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按照商鞅設計的軍功爵有十八個層級,分爲兩個序列。
第一個序列是賜給軍中的校、徒、操、出公等勤雜人員的爵位,由“小夫”和一級公士兩個爵組成;第二個序列是賜給戰鬥兵的爵位,包括二級上造、三級簪袅、四級不更、五級大夫、六級官大夫,七級公大夫,八級公乘,九級五大夫,十級客卿,十一正卿,十二級大庶長,十三級左更,十四級中更,十五級右更,十六級少上造,十七級大良造。
其中二級上造至四級不更都是“卒”,五級大夫及以上都屬于軍官。秦始皇一統天下後,把原先的小夫、客卿、正卿等爵位剔除,又把關内侯、徹侯等納入軍功爵體系,才正式形成擁有二十個層級軍功爵。
晉級規則是當你隻是一名無爵士兵時,必須聽伍長指揮,跟其他戰友協同作戰。如果自己腦袋一熱就沖出去,會亂了百人隊的行次,先被執行戰場紀律。秦國軍法,每伍若有一人陣亡,其他四人有罪,如果每人殺死一個敵兵就能免罪。
因此,你腦子裏必須想着先保護同伍的戰友,而不是如何砍敵人的腦袋。伍長、什長、屯長、百将同樣得服從上級的指揮,讓幹嘛就幹嘛。除非部隊建制被打亂,否則你無法像打擂台那樣跟敵兵單挑,一切都得按戰術配合走。
雙方大軍交戰最終會分解爲萬人陣、千人隊、百人隊、什伍小隊之間的厮殺。按照戰國兵法“鬥一守二”的兵力分配原則,隻有三分之一的兵力會直接投入戰鬥。大部分士兵主要是作爲預備隊圍觀、追擊或撤退,不一定撈得到腦袋砍。而直接參戰者受限于固定的戰術位置,能斬首一兩級就很不錯了。想掙軍功爵的同袍太多,競争有點激烈。
軍功爵法規定,無爵的士伍斬首一級就晉爵一級,想做官的可以做五十石之官,斬首二級就晉爵二級,有資格做百石之官。當你成爲伍長時,會增加一個指标。全伍殺敵多過損失才記軍功,殺敵和損失相當則無功無過,損失多于殺敵則集體有罪。
當你升遷到屯長和百将級别的指揮官時,自己不得到敵兵首級就要被斬首。而且你個人斬首二十三級,也不能确保自己能晉爵。因爲商君之法規定,你的百人隊必須擊敗敵軍并斬首三十三人以上,才能“盈論”,也這就是達到獎勵條件。百将和屯長才能晉爵一級。
當你做将軍時,盈論标準變爲攻城戰要斬首八千以上,野戰斬首二千。隻要達到标準,上至統兵大将,下至後勤雜役都能得到獎賞。也就是說,秦将不僅要打勝仗,并且殲滅至少數千敵軍才有晉爵的資格。大多數軍官受限于指揮能力,永遠停留在較低的層級。
所以這種‘盈論’設計的就很有技巧,使許多勇敢的銳士,績效考核不“盈論”而得不到晉爵,也讓許多名将感慨封侯之難,使的秦時庶長爵幾乎是将軍的代名詞。而随着爵職進一步分離,即便擔任高級武官的人,也未必能得到大良造爵。
滅蜀名将司馬錯功勞大吧?但他做邦尉時隻是相當于左庶長的客卿爵。白起攻克新城後從左庶長遷爲左更,爵位高于司馬錯,後其再立戰功遷爲大良造。司馬錯已經改任秩級二千石的上郡守,但他隻是軍功爵中的左更。而長平之戰時的秦軍副将王龁才是左庶長,首攻邯鄲的将軍王陵隻是五大夫。
由于軍功爵最高隻到大良造,白起雖屢立奇功,卻多年沒能再晉爵。其他武将做到左庶長後,也隻有立下重要戰功的幾位佼佼者能繼續晉爵。武安君封号和商君一樣,是隻有極少數人在軍功爵封頂後,才能享受的特殊待遇。這也是王翦抱怨封侯難的根本原因。
商鞅将規則制定的如此嚴苛,是因爲擔心秦軍勝仗打多了,導緻朝廷沒有那麽多土地和爵位封賞嗎?趙昺以爲不是,起碼設立初期秦國沒有這樣的擔心。
因爲秦國變法之初地廣人稀,國家掌握的土地很多,後來又通過戰争掠奪大量土地。關中因遠離戰事而人口猛增,秦國通過大規模移民來給關中爵戶騰地,新爵戶則成爲新領土的鎮守者。更重要的是,秦國不像六國動辄賜給貴族幾十萬畝田,爲獎勵軍功留足了資源。
商鞅在秦國推行普遍授田制,每戶平民都有一頃基礎授田,秦軍功賜田是在普通授田基礎上逐級遞增。每賞爵一級就增加一頃田産和九畝宅,申請一名無爵的庶民給自己當庶子,可以擔任與爵位相對應的官職。
