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名叫洪村,已經存在不知有多少年月,村裏頭的人大多數是清末民國初期從各地逃荒而來的,原本那村裏有多少人有多少事兒都早就埋進了黃土裏。隻是村口有一處老牌坊,牌坊用的是兩根水桶粗的石柱子立的,柱子下面各壓着個赑屃。
當時的人哪知道赑屃的意思,都管它叫做老王八,這對老王八背上立着柱子,柱子上頭有一塊石頭牌匾,匾上寫着個大大的“洪”字,于是人們便管這裏叫洪村。
外來的人,有力氣的便選幾塊土地,占一棟屋子,合着帶來的種子與農具全家紮根在此。有從内陸來的,也有從沿海來的,有安徽的,有河南的,也有江西的。在那個年月裏,哪裏有吃的,哪裏沒有戰亂便到哪裏紮根,我的祖輩原本是安徽安慶人,從我太爺爺那一輩便逃到了此處,從而成了洪村的人。
誰也不知道洪村是哪一年建的,誰也不知道這裏曾經發生過什麽,村裏随處可見石人石馬,破敗的廟宇大宅,有好多都在那些年被人給拆了。
被砸斷的石馬被拉去修埂建壩,廟宇大宅的青磚被拆下來蓋豬圈澡堂,留下來等我到那一輩的隻剩下一座将軍廟和幾截半埋入黃土的石雕了。
浙西北地處兩省三縣交界,古時候是個重要的驿站,早在秦朝年間便由始皇帝正式封了郡,在秦更早的時代此處也多有人爲活動的痕迹,隻是一場太平天國鬧長毛的運動把個本地的土著給鬧了個精光。
原住民們給後來者提供了現成的房屋和農田,慢慢的,來的人越來越多,也就成了氣候。
洪村是浙西北裏比較偏僻的一處山村,四面環山,中間有一條河,居民們沿水路兩邊而栖,引河水灌溉農田。這片村莊的後來者們在這裏生息繁衍,他們避過了抗日戰争,又避過了内戰,一直迎來了新中國的解放。
俗話說,山高皇帝遠,1960年,那是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到達頂點的時代,中國大地上滿地的開土窯大煉鋼鐵,每個公社都有自己的年度鋼鐵生産目标,落實到大隊,又落實到小隊。
村村都有任務,人人都有指标,吃的是大鍋飯,喝的是大缸水,爲了實現“趕英超美”,老百姓硬是把家裏的鐵鍋銅壺都給拿了出來,目的就是給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建設多添磚加瓦。
到了1960年,持續一年多的大旱還在繼續,浙西北原本森林覆蓋率極高,漫山遍野都是翠綠的竹子,那一年,據說山頭上看過去到處都是焦黃的一片。婦女們開始餓着肚皮在田間尋覓野菜,男人們扛着鋤頭進山剝樹皮充饑,年紀大的更是吃起了觀音土,但是社會主義的建設不能停。
在那個糧食極度匮乏的艱苦年代,洪村的“鋼鐵”産量卻是排在前列,每每都能上頭條。這可不同于“母豬塞大象”和“畝産十萬斤”的放衛星誇張宣傳,是實打實的産量。
浙西北本就不産鐵礦,爲啥洪村能夠有如此大的鋼鐵産量呢?那是因爲,這裏遍地都是鐵疙瘩。隻要你樂意,就去自家後院的地裏用鋤頭刨,抛出來的“鐵疙瘩”各種形狀都有,小的不過一隻碗,大的得十幾個男人用葫蘆吊,據說當時最大的一個“鐵疙瘩”得有幾千斤,是一個三角的香爐模樣的玩意,硬是讓這群人給敲了幾天幾夜給分成了幾個大塊丢進了土窯裏拿去煉了鋼……
出去這些“鐵疙瘩”,還有些别的玩意,什麽瓶瓶罐罐之類的經常會被一起抛出來,洗洗還能用的就被拿去當做了家用,有些人運氣好的還能挖出點金飾,至于那些玉飾多半都給了孩子們當玩物。
70年代,曾經有外人經常來收那些瓶瓶罐罐,用些塑料盆塑料花,剪刀菜刀就能換一堆,至于那些小孩玩的玉,幾塊糖果就可以換走。
故事的開始,是從1960年那一次大煉鋼鐵的最後一個階段說起的,那一年,有人去刨“貼疙瘩”很意外的刨出了個孩子。
