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爆彈在這時其實已經有很多國家研發或者有過研發經曆了,因爲所有人都知道空爆能成倍的提升殺傷力……炮彈在空中炸開而不是紮進土裏爆炸呈輻射狀爆開,其炮彈就會帶着讓人恐怖的動能四處亂飛,而且又多又密殺傷力還強。
然而,這些研發卻無一例外的都是無疾而終沒有下文。
原因是想要實現空爆尤其是恰到好處的在目标上空幾米處空爆是十分困難的。
這時代爲了實現空爆主要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長杆引信,顧名思義就是在引信前裝上一個像避雷針似的長杆。
這種方式簡單有效,但問題也很多……空爆距離隻有長杆的長度,短了根本就沒什麽效果,長了影響炮彈在空中的飛行甚至還會意外被引爆,于是很快就被淘汰了。
另一種就是延遲引信。
延遲引信就安全得多,理論上說它隻需要計算好炮彈的落地時間然後提前一點時間引爆就能達到空爆的效果。
但說起來空易實際做起來卻很困難。
原因是炮彈的初速達五百多米每秒,落地時雖然受空氣阻力速度減少,但三四百米每秒還是有的。
在彈丸一秒鍾就能飛三四百米的情況下,怎麽才能用延時引線精确到讓彈丸提前幾米的距離爆炸呢?
這幾米的距離用時間來計算就是百分之一秒,什麽延時引線能精确到百分之一秒呢?
另外,炮彈落地時間能一秒不差的計算出來嗎?
每發炮彈在空中受到的阻力能一樣嗎?
如果這些都無法精确,又談什麽空爆的最佳效果?
其結果就是既費力又不讨好……裝上延時引信原本希望能提高殺傷力,實戰中卻發現要麽爆得早了要麽爆得晚了,真正能達到理想效果的沒幾發,殺傷力反而不如普通炮彈。
但這問題放在王學新這就算不上什麽問題了……
王學新一個電報發到蘇禮國那,問:“近炸引信能否實現自産?”
蘇禮國對王學新這個問題有些奇怪。
因爲八路軍對近炸引信的需求不是特别大,這玩意主要的用處是裝在高射炮炮彈上的,它可以省掉炮手調整延時引信的步驟以達到提升戰鬥力。
但八路軍現在還沒有幾門高射炮……機場附近裝備了幾十門進口的高射炮,那隻是寥勝于無。
八路軍的近炸引信主要是用在飛彈上的,包括空空飛彈在内。
但之前從鷹醬那進口的近炸引信就足以滿足需求,用到現在還沒用掉一半,而且随時可以繼續從鷹醬那進口……團長爲什麽急着問能否自産呢?
不過心下雖然疑惑,蘇禮國還是回答道:“自産沒有問題,就是要用到小型電子管!”
對近炸引信的逆向研發早就開始了,蘇禮國之前已經摸透了它的原理,在能夠自産雷達的情況下就算不上什麽高科技的東西。
王學新想也不想就回答道:“馬上開始自産,不過目标不是敵人飛機,而是地面,有沒有問題?”
“沒問題!”蘇禮國很肯定的回答。
這算不上難事,其實隻要對鷹醬的近炸引信完全仿制,然後更改敏感波段就可以了,就像鷹醬的對地測繪雷達一樣。
蘇禮國原本還不知道王學新要搞這種對地敏感的近炸引信有什麽用,但當它收到幾枚引信以及圖紙後就明白了……
蘇禮國在兵工廠工作,知道最近八路軍引進了一批榴彈炮,再聯系上王學新發來的引信,很容易就猜到是榴彈炮的引信。
“榴彈炮引信爲什麽要用近炸引信呢?”蘇禮國對着圖紙自言自語的說道:“而且還是對地敏感的!”
又思考了一會兒,蘇禮國猛然想到一點:
近炸引信,那是不是說也是靠近了就炸?
如果是碰到地面再炸就沒有任何意義,那也就是……空爆?
想到這蘇禮國不由拍案叫絕:“高手啊!利用近炸引信解決空爆的問題,就算有近炸引信的鷹醬也沒想到這一點吧!不愧是團長,随随便便又解決一個世界級的大難題!”
王學新的确就是用近戰引信實現空爆。
用延遲引信解決不了的問題,比如什麽百分之一秒,在近炸引信上就完全不是問題了。
不過相對于高射炮用的近炸引信還是有些區别。
原因高射炮的炮彈是要求彈丸距離目标越近越好,其起爆點就是探測距離由近轉遠的那一刻。
用于空爆的炮彈肯定不能用這個起爆點,否則就跟普通炸彈一樣一頭紮進土裏爆炸了。
這就需要蘇禮國對自産的雷達進行測試,也就是雷達在距離地面五米左右的距離時其接收到的信号強度。
因爲地面反射雷達信号的強度差不多,于是這就可以做爲一個參照點也就是起爆點。
蘇禮國的測試結果是……由于自産的雷達精度不高,接收到的信号強弱存在一定的誤差,建議将起爆點設置在10米。
王學新一估計:現代樓房大約有3米層高,10米就是比三層樓高一些,這個高度空爆也很合适,于是沒多想就同意了。
事後發現10米空爆的殺傷力可能會比5米空爆的殺傷力更高。
原因是王學新低估了M30炮彈的威力,擔心高度過高會影響其殺傷力,這有些杞人憂天了,或者也可以說是王學新沒考慮炮彈自身的動能……炮彈炸向敵方時不隻是爆炸産生的威力,還有每秒三四百米的速度。
這速度再加上彈片爆開時的力量,打在下方目标身上那基本是有死無生,重點是其殺傷範圍還擴大了兩倍以上。
如果有這種炮彈的加持,王學新認爲一個團帶上12門榴彈炮再加一個炮偵雷達就能解決大部份問題了。
其實用這種近炸引信不隻可以打步兵,打敵人炮兵也沒啥問題……
王學新忍不住想,空爆下去的彈片最好是殺傷敵人炮兵卻不會傷到火炮,這樣就可以把敵人的火炮完整的繳獲,那豈不是一件美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