可見秦軍功益田制消耗的土地,遠比其它朝代小得多。而除了秦軍功爵益田數量有限的原因外,另一個因素是秦的侯爵不世襲,最多是降爵繼承制。田産會随着爵位降低而減少。如果子孫無軍功,五輩之後隻比平民略多一點。
當然一個新制度的産生都有其特定的背景,趙昺初時仿效秦時的軍功制隻是應急之策,沒有想的那麽深,因此并不完善,存在着諸多的隐患。而後來他随着治政的經驗的增加,眼界和見識已大不同,回過頭來再看商鞅變法其實并不簡單,而軍功制度的設計有着深深的政治意圖。
其實商鞅的軍功制度設計思想更傾向于節約土地,優先保障低爵軍民的權益,限制貴族階層過分膨脹。所以其推行軍功爵的初衷,本質不是讓秦軍變成虎狼,而是挑戰世襲貴族的特權。所以軍功制度下使得秦軍成爲諸國之冠更像是副産品,而這也是爲什麽他最後會被車裂的重要原因。
此後漢朝繼承了秦制,卻并沒有考慮到商鞅變法的時代背景和政治原因,而是機械的照搬,導緻操作上已變爲優先滿足軍功大貴族,對比一下漢初的授田标準,與秦大良造對等的漢大上造有八十六頃田,而秦國最高爵位的大良造最多也隻能在基礎授田上再增加十七頃田。
不過,秦制從第九級五大夫開始會得到三百家稅邑,立功之後會再增加三百家稅邑。爵位越高獲得的稅邑越多,但得到的授田還是不多。即使到了秦朝,二十級軍功爵制中的徹侯、關内侯雖能得到數量巨大的稅邑,但直接掌握的田産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麽多。
這就可以看出漢制背離了秦代軍功制的初衷,從而也導緻軍功爵走向了它原本的反面,直至消亡。如此可見好的制度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也存在如‘南橘北枳’般水土不服的問題,并不能機械的照搬,而是應做出調整和改良。
因此當趙昺借着全軍換裝火器,重新組建新軍的契機進行軍事制度改革。而他當時面臨的問題是‘重文抑武’的遺風仍舊頑固,導緻武人政治地位低下,而在當前的主要任務卻是要複國,需要武人效命;另外他清楚在農耕經濟爲主的時代,土地問題依舊是主要的社會矛盾;再有要避免出現矯枉過正,不能出現武人當道的畸形政權。
首先趙昺對宋紹興年間武職官階進行一番清理,将六十階改爲二十二階,品級與文官相對應。同時厘清了名目繁多的等級,如橫班、諸司使、使臣三等;橫班正使、諸司正使、橫班副使、諸司副使、大使臣、小使臣、無品尉勇等名目,重新确定了官名和等級。
按照品級将軍官高、中、低階,分成三等、九品、十八階,剔除了一些官名,又把過去隻作爲榮譽銜和寄祿官的稱呼引入,相當于現代的軍銜。一至三品爲高級軍官,分稱柱國将軍、輔國将軍和鎮國将軍,以上、下來區别正貳;四至六品爲中級軍官,分稱郎将、正将和副将,前綴加軍兵種名稱,以左、右區别正貳;七至九品爲基層軍官,分稱都尉、校尉和副尉,以左、右區分正貳。兵卒則分爲四等四階,名稱也很現代,分稱上士、中士和下士列兵。
這其實就相當于現代的軍銜,作爲論功晉階的基礎,并可以銜階作爲發放薪俸和享受待遇的依據,改變了過去一律以實職作爲發放薪俸的規矩。如此就解決了立了功卻無法晉職,也難以享受相匹配待遇的缺陷,使有軍功者得以安心。
當然軍銜的高低隻作爲享受待遇的依據,與實職是相互不幹擾,并不能獲得權力。但可以作爲優先晉職的條件,在戰時可以自動以軍銜高者臨時代理傷亡主官。且因爲和品級相對應,在轉資文官時得到對等的官階。
而在論功上,趙昺引入了秦軍功制的‘盈論’,使中、高級的軍官進階變得不那麽容易,從而避免朝中将軍滿地走的場面。而即便如此,他忽然發現李三娘若是真的領一營兵參戰,還真有可能晉升到與皇後對應的超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