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國柱從江甯回到蘇州後,便一直和管效忠忙着收複失地,并且監視崇明尚未撤走的海匪。江甯失陷後的第三天,也就是九月十二日,正抽空和蘇州知府閻紹慶聽戲的蔣國柱接到了這個讓他措手不及的消息。
閻紹慶也是吓得慌了,這人說起來對大清十分的忠心。順治十年,張名振和張煌言三入長江之時,上烸縣的衙役曾經想挾持閻紹慶反正歸明,幾次拿刀架他脖子上威脅,閻紹慶都不肯降明。後來江甯巡撫周國佐率兵趕到,閻紹慶方撿回條命。因堅不降賊,調任江南接替周國佐的蔣國柱特意向清廷特意舉保閻紹慶升任蘇州知府一職。
鄭軍來時,蘇州府不少官員都和鄭軍私通,閻紹慶卻堅信鄭軍拿不下南京,隻令嚴守城門,城内不得出一人,城外也不得進一人。鄭軍于南京城下大敗之時,城内一幹官紳無不佩服知府大人眼光獨到,知那海匪不可靠。随後便有人在閻紹慶那進言,說錢謙益在海匪來時很是活躍,替那鄭賊充當說客,理當鎖拿。閻紹慶心動,但卻不敢下手,因爲錢謙益不但是江南文壇領袖,更和兩江總督郎廷佐有私交,所以在沒有總督衙門明确指示前,他不敢做這得罪江南士紳讀書人的事。
管效忠這會領兵去了昆山,蔣國柱手下沒兵,便立即派人将這消息告知管效忠,請他立即帶兵回防蘇州。另外,蔣國柱讓閻紹慶親自去趟常州,請梁化鳳無論如何也要把常州守住。
閻紹慶到了常州後,不但見到了梁化鳳,更見到了大學士額色黑。梁化鳳這邊收到南京丢失的消息比蔣國柱和閻紹慶要早,因爲他手下一支兵馬在金壇遭到了太平軍的襲擊,留在鎮江的一支兵馬也被太平軍消滅,隻逃回來十來人。
知道南京丢了,梁化鳳當時也是不亞晴天霹靂,他始終弄不明白太平軍是怎麽跑到南京,又如何奪取這座雄城的。
梁化鳳不明白,額色黑更不明白,他離開江甯時,安親王嶽樂親領大軍去剿浙寇,這才幾天功夫,南京丢了,嶽樂也被俘了,而他才剛剛把皇帝給梁化鳳的密旨拿出來,都還沒動身去蘇州将另一秘旨給管效忠呢。
額色黑問梁化鳳能否奪回南京,救回安親王,梁化鳳的回答讓他很失望。梁化鳳明言他手裏隻有不到五千兵,若是守城,尚能維持,可這攻城,叫他如何做?鄭賊海匪十幾萬大軍都沒能拿下南京,況他?再說,鎮江已經被太平軍收複,欲取南京,首先就得拿下鎮江,要不然,他還沒到南京就被鎮江太平軍抄了後路,兩方夾擊,他又不是神兵神将,哪裏能撐得下來。
額色黑沒有辦法,便問梁化鳳現在應該怎麽辦。梁化鳳說當務之急是把管效忠手裏的八千兵拿過來,如此他就有能力守住江南,堅持到皇帝大軍趕到。額色黑思慮後,同意就這麽辦,反正皇帝已經下旨叫梁化鳳捕捉管效忠。可是額色黑還有一個顧慮,那就是一旦梁化鳳拿下了管效忠,松江的馬逢知又該如何辦?這人可是牆頭草,若是知道南京被明軍占領,他肯定會反。沒了管效忠牽制于他,江南還不是保不住。
梁化鳳卻道不必擔心馬逢知,這人就是叛降歸明,也斷無膽量攻打于他,很可能如上次海匪入江一樣,繼續觀望。
額色黑也沒有更好辦法,便同意梁化鳳所請,準備将管效忠從蘇州诳來,正商議如何哄管效忠來時,閻紹慶就從蘇州趕來了。
閻紹慶轉達了蔣國柱請求梁化鳳務必守住常州的意思,梁化鳳不置可否,額色黑要閻紹慶回去,讓管效忠領軍到常州來,兩軍合力奪回南京。便是奪不回,憑借兩軍合力,怎麽也能守住常州。
額色黑是内閣大學士,又是滿州人,此刻是江南最高官員,他的話閻紹慶自是不敢答應,忙又趕回蘇州。可在常州和蘇州交界的呂城鎮,閻紹慶卻意外從幾個南京跑出來的滿州大兵口中得知,朝廷已經下旨要梁化鳳捉拿管效忠和蔣國柱。
