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洛陽城中,皇宮内禁大戰難止,四個城門更是争鬥動蕩,城中百姓盡皆回屋躲避,門窗關得嚴嚴實實。
隻有将士兵卒還在街道上來回奔走。
面對如今紛亂局面,曹操也是無能爲力,隻有帶着新得的五千兵卒,急急往宮城趕去。
“如今關鍵,還是天子!隻有天子,方才能夠平複這洛陽紛亂!”
“所以,一定要打開宮禁,誅除宦官,救出天子!”
劫氣一起,不知道多少人被蒙蔽了心竅,像曹操這樣清醒理智的已是不多。
但這其中絕對不包括荀攸。
荀攸如今年近三十,早已學有所成,隻可惜才華不得施展,雖然借了家族餘蔭,也不過是混了個黃門侍郎的官職。
黃門侍郎這個官職,雖是皇帝近侍,卻不過是傳達诏令,來回于禁宮與尚書省之間,說難聽點,就隻算是個跑腿的。
不過近水樓台先得月,荀攸對于宮中變化、朝廷大事,卻也是了如指掌。
在這次變故将起之前,荀攸便已經察覺到了其中端倪,這幾日都是稱病在家,不曾外出。
這時,荀攸便在家中閣樓之上,隐在窗戶之後,靜靜打量着這洛陽城諸般變化。
自宮門亂起,荀攸便知道不妙,這一次的變故比他預想的要來得快,也更加麻煩。
而後來曹操調來援兵,自他家門前經過的時候,荀攸也是看了個正着。心中默歎一聲,清心凝神,調動精神感應天地。
在荀攸的感知中,諾大一個洛陽城都被一股莫名灰氣籠罩覆蓋,盤于空中的血紅龍氣同樣被灰氣沾染,萎靡不振。
哪怕是血染宮門。洛陽亂起,那紅龍也隻是多了些坐立難安的隐隐躁動,卻不見其有何動作。
“這泱泱漢朝,就真的沒救了麽?”荀攸心中難過。
不是說荀攸有多麽忠于漢朝,也不是他有多麽憐憫天下蒼生,他隻是單純爲自己将要生活在一個亂世而難過。
僅此而已。
甯爲太平犬,莫作離亂人!
荀攸靜靜地看着,默默地感知着。
這洛陽城雖是藏龍卧虎,但能夠察覺他這精神感知的。隻怕真沒有幾個,因爲他的精神感知自帶着隐秘的特性。
以韓諾随身系統的六項屬性劃分,武将是主修力、體、敏,而謀臣則主修智、精、感。
在這劫氣彌漫之下,也就隻有主修智力、精神、感知的謀臣還有些抵禦的能耐。
但那也需要至少有着四星上品的實力,約90點的智謀評價,像荀攸這樣,才能始終保持理智清明。
事實上。若隻是四星下品,約80點的智謀評價。卻正是上不上、下不下的層次,反而更是容易被迷惑。
四星下品的謀臣,已經能夠隐約觸摸到天地法則層次,但卻又還沒能明晰本心的時候,這時候最是容易被這天地劫氣所迷惑。
荀攸正是經曆過那個階段,才更加擔心。
單是武夫亂國不打緊。若是加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文人在其中,那可就相當麻煩了!
王允興許便是其中一個。
數月前,王允曾任豫州刺史,與皇甫嵩、朱儁共同收降數十萬黃巾,其中搜查到一封涉及張讓門客與黃巾勾結的書信。
王允順藤摸瓜的追查下去。并将其罪行揭發出來,漢靈帝驚怒而問責于張讓。
隻可惜張讓花言巧語蒙混過關,反過來倒打一耙,将王允入罪下獄。
适逢靈帝駕崩,何進立太子劉辯爲帝,趁機大赦天下,将王允給放了出來。
王允感激何進相救之恩,應其邀請擔任從事中郎一職。
這次陳琳求助,自然也差人聯系到了王允。
王允性烈,一聽說了消息,當即就披甲執劍,要出門相助。
卻就在這時,後院之中突地傳來一聲驚叫:“啊!有賊!”
“什麽?誰敢那麽大膽子!竟欺到我頭上來!”王允倒提着三尺長劍,直奔後院而來。
隻是,王允來得快,那賊走得更快!
王允才剛進後院,就見到一道身影翻牆而出,飛檐走壁,疾馳而去!
“該死!”
王允見此,也隻能怒罵一聲,因心憂何進之事,他隻是吩咐下人清點财物,又急急出門去了。
望着王允出門的背影,後院中的貂蟬在心中暗歎:“義父,對不起了!”
便在方才,陰後傳令索要七星寶刀,貂蟬哪裏敢抗命不尊,便假托賊人之名,讓人取走了七星寶刀。
“這時雖是趁着城中動亂,将寶刀送去,卻不知道義父回來之後會如何震怒?”
且不說貂蟬如何心中憂慮,王允卻是大步流星的往宮城而去。
王允左手按着腰間長劍,昂首挺胸,正氣凜然地走着,路上所有遇見的亂軍卻都不敢沖到他的面前。
這是王允自身的精神特性在發揮作用。
每一名評價達到80點的四星級謀士或者策士,都會有着一項特性,因人而異,各有不同。
武将的力量看得見,摸得着,很容易分門别類。
比如說整體上分作罡氣、真罡、血煞三大類,同時罡氣又以陰陽五行等各種屬性而細分,即便同是陽剛屬性也有太陽、少陽、純陽等分别。
但謀臣的特性,卻是五花八門,千奇百怪。
有的善于察言觀色,或者審時度勢,有的善于能言巧辯,或者合縱連橫,還有的善于出謀劃策、詭計暗算,又或者居中調度、運籌帷幄,還有的善于撫境安民、建設發展,又或者執政論策、著書立說……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謀臣的這些特性,除了是其最爲擅長之外,也是其内心的寫照。
像王允的正氣凜然特性,便是因爲其恪守君子之道,身正道直,而發自内心的一種浩然正氣。
雖然王允從不曾單獨對貂蟬刻意使用這種精神特性,但是貂蟬在其身邊,日積月累之下也終歸受到了影響,否則以魔門弟子的心性,哪裏會如此惴惴不安?
隻可惜王允太過剛烈,不谙中庸之道,知行而不知止,終究難成大儒。
不過,對于王允來說,這樣近乎走入岔道的精神特性,卻是正符合其心性,隻怕他便是知道了自己的錯誤,也不肯去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