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非常難回答!
但是,毋庸置疑,這是杜甯想要跨越朝廷重臣這道檻,所必經的路。
現如今,不是土木之後,朝廷百廢待興的動蕩之時了,随着天子登基,百官協力,上皇歸朝,太子出閣,整個大明一日比一日更加走上正軌。
這也就意味着,想要先上位再被考量合不合适的機會,已經不可能再出現了。
所以,杜甯想要繼續往上走,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他必須要找到的。
想明白了這些,杜甯也就明白,爲什麽陳循說,能夠教給他的東西,已經沒有了。
因爲每一個到了他這樣地步的朝廷重臣,走的都是不同的路,而且,是不可複制的路。
或者更直白的說,他們都有屬于自己獨有的政治理念。
這種政治理念,是他們長久在官場當中浸淫,由他們踏入官場之後,所經曆的一切,彙聚而成的結晶。
所以,必然不同!
正因于此,陳循才會告訴他,出去走,出去看,出去曆練。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
很多事情,隻有自己經曆過,才會有真切的感受,隻有自己做過,才會有獨屬于自己的經驗。
而這一切,到最後會被熔煉在一起,在某個節點上厚積薄發,最終助他一躍成爲真正的朝廷重臣!
這條路,隻能自己走!
當然,雖然這條路是什麽,現在杜甯還沒有頭緒。
但是,他本就是聰慧之人,參透謎底之後,大緻也有了幾個方向。
原本,若是清流未受打壓,内閣勢重,那麽,杜甯大概會先入閣成爲排名最末的閣臣。
然後在無數年的政務處理當中,逐漸形成調和内外,平衡各方的政治能力,與此同時,積累足夠的人脈,然後一步步的在内閣遷升,直到成爲首輔。
這條路的缺點是需要漫長的時間來積累,但是優點是一步一個腳印,十分穩健,隻要不驕不躁,不像某徐姓學士一樣過分熱忱宦途的話,熬年頭熬下去,是有很大希望的。
應該說,這對于杜甯來說,也是最合适的路,因爲對他來說,自己最大的優勢,就是年輕。
他今年才四十七歲,哪怕是在内閣待上二十年,緻仕以前,也大有希望能夠成爲首輔。
但是很顯然,如今這條路是走不通了。
不談他已經得罪了王翺,進了内閣絕沒有好果子吃,就單是天子這一關,他就過不了。
所以,他的機會隻能是在地方。
想來,天子也是這個用意。
不過,這中間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就在于,天子想要的,或者說,天子能夠接受的‘極緻’究竟是什麽?
所謂君臣平衡,對于個人來說,其實說的,就是這個。
不出意外的話,這次陛辭,是他出京之前,最後一次見到天子的機會了,等下次回來,就該是接受檢驗的時候了。
“杜大人,陛下召見,請吧!”
兩個内宦的聲音,将杜甯從沉思當中喚醒。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杜甯大步向前,邁進了文華殿中。
“臣右都禦史巡撫陝西兼理大同,山西等處軍務整饬事杜甯,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從吏部的調令下達的那一刻起,杜甯就算是上任了。
因此,在陛辭之時,自然是要用新的官職名稱。
對于朝廷上的大臣來說,很多事情,從官職上就可以看得出來。
就拿杜甯的這個官職來說,從官階而言,他隸屬于都察院,爲右都禦史。
這一點,和内閣大臣的尚書加銜不同,内閣大臣的加銜,僅僅隻是起到一個彰顯品級的作用,說白了,隻是享受尚書待遇而已。
他們的本官執掌,是某殿,某閣大學士,領差遣入直文淵閣。
但是,杜甯的這個官職,右都禦史就是本官!
所以在得到這個官職的時候,杜甯才會如此不安。
理論上來說,他現在的身份,就是都察院的長官,和左都禦史陳镒擁有同樣的權力。
所謂的巡撫陝西,百姓慣稱爲陝西巡撫,實際上并不是官職,而是和入直文淵閣一樣的差遣。
因此,嚴格意義上,杜甯現在,已經算是半隻腳邁入朝廷重臣的行列了。
從辦事的性質上來說,杜甯此次出京,和金濂是一樣的。
都是以中央朝廷二品大員的身份,前往地方辦理具體的事務。
隻不過,金濂是臨時事務,而杜甯的巡撫差事,是一個相對時間比較長的事務而已。
這也是陝西巡撫慣常私下被議論爲七卿預備役的原因,更準确的說,所謂的七卿預備役,并不是指的陝西巡撫,而是指的右都禦史巡撫陝西。
當然,大明慣例以左爲尊,而朝廷當中,認可的七卿,一般來說,也隻限于都察院的坐堂官。
所以平時看起來,這種外出差遣和所謂加銜并沒有什麽差别。
可事實上,這中間的區别大了。
杜甯的本官是右都禦史,這就代表着,他實質上在大明的序列當中,屬于都察院的掌印官。
在外出巡撫時,他的命令會以加蓋巡撫關防的形式下達,但是,如果他在京中,那麽以他的身份下達的命令,可以加蓋右都禦史的大印,視同都察院的官方文書。
這一點,是所謂加銜,不可能做到的。
直白點說,右都禦史,在左都禦史空缺的時候,是可以直接掌管都察院,而不必經過任何任命程序的。
但是,加銜就不具備這種權力。
刑部金尚書出京這麽久了,也沒見内閣哪個加了刑部尚書銜的大臣,敢插手刑部的庶務。
這就是區别!
