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後唐長興年中赴試進士落第,于是不求俸祿官職,以山水爲樂,隐居于名山大川,得龍蟄之法,在睡中得道,所以一生最善于睡。據說其詩、書、易、藥,無所不通,明皇帝王霸之道,能預國之興衰、人之福禍,與數位帝王皆有交集,尤其是和太祖皇帝亦臣亦友,感情深厚,留下諸多佳話。
“而如今在國破之時兩人突然出現在衛王殿下的夢中是不是預示着什麽呢?”劉黻淩亂了,如果是其它時候不論誰跟他說起這樣的奇事,他多半會一笑了之,但現在不同。
首先是國家危亡之際,正朔已經投降,而新成立的小朝廷被人像狗似的攆的到處跑,連個立足之地都沒有,隻能日夜飄在海上,過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再者在劉黻命懸一線之時,是這個小皇子賜下靈藥使自己轉危爲安;還有便是現在的突然而至的暴風雨,使他們免于落入蒙古人之手。
在人最無助的時候,很多數人可能會選擇求助無所不能又虛無缥缈的神靈,希望能幫助自己化解危機,尤其是在神鬼之說盛行的時代,恐怕難有人例外。而如今劉黻正處于焦慮之中,欲設法擺脫被動的局面又無能之力,理所當然的想抓住任何一根飄下來的稻草,哪怕颠覆了他先前的認知,對趙昺的話不由自主的先信了三分。
“殿下,兩位老祖沒有對你說過什麽,或指點一二?”劉黻有些迫不及待地問道,他想知道殿下這些日子的所爲是不是和夢境有關。
“指點,指點什麽?是下棋吧!”趙昺大睜着眼睛說道。
“啊……殿下曾與他們對弈?”劉黻看着殿下無邪的目光怔了一下道,不過言語中有些失望。
“是啊,與太祖和老祖各下了兩局!”趙昺舉着兩根手指晃了晃說道。
“勝負如何?”劉黻随口問道。
“我勝了太祖兩局,與老祖是兩和。”趙昺興奮地說道,好像在炫耀一般。
“是嗎,殿下可還曾記得棋局?”劉黻勉強擠出點笑容道,可能是爲了不讓殿下失望,話語中帶着敷衍。
“哦,當然記得,有一天老祖酣睡不醒,太祖便要我陪他下棋!”趙昺聽了更加興奮,忙着擺好棋子複盤。
劉黻看着殿下與太祖的第一局,其可能真是初學,居然不知謙讓執紅先行。開局、盤中平淡無奇,但是到結尾棋勢是一車大戰三兵,雙方交鋒過程中,車、馬、兵和将、士、象,都能各盡所能,充分發揮各自的攻防戰鬥力,可謂‘将、士、象柔中有剛,車、馬、兵攻不忘守’。而殿下如初生牛犢以其單車進退縱橫,攻破太祖嚴密的防守。
“殿下真如在曹軍十萬大軍中趙雲單槍救主,勢不可當啊!”盤中激烈,艙外雨急,劉黻看得也是驚心動魄,仿佛是自己在與太祖對弈一般,直到殿下落子鎖定勝局才擦擦額頭的汗,松了口氣道。
“嘿嘿,太祖也贊我能摧鋒于正銳,挽瀾于極危,可以稱做英雄。”趙昺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
“殿下,快擺第二局。”劉黻點點頭認爲太祖所評恰如其分,但他已不覺入局,催促殿下道。
第二局兩人換子再戰,進入盤中後,棋盤上紅黑雙方各剩七子,圖式美觀嚴謹。此刻乍看紅方似有勝機,而太祖似乎也求勝心切想扳回一局,殺招頻頻。但殿下卻一改先前棋風,從容布局,步步爲營,且構思精巧,布下重重陷阱,排局高深,一步步将對手引入絕境,此刻盤中隻剩七子。
“呼,好險!”這局下完,殿下面色如常,而劉黻卻臉色潮紅,汗透衣衫,仿佛陷入局中一般。不過他此時已經相信殿下是在夢中學會了下棋,因爲以他所知宮中還沒有棋力超過太祖的棋手,也就無法教出殿下這麽高明的徒弟。
“第一局也是太祖讓我,否則将是和局。”趙昺嘟着嘴道,似乎對太祖‘放水’感到不滿。
“殿下,即便是太祖謙讓,殿下能勝也十分不易了。”劉黻歎口氣說道,他明白即使是自己上陣也不能走出如此絕妙的棋局,而殿下隻憑旁觀兩人對弈便能無師自通,已經不是聰慧,而是個天才了。想想自己苦讀二十年才有了出頭之日,不由的有些喪氣。
“老祖才是局中高手,攻守間毫無破綻,且步步皆可成殺,害得我覺都沒睡好,第二天沒有精神。”趙昺卻好像沒有注意到劉黻哭喪臉,搖着小腦袋也唉聲歎氣道。
“哦,那請殿下接着複盤!”殿下的話讓劉黻嫉妒的牙癢癢,可還是笑笑說道,心說這孩子雖說的是實話,可也得體諒下老臣脆弱的心啊!