1960年秋,洪村幾個壯年一起上山尋找原材料,他們知道哪些鐵疙瘩是幹嘛的,用老人的話說,哪些東西叫做“冥器”,是給死人陪葬用的。
不知道是誰開始想到用那些東西煉鋼的,大概也是被逼的沒法子了,反正都是給死人用的,就當是老祖宗們給社會主義添磚加瓦了。
找這種鐵疙瘩不是一般人都能可以的,得懂行的人,起初早的時候找那些有石人石馬的地兒下鋤就行。到了後期,能挖的都給挖了差不多了,就得請高人來瞧。
說是高人,在那個年代還是很謹慎的,其實就是一土夫子的後代。在洪村,有一戶人家的祖籍是從河南遷過來的,祖上在洛陽郊區定居。
古人有生在蘇杭,死葬北邙的說法,曆史上有三分之一的皇帝都埋在洛陽。中國人講究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說法,還有一部分人則是靠吃死人飯的,這些人就是土夫子,在有些地方他們還有個好聽的名号叫做“摸金校尉”。
這位高人姓李,據他說他跟那位大名鼎鼎的李鴨子是本家,屬于同一個大家族,不知道這位李兄說的是真假,起碼他的先輩到了洪村的時候也确實把那洛陽鏟的本事給帶來了。
盜墓者算不得是一門能見光的手藝,挖人祖墳,那是要遭天打雷劈的買賣,但是這一行講究的是半年不開張,開張吃半年。隻要你運氣夠好挖到一處大墓,那裏頭的東西可就寶貝去了,李家這位爺叫做李啓德,外号“二子”,也有人管他叫二爺。
這位二爺的祖上,也就是他的祖父那是曾經是一代響當當的“掌眼”。懂風水知識,拜過師傅,據說李老爺子隻要往山崗上一站,一眼瞄過去,方圓五裏地内的老墓在哪全都明了,甭管你墳埋的有多深。
李老二是在二十世紀初跑到洪村的,當時算是較早的一批人,他倒不是逃荒,他是被當時的政府給通緝跑路來的這兒。在老家河南,李家兄弟那也是出了名的狠角色,幹他們那一行的,多半手底下都有條把人命,他弄死的是當地軍閥裏頭的一小頭目,屬于典型的分贓不均,把人給活埋進了墓坑。
那個年月,稍微有點能耐的流氓頭子拉上一群三教九流的地痞就敢立山頭,手底下再有幾杆槍,那就能給自己樹個番号,一個個不是自稱司令就是大帥。隻要今天隊伍在,那就是當地的土皇帝,但司令也得發饷也得買家夥啊。
于是,這些土軍閥們就把目光盯上了地下的文物,李家二爺自然是他們拉攏的對象。
人在财富面前,都會失衡,誰都不會例外,等李二爺真的掀開一座大墓後,說好的三七分賬眼瞅着就要被人“司令”獨吞。與其被人賣了數錢還不如一不做二不休,二爺和他兄弟來了個先下手爲強,哄騙那位“司令”說自己挖到了武則天的墓,事關重大,隻準他一人前去商量。
這人爲财死鳥爲食亡,土司令雖然也有懷疑但仍敵不過财寶的誘惑,隻帶了幾個副官埋伏在附近。果不其然,李老二把他騙到坑邊一記悶棍了結了性命,待填土埋人之際,那邊衛兵已經發現,頂着子彈貼着頭皮“嗖嗖”得飛,連夜就開始了逃命生涯。
這一逃就是好幾天,當到了這西北時候,他是曾經一度滿眼放光,好家夥,沒想到這山溝溝裏頭遍地都是老墳窩子,這是老天有眼存心打算讓我發大财啊。
于是乎,到洪村還沒站穩腳後跟後的一天夜裏,李老二就手癢癢了,拿着家夥事直奔一處山坡,那地兒他來的第一天就盯上了,與他同去的還有個兄弟,那是他親哥。
一鏟子接着一鏟子,兄弟倆人借着月光越幹越有勁,索性把衣服都給脫了,光着膀子掄着鋤頭挖。
“媽的,咱這回是要走大運了,沒想到逃命到逃到寶藏堆裏來了。”說話的是李老二的大哥,他與李老爺子是同父同母,但倆人卻無半點相似。
老大長得三大五粗,力氣驚人,老二則瘦的跟猴精一樣,黝黑黝黑。這倆人在洛陽興風作浪了好久,終于被人給報了棺,這在當時被抓了就是掉腦袋的罪名,兄弟倆人收拾了細軟連夜就跑,跑了大半個中國終于在此處落了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