王之鼎和韓應琦眼見吳軍勢大,對守住西安都失去了信心,遂密謀降吳。二人帶兵包圍了将軍府,脅迫蘇拜開城出降。
蘇拜迫不得已隻得同意出降,但卻開出條件,便是吳軍入城後不得害一滿人性命。倘若吳三桂不答應,那西安三萬滿州人便與城同殉。蘇拜有說這話的底氣,他的将軍府雖被王之鼎和韓應琦圍了,可滿城并沒有落入綠營手裏。吳三桂若不答應他的條件,他可以下令縱火焚燒滿城,而滿城占了西安大半,真要燒起來,吳三桂得的必是一座廢墟空城。
“孤反清複明,卻不恨滿州。”
吳三桂答應了蘇拜的條件,約定吳軍入城不傷一滿人性命,蘇拜遂開城出降。至此,西安光複,城頭再次飄起“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