接下來的兩局棋可能殿下有意讓劉黻看得清楚,因此走得很慢,這也給他留出了思考時間,但也讓其更覺驚心動魄。首局隻經過十餘回合序戰便轉入激烈的厮殺,逐漸進入車馬鬥車兵的殘局,且一開始就有紅方雙車單馬可以連殺的棋勢,而執紅的殿下卻放棄了這大好時機。
劉黻有些迷惑了,可當他在心中推演了十幾步後才發現那卻是對手設下的騙局。接下來的棋勢更顯撲朔迷離,讓人如同霧裏看花,招法高深,變化多端,稍有松懈便墜入萬劫不複之地。而再觀殿下棋路沉穩,不冒進、不搶攻,處處小心,一一化解對手布下的迷局,使局勢轉危爲安,最後已和局終盤。
而不等劉黻從詭異多變的首局中超脫,第二局已然開始。此局一開始,執紅的老祖便一路猛攻,連連撲殺殿下數名‘大将’,其雖然左支右擋卻處處被動,幾無還手之力。
進入尾盤時,紅方尚有兩車,執黑的殿下雖有士相,能夠進攻的棋子卻隻有三枚小卒,強弱一眼便可分辨,這讓劉黻不得不懷疑殿下先前所說兩局皆和是老祖有放水之嫌……
“殿下,棋勢如此懸殊,是不是應棄盤?”劉黻琢磨了一陣,覺得黑棋已難有作爲,不僅僅是堅持就可以改變的,認輸是最好的選擇,但他通過這三盤棋認識到殿下絕非尋常兒童,因此不大确定地說道。
“當時我也有此意,以爲必輸無疑,但老祖的一句話讓我改變了主意。”趙昺說道。
“老祖說了什麽?”劉黻急問道,他知道陳抟乃是世外高人,往往一言便可興邦,他也許是在借機點化殿下,隻是其還不明了。
“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镃基,不如待時!”趙昺答道。
“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镃基,不如待時!”劉黻聽了皺着眉低聲重複了一遍,以他的學識對這句話自不陌生,乃是出自《孟子》一文,是公孫醜與師孟子論道時所言,而這句話的大意便是即使有智慧,也得趁形勢;即使有鋤犁,也得待農時,但陳抟和殿下說這句話絕不是這麽簡單,其中必有深意。
就在劉黻琢磨話中之意的時候,他猛然發現盤中局勢再變。如果說紅方行動迅捷、橫沖直撞的兩車似海中蛟龍,黑方的三個小卒就是行動遲緩、力量弱小的蚯蚓,但此刻雙車卻被黑方的兩個小卒牽制,不得随意活動,同時使黑方得以巧運另外一卒和靈活地變換士相位置,使紅方雙車毫無作爲,局勢自然大變。
“咦,此局玄妙啊!”劉黻眼見形勢逆轉驚訝出聲,如今在大龍面前顯得異常渺小的蚯蚓卻能與雙車分庭抗禮,黑方憑借着僅餘的幾子間巧妙的配合,細膩的招法及複雜多變的戰略、戰術,逐漸扭轉頹勢,終成和局。
劉黻盯着棋盤久久未動,他看出此局較的是‘内功’,比誰能沉得住氣,誰會利用形勢和對時機的掌握,也漸悟陳抟所言。在某種意義上說,個人的智慧的确不如時勢造英雄,優良的工具也需要恰當的時機才能發揮出作用,因此很多人怨天尤人,認爲自己懷才不遇,或是走投無路,實際上是沒有抓住時機而已,這就要安于等待時機,耐得住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