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局已定,清軍不可能有任何奇迹出現。于世忠擂鼓擂得兩條胳膊都發酸發麻,心中卻是痛快無比。
鼓聲已經停了,此間戰場上已經不需要鼓聲振奮,到處潰逃的清兵就是士氣提升的最好工具。
于世忠一屁股坐到地上,在親衛們的注目下,放聲大笑起來。笑到最後,他的眼中都是淚。
這刻,他想到了死在渾河的父兄,想到了在渾河被鞑子砍斷的“戚”字大旗。
李本深部的降兵在扔下武器後被第十四鎮分成數批看管,第五鎮和第十三鎮則繼續追擊清軍兩翼潰兵。
李本深、白廣恩、高第等清軍降将被帶到将旗下後,于世忠沒有和這些降将說一句話,隻是吩咐參軍記室拿來筆墨往軍帥府報捷。
報捷書中,于世忠隻寫了五個字——“職不負大帥”五個字。
具體戰果和斬獲需要統計之後才能正式上報,周士相嚴禁部下虛報多報瞞報,因此于世忠用這五個字先行向大帥報喜,叫他安心而矣。
.......
線國安跑的氣都快岔過去,周國定和萬枝筆這兩個王八蛋不知從哪弄來的馬,騎在馬上領着一幫光頭兵就這麽死追他不放。
線國安撐不住了,麾下那千餘漢軍在太平軍步騎和那些光頭降兵的追殺下已然潰不成軍,始終一直跟着線國安的漢軍不到百人左右。
四面八方都是太平軍,後面響起的也都是“活捉線國安”的呼喊聲,那聲勢那場面如十面埋伏般。線國安不是楚霸王,他可沒那本事殺個十進十出,甚至于他現在想沖動一回掉頭和太平軍拼命都不得。
線國安實在是太累了,一連奔了三裏地,喘的舌頭都要吐出來了。左右親兵們也是累得不成樣,有兵士一邊狂奔一邊狂飲水囊,結果一下被嗆住,咳的血都出來了。
這仗敗的實在是太慘了,線國安從軍以來還未有過這等大敗,便是當年跟着孔有德從登州登上海船出海逃亡都沒有像今日這般凄慘過,在廣西時被李定國接連大敗時,也不像今日這般狼狽。
線國安真是要吐血了,他現在最想要的就是能有匹馬代步。兩側不時有騎馬的滿蒙兵沖過,可沒有一個滿蒙兵會跳下馬将自己的戰馬讓給線國安這個漢人提督。戰場上無主的戰馬倒是多,可都在後面,誰又敢去搶?
逃跑的滿蒙騎兵比兩條腿跑的漢軍好不到哪裏去,他們的身後同樣是緊追而來的太平軍騎兵,相對于那些逃命的清軍步卒,他們這些騎兵才是太平軍重點追殺的對象,更何況他們還是滿蒙大兵,在太平軍眼裏,他們的性命可比漢軍綠營值錢得多。
負責追殺清軍騎兵的是馬鹞子的副将、蒙古人阿勒塔,這人好酒,潮惠大戰從玄武山撿回條命,結果因爲喝多了酒差點被濟度給砍了腦袋,後來被發配到陸豐城監視城中太平軍。不曾想,這蒙古漢子卻成了最先和太平軍接觸,并第一個向太平軍投降的蒙古人,其後替太平軍秘密聯絡困守碣石衛的蒙古額真蘇日勒,直接導緻蘇日勒帶領蒙古兵作亂,使得潮惠大戰最終以濟度之死告終。投降之後的阿勒塔先是被任命爲百戶,後因征讨廣東先啓玉部升副旅授千戶,随東進支隊攻打寶慶四府有功,再升一級,成爲王.輔臣的副手。
阿勒塔懶得理會那些正在逃跑的清軍步卒,領着所部騎兵隻追殺潰逃的清軍騎兵,這會目光盯住了滿州固山額真阿爾津。沒辦法,誰讓阿爾津身上的铠甲看着最氣派,也最顯眼呢。爲了抓住那個顯眼的滿州大官,阿勒塔親自領兵去追,和主将馬鹞子一般,都是豁出去要将這滿州大官擒于馬下。
前方将旗下空無一人,阿爾津欲哭無淚,他知道羅托跑了,沒有人能救得了他,想活着回去,隻能靠自己。
從太平軍将旗那邊撤下來後,阿爾津就失去了對部下滿蒙騎兵的有效指揮,很多滿州子弟經驗不足,竟然四散亂跑,結果被太平軍的步兵給圍住。一些滿州子弟更是吓得大喊大叫,恐懼令得他們都忘記了怎麽控馬,拉着戰馬不斷抽鞭子,可人馬隻在原地打轉,等到太平軍沖上來,他們竟是直接吓的哭了。
滿州子弟不成器,蒙古人更不成器,大難臨頭竟是先行逃命,渾然忘記滿州子弟的性命比他們寶貴的多。
若是自己能活着回去,阿爾津發誓一定要向朝廷進言,重新整頓蒙八旗,對于滿八旗更要勤加訓練,以後不管大小戰事,滿州子弟都不能再躲在後面撿漢軍和綠營的功勞,要不然長此下去,滿州子弟便上不得戰陣了,到那時,大清根本就要易位,漢人的江山便坐不住了!
一路狂奔,阿爾津眼皮跳的厲害,他不是沒有看到沒了座騎隻靠兩條腿在跑的線國安,他不是沒有想過将這個忠心的漢人奴才拉上一起跑,可他卻沒辦法說服自己,因爲他自身難保。泥菩薩過江,阿爾津隻能對線國安抱歉了。
後面的太平軍騎兵跟了上來,阿爾津在馬上回頭掃了眼,見跟着自己跑出來的滿州子弟也有三四百人,忙大聲呼喊着要一個佐領領兵回身去攔。
雖兵敗如山倒,但那滿州佐領還是下意識的服從了阿爾津的命令,大清軍法森嚴,上官固往的權威在這些滿州軍官心中一時半會也不會就此改變。那佐領呼喝着要手下的兵随他回去,他手下的那些滿州兵稍加猶豫之後掉轉馬頭去攔追兵,但卻隻耽擱了追兵片刻時間。
幾十個滿州子弟的犧牲沒有換來逃生的希望,後方的灰塵很快再次揚起。阿爾津厲聲吩咐,于是又是十幾騎清兵在絕望之下調轉馬頭。
阿勒塔再次領兵迫近阿爾津不到百步距離時,看到十幾個清兵哇哇叫着回頭來堵他們。阿勒塔喝了一聲放箭,身後的蒙古兵便朝着那十幾騎清兵放箭。箭枝過後,十幾個清兵連聲浪花都沒翻起便于地上無息無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