這個消息可讓閻紹慶吃了一驚,他沒有懷疑,因爲這幾個大兵确是真滿州,有一人還是安親王嶽樂的戈什哈。他們從南京逃出來後到了宜興,這會正是要去常州尋大學士額色黑的。再想到額色黑和梁化鳳要管效忠到常州這件事,閻紹慶哪裏還不明白這就是出鴻門宴,管效忠真來了常州,肯定會被拿下,手下的兵馬也會被梁化鳳接收。
閻紹慶心裏打鼓,很是猶豫,不知道是不是将這個消息告訴蔣國柱,畢竟是蔣國柱将他從上烸知縣任上提爲蘇州知府的,又許将來保他任江甯布政,這樣再任幾年,将來便有機會出任督撫大員。可蔣國柱一旦被抓,他就失了後台,恐怕還會受牽連,連蘇州知府都做不得。思來想去,閻紹慶決定将這個消息告訴蔣國柱,他将寶押在了蔣國柱和管效忠身上。因爲梁化鳳手裏的兵馬并不比管效忠多,且太平軍要進軍江南,第一個打的就是梁化鳳。梁化鳳若是戰敗,朝廷在這江南能依靠的就隻有管效忠和蔣國柱了,到時恐怕朝廷就不會談什麽密旨拿人,反而要極力倚重蔣、管二人了。
在大清做官,光有忠心是遠遠不夠的,這後台更是重要。閻紹慶拿定了主意,匆匆趕回蘇州,一入城便進了巡撫衙門。
蔣國柱聽了閻紹慶所說,面色鐵青,坐在堂中發了半天呆,爾後卻是面色不變,讓閻紹慶監視下面的人,不要讓任何人有異動。
管效忠是快馬趕回蘇州的,深夜進的城,在巡撫衙門和蔣國柱一番密議之後,天亮就回了昆山,然後将軍中幾個蘇松将領秘密除掉,領着大軍直接回了蘇州城。
松江的馬逢知得知管效忠領軍回蘇州,頗是納悶,不知道管效忠此舉是何意思。自從管效忠領兵到昆山後,馬逢知就對管部有戒備之心,總覺清廷會與自己秋後算帳,哪怕他在最後時刻賣了力氣,令得鄭軍無法在崇明立足,清廷還是要算自己的帳。
這些日子來,馬逢知也不知自己是怎麽過來的,每日提心吊膽,又抱有希望。替鄭成功向清廷請降不果後,馬逢知便更加賣命起來,已經兩次派其部水師攻打崇明四周的鄭軍,雙方各有損失。可即便如此,他這心總是不安定,生怕管效忠會突然領軍殺奔而來。
現在管效忠卻突然一聲不吭的撤軍回蘇州,馬逢知不能不弄個明白,要不然他怕是覺都不能睡了。沒讓他等多久,南京被太平軍光複的消息就傳到了松江軍營。
馬逢知在發呆之後,笑了起來,連日籠罩在臉上的陰雲一下消散。他知道,這一回,清廷再也沒法算自己的帳了。而他也将能夠重新下注,獲取最大利益。
錢謙益今年的第三封書信秘密送到了馬逢知手中,信中錢謙益要馬逢知立即反正歸明,馬逢知卻沒有對錢謙益派來的人做任何答複,隻說容他考慮幾日。
馬逢知沒有時間考慮,因爲就在當晚,幾個從南京秘密過來的太平軍就進了他的軍營。
羅綸代表周士相和張煌言告訴馬逢知,若馬部立即反正,則立即請報監國授予其國公一爵,且不需其對付管效忠和梁化鳳,隻需他出兵浙省攻打浙東,以牽制清閩浙總督趙國祚和浙省巡撫佟國器。羅綸最後很明确的告訴馬逢知,倘若他能光複浙省全省,則浙省便歸馬部養兵。
馬逢知沒有問他若不反正歸明,太平軍會拿他怎麽辦,因爲他清楚,自己已經沒有選擇。周士相許出的條件十分誘人,太過誘人,國公是虛,浙省是實。
馬逢知自認自己未必是管效忠和梁化鳳的對手,但他卻不怕趙國祚和佟國器,在他看來,浙省清軍現在就是落水狗,他不去痛打他們一頓,也太對不起自己。南京既下,複明聲勢暴漲,便是順治大軍在江北,馬逢知也相信清廷再也無法染指江南半寸了。至不濟,明清劃江而治的局面已經形成。
