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聽到這個消息後,李天還得到的一個意外的消息,那就是草原上此刻非常混亂,可謂正在上演着百族大戰。
爲什麽會如此混亂呢!主要還是因爲李天造成的,要不是李天把蒙古人皇帝和皇後救了出去,也不會造成草原動蕩的原因。
皇帝雖然庸才了點,但皇後可不是省油的燈,她那心機李天可是身有體會。
在得到自由後,皇後第一時間就去找自己在草原上的母族,然後讓母族幫助自己重新登上皇後之位。
對此,皇後那一邊的人當然樂意出手幫忙了,他們也不是傻子,隻要能幫皇帝重新登上帝位,加上後宮有皇後幫忙,他們一族就能入主中原,成爲下一個成吉思汗。
要是皇後一方到還好,但七王爺顯然也預防着皇帝和皇後反抗,在得知皇帝和皇後在草原後,七王爺立馬收買了草原上的另外一族,然後讓他去進攻皇後的母族。
爲此,雙方大戰一起,立馬就引起了草原上戰争不斷,而随着戰争的加劇,火頭也慢慢的擴散,到了最後整個草原都參加到了這一次戰争來。
雙方厮殺不斷,草原立馬進入了血色歲月,死人那是平常的很,滅族也不是多奇怪的事情,很多小部落就是在這一次戰争中被滅族。
李天實在是很震驚,自己一個無意識的行爲,居然造成如此大的事情,曆史上草原民族雖然也征戰不斷,但從沒有禍及如此廣大。
再說原曆史中也沒有這一出戲啊!在元末明初的時候,草原上可沒有發生過什麽大事,也沒有相互征戰,畢竟那時候蒙古人的統治還是很強大,沒有分裂。
雖然李天很驚訝自己造成的草原動蕩,但李天認爲這很正常,畢竟原曆史上王保保可沒有死,還有七王爺也沒有造反,所以,就算朱元璋推翻了蒙古人的統治,但有王保保存在,草原上還是被蒙古人統治,沒有發生太大的戰争。
不過,這些事情都不關李天的事情,雖然李天很不想死的人太多,但那都是非意外死亡,至于草原上相互厮殺,他也管不了那麽多,難道他二貨一樣跑到草原上去阻止戰争,這簡直就是一個笑話,他不殺那些外族人已經是手下留情,那還會去幫忙阻止草原民族的戰争。
蒙古人内部混亂,草原上的百族厮殺,這造成的不止一點影響,江南那邊的義軍也是借此壯大了不少,沒有蒙古人來圍剿,他們發展可比曆史上順利了很多,大部分江南地區已經陷入在義軍的手中。
讓李天意外的是,他聽到了一個人的名字,而那個人在曆史上可是鼎鼎大名,他就是陳友諒,和朱元璋争奪天下的最大敵人,當然,現在有了他存在,朱元璋能不能出頭還是一回事。
對于陳友諒,李天在前世時空也有所了解,陳友諒,沔陽漁家之子,祖父陳千一原本姓謝,因入贅陳家,才跟随其姓,父陳普才有五子,陳友諒排行第三。
陳友諒少時讀書,略通文義,有一蔔者在察看過其祖先的墓地之後說:“日後定會富貴。”陳友諒心中暗喜,他曾任縣裏的小吏,但這并非他的目标。
1355年(至正十五年)正月,徐壽輝遣其将倪文俊複破沔陽,陳友諒于黃蓬起義,加入紅巾軍,初爲簿書掾,後以功升元帥。
1357年(至正十七年)九月,倪文俊謀害徐壽輝未成,逃奔黃州,投奔陳友諒,陳友諒乘機殺了倪文俊,吞并了他的軍隊,自稱宣慰使,随即又稱平章政事。
1358年(至正十八年),陳友諒率軍攻陷安慶,又破龍興、瑞州,然後分兵攻取邵武、吉安,而自己則領兵進入撫州,不久,又破建昌、贛、汀、信、衢。
徐壽輝一死,陳友諒便以采石五通廟爲行殿,即皇帝位,國号漢,改元大義,太師鄒普勝以下都是以前的舊官,陳友諒即位之日正巧遇上大風大雨,群臣們排列在沙岸上向他道賀,沒能按禮儀行事。
陳友諒性情強硬而多疑,喜歡以權術控制部下,他占盡江南之地後,就想要攻取朱元璋的地盤,但也就是在和朱元璋争奪天下的時候,失敗了,更是戰死沙場,而他建立的政權也土崩瓦解。
這是曆史上的陳友諒,而作爲倚天裏的陳友諒,則是混元霹靂手成昆的徒弟,丐幫八袋長老,書中的他乃性陰毒,善權謀之輩,他這個人物對小說情節的發展起了一定推動作用。
而自從成昆被李天關押在光明頂後,陳友諒根本沒有想過去救他,以他的性格可不會自尋死路,也是因此讓他比原著中發展的更好,成爲了紅巾軍中一方統帥。
陳友諒的出現,讓李天小小的驚訝了一下外,到是沒有多大的震驚,畢竟陳友諒現在對他來說也就是小角色,還沒有讓他動容,除非現在有人告訴李天,那個人不是陳友諒,而是朱元璋,那麽李天倒是會認真對待,畢竟朱元璋可比陳友諒難對付多了。
原著中,趙敏那麽聰明的女子,都遭到了朱元璋的暗算,可見朱元璋是多麽難纏,要不是自己現在可以輕松鎮壓他,李天都會偷偷的把他幹掉,省得以後生出禍端來,但要是無故殺掉朱元璋,肯定會惹得原明教的弟子不滿,畢竟人家現在都是的手下,你居然在他人沒有犯錯的情況下殺掉他,那麽,以後誰還敢爲你效力。
除了這些有關天下大變的消息外,李天還聽到一些江湖上的事情,六大派現在已成往事,現在最強大的門派則要算武當派,之後才是少林以及峨眉,其餘的華山和昆侖派以及崆峒都已經落敗了,特别是昆侖派最慘,現在隻剩下班淑娴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