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制住心中想要殺人的沖動,讓自己變得平心靜氣點。
走在大都的長街上,見過無數蒙古人嚣張的樣子,李天心中都想要捏爆那些人的腦袋。
在李天看來,大都裏的每一個蒙古人都是該死之輩,根據在大都裏的一路見聞,大都裏的蒙古人絕對沒有一個是好人,至于裏面的漢人,李天也不會憐憫他們,這也是李天能忍下殺人的沖動原因,因爲能在這裏生活的漢人,也肯定不是什麽好人,是好人早就被蒙古人趕走或者殺害了。
從一座王朝的都城就可以反應出這個王朝到底低藴如何,蒙古人要是論到侵略殺戮那還是很拿手,可要論到治理,就連李天很讨厭的清王朝也不如,别人清王朝最起碼會做做樣子,他們也不會明着殺戮,當然,辮子國最開始的時候也殺戮過很多漢人,但自從成立辮子國後,他們知道用殺戮絕對不是統治一個國家的好辦法,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給一個甜棗然後在敲打一棒,不然辮子國也不會以一個少數名族統治華夏将近三百年。
一手屠刀,一手甜棗,辮子國可謂是深明此道,而那時候有血性的漢人,差不多已經被殺光,留下的隻有活在辮子國給的甜棗當中。
滿清在統治華夏的二百多年裏,也是知道漢人是隐患,從沒有給過漢人大臣太大的權力,就算是在信任的大臣,辮子國絕對不會把軍權交給他們。
慈禧有一句話反映出了當時滿人對漢人的真正想法:甯與外人,不予家奴。
“甯與外人,勿于家奴”此言真實出自慈禧那老妖婦之口,當年八國聯軍攻入京城,慈禧狼狽逃竄西安,惶惶不可終日。
爲維持搖搖欲墜的滿清政權,慈禧急命談判大臣并訓示:量中華之物力,結于國之歡心。口谕:甯于(贈)外人,不與家奴。
她的意思用白話文來理解說:“你是談判的首席代表,你算算帳,中華的财力和物力,隻要拿得出來,叫洋人開心,給洋人是可以的;要把這些東西給家奴(指維新派和義和拳等)那是不行的。”
從這一句話中,就可以看出滿清上層人士對漢人的防備,他們甯願把東西拿出來哄一個老實侵略你的人開心,也不願意把東西交給一直爲你服務的家奴。
家奴!
一個侮辱性的字語,可見滿人從沒有把漢人當成一家人,而是把他們當成了奴隸。
康熙一直強調的滿漢一家親,可他也隻是嘴上說說而已,要不然到了慈禧那裏會說出那種甯與外人,不予家奴的話來。
慈禧一個普通女子,在她沒有進王宮的時候,接受的教育是什麽?甯與外人、不與家奴?
那時候奉承的女子無才便是德,慈禧也不會有這種心思,那麽在她當政的時候,爲什麽會說出這一句話來,恐怕這是她在進皇宮裏的時候,聽到的或者是有人怎麽教育她,讓她時刻的防備漢人,因爲滿人得到的這個江山永遠不是很穩固,他們要小心漢人随時造反。
所以,滿人雖然口上說的好,但其實比蒙古人還要疑心漢人,防備漢人。
起碼人家蒙古人明刀明槍來,你要是不服,那就來試一試手中的弓箭和彎刀。
反而是滿人,雖然他們隐藏起了殘忍的性格,但從一系列的政治中可見他們還是非常兇殘和野蠻。
文字獄,一個文字獄造成了華夏很多經典書籍的消失,它毀滅了很多華夏璀璨的文明典籍。
文字獄是滿清統治者樹立權威、維護政權的一種手段,爲了迫使全體臣民懾服,統治者“株連極廣”,不僅九族須滅,所有撰稿者、作序者、校對者、抄寫刻字者以及購書者,“一個也不能少”,“皆不免于難”。
還有一個物質的控制,這個是專門用于控制下層百姓的手段,想辦法讓民衆始終在溫飽線上掙紮是一個最好選擇,爲此,人民成天爲了生存疲于奔命,就無暇且無能去思考權利和反抗之類事情,而且上層掌握的多餘資源因此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某些時候,上面想讓誰活下去誰才可以活下去,有利于控制。
這也造成了當時很多百姓餓死的情況,康熙當政的時候,有個叫什麽“康熙盛世”。
可當時的百姓是怎麽理解這一句話呢!
“吃糠喝稀。”
從這裏就看出沒有什麽所謂的康熙盛世,那隻不過是滿人統治手段的一種美化而已。
滿人更是比蒙古人兇殘,人家蒙古人殺人不過地點頭,但滿人呢!
“滿清十大酷刑”殘忍變态手段令人聞所未聞,原本随着各朝各代的更疊,酷刑幾經演變,已經變得讓人聞風喪膽的地步。
但是,把酷刑演繹到極緻的當屬滿清王朝了,滿清十大酷刑可謂是最臭名昭着了!滿清十大酷刑非隻有十種,十大隻是說法而已。
炮烙!商纣王統治時期發明的酷刑,但也就因爲這樣,商纣王直接留下了一生的臭名,可是滿清就是利用這個酷刑,可爲什麽沒有被罵呢!
難道是當時的人接受能力很強?不,是那時候的人民心中已經麻木,他們都不知道以後生活會如何,更不會去考慮什麽是炮烙之刑。
滿清十大酷刑中炮烙還算是仁慈的,車裂:也就是五馬分屍。
膑刑:****五刑之一,又稱刖刑,是斷足或砍去犯人膝蓋骨的刑罰。曆史上有名很着名的老兄就是受這個刑,就是戰國時期的孫膑,因被龐涓妒賢而遭陷害。
剁肉醬:這刑罰可謂是殘忍至極,就是将人剁成肉醬。(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