馬逢知動手了,率其部從松江金山攻入漸江,一路如入無人之處,所到之處,府縣官員盡降,隻用了十一天便打到了嘉興府。
今年夏季浙東久旱不雨,嘉興的幾條運河水涸流細。馬逢知見有農家子在河中洗澡,水深不過馬腹,于是下令分兵兩路,一路由主力馬步兵組成,從桐興涉水過水網大舉進攻;另一路由水師組成,從平湖乍浦所沿海而進。
清折江巡撫佟國器部署的水網防線頓時瓦解,折江清軍損失三千餘人,餘者紛紛逃竄。十月十四日,佟國器在漢軍護衛保護下逃回杭州城。閩浙總督趙國祚聞佟國器大敗,驚慌之下調集紹興、甯波等地清軍與杭州滿州八旗死守杭州。
江南,管效忠領軍進了蘇州後,便和蔣國柱一起,以馬逢知作亂爲由拒絕去常州。額色黑和梁化鳳知道消息可能走漏,管效忠和蔣國柱已對他們生出戒心。沒有管效忠手下那八千兵,隻剩四千多兵的管效忠在常州也是日夜難安,現在他和額色黑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皇帝大軍到來。讓他們感到慶幸的是,太平軍占領鎮江後沒有發兵攻打常州,這讓管效忠和蔣國柱縮在蘇州,欲借太平軍之手除掉梁化鳳的念頭落空。現下,梁化鳳倒像是蘇州的門神,有他在,蘇州便無危,可蘇州方面卻巴不得他死。
鎮江、常州、蘇州三地的局面就這麽難得的平靜下來,十分詭異。三方誰都是敵人,三方卻又誰都不肯動手。你看他,他看你,大眼瞪小眼。
順治是九月底從徐州到的揚州,江北大營是十月初三設立,但大營設立之後,常州的梁化鳳卻是怎麽也等不到大軍渡江的消息。蘇州的蔣國柱和管效忠卻是天天祈禱皇帝大軍不要渡江,最起碼在梁化鳳完蛋前不要過來。
京師紫禁城内,太後布木布泰對兒子竟然下旨抄嶽樂家,還将堂堂親王的名字改成阿其那十分不滿。
...........
寫秀才上石元靈,書評意見很大;寫擁唐王監國,書評更是不滿;如今寫了永曆回國和錢謙益的事迹,不少書友再次爆發。
骨頭想說的是,永曆回國是根據局面走向和劇情推演的合理結果,此人的存在固然是個大釘子,但是對于決意擁立唐王的秀才而言,卻根本不是問題。永曆更多的應該是考慮吳三桂如何對他。永曆這個皇帝,是寫這段曆史怎麽也繞不過去的一個人物。有人不待見他(如秀才),有人卻誓死保衛他(如李定國、文安之),有人陰奉陽爲他(如鄭成功),有人卻利用他(如孫可望,現在的吳三桂),架空曆史文,不是單求一昧的爽,一昧的主角無敵,一昧的自說自話,自己在那憑空想象如何發展,如何制霸天下,而當重視曆史本來,重視推演,哪怕推演的結果會在某個時間段讓人感到不舒服,感到不快,也當書寫出來。
這就是曆史,或者說,小說中的曆史。
至于錢謙益,我隻是照史直寫,無任何誇大之處,不擡高,亦不貶低。
人無完人,南明史,本就充滿反複,如李成棟、金聲恒等,手中沾滿漢人鮮血,但卻死在清軍刀下。而太平軍中,可以說十個人有九個都沾過漢人的血,就是秀才自己,受條件所限,也默認了太平軍對潮州百姓的屠殺,縱容了對湘省百姓的荼毒。
骨頭筆下的人物,大抵隻是朝最接近時代本來面貌去寫,政治如此,人性如此,道德方面更是如此。我們不能強求那個時代的人達到我們如今所認知的道德高度,那樣不現實。若按我們所認爲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去寫,那真是人人該殺。
曆史,本來發生的,我要寫;沒有發生的,我也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