“平身吧!”
所謂陛辭,字面意義上來說,就是向皇帝辭行,到地方赴任。
一般情況下來說,這是一個儀式性的流程。
當然,作爲一方巡撫,尤其是陝西巡撫這樣重要的差事,陛辭更重要的,是聆聽皇帝陛下的托付和教誨!
穩坐在禦座上,朱祁钰一擡手,示意内侍搬好墩子,笑容溫和,道。
“坐吧!”
“謝陛下!”
讓杜甯到陝西去,自然是有屬于自己的考量,因此,不止是杜甯自己,朱祁钰對于這次陛辭,也是十分重視。
待杜甯落座之後,他沉吟片刻,便開口道。
“杜卿不日即将赴任,臨行之前,朕有些話,要囑托給你。”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錯覺,杜甯總覺得,在成爲了新的陝西巡撫之後,天子對待他的态度,也多了幾分不同。
似乎,更顯倚重之意!
當然,對于杜甯自己來說,他仍然絲毫不敢怠慢,立刻起身,拱手開口道。
“陛下聖訓,臣洗耳恭聽!”
“不必如此拘禮,坐。”
朱祁钰擡手下壓,倒也并不在意杜甯的小小惶恐,而是問道。
“此番,朕任命杜卿爲右都禦史,巡撫陝西,兼理陝西,大同等處整饬軍務事,杜卿可知朕的用意?”
換了别的時候,杜甯肯定會推辭說不敢擅自揣測聖心。
但是,眼下的場景是陛辭。
這種場合下,天子對他既是交托,也是考校,這個時候再藏拙,可就是給自己找麻煩了。
原本,杜甯接下這個差事後,還有些志得意滿,但是,在得到了陳循的提點之後,他很快就收起了所有的情緒。
這段時間,他除了按時上下衙,把自己手頭的事務交接出去,剩下的時間,就是找來了兵部關于軍屯的各種文書,在府中仔細研讀。
甚至,爲了此事,他還特意去拜訪了陳循一次,爲的就是準備今日。
略微整理了一下語言,杜甯斟酌着開口,道。
“臣愚鈍,擅自揣測聖心,請陛下恕罪。”
“按慣例,僅巡撫陝西之差遣,已是重任,陛下遣臣出京,一加右都禦史之職,二命兼理山西,大同等處整饬軍務事,想來二者是相輔相成。”
杜甯一邊說着,一邊悄悄打量着天子的臉色,卻見天子面帶微笑,眼中隐約帶着一絲贊許之色,他的心才稍稍放下幾分,繼續開口道。
“整饬軍屯乃朝廷大政,推行如今,已是成效斐然,但是,仍有頗多困難需要克服。”
毋庸置疑,天子派他出京,首要解決的問題,肯定是推行整饬軍屯的大政,但是,這一點差遣當中已經明明白白體現了,隻說這個,怕是要被當成白癡。
所以,杜甯必須提出更具體的問題和挑戰,短暫的鋪墊之後,杜甯也便迅速進入了正題,道。
“以臣以爲,如今整饬軍屯最大的阻力,一在邊将,二在藩王,此二者其一人數衆多,其二爲皇室宗親,皆是棘手之極。”
“自上次朝會,臣領命出任陝西巡撫後,便調閱了兵部近段時日的往來文書,可以看出,近段時間以來,刑部金尚書已然向朝廷禀奏了許多關于諸邊将的罪證,也處置了一批邊将。”
“所以,臣竊以爲,陛下委臣右都禦史之職,乃是爲邊境藩王之事。”
随着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之後,杜甯略顯緊張的情緒明顯得到了緩解,繼續道。
“當初太祖皇帝設十三塞王,以鎮邊境,雖永樂之後,諸王内遷,但是仍有時至今日,尚有秦王,晉王,代王,慶王,肅王,沈王七位藩王,分别鎮于甘肅,甯夏,陝西,山西等處。”
“就目前的狀況而言,這幾位藩王,便是侵占邊境軍屯的最大得利者,如今代王主動配合,和岷王一起,呈上了府中田冊,此乃利國利民之舉,但是是否有所隐匿,尚需查證。”
“剩下的七位藩王中,慶王在鎮城,韓王鎮平涼,之前金尚書到甘甯之地察查任禮一案,想來對這幾位藩王侵占軍屯之事如何整饬,已有策略。”
“那麽,便餘下秦王與晉王,沈王,肅王四府,需要說服其配合朝廷大政。”
“不過,沈王府,肅王府好說,但是秦王府和晉王府,皆是初封于洪武朝,在兩地根深蒂固,尋常官員難以彈壓,如今的秦王爺,又是陛下尊長,不可輕易冒犯。”
“金尚書主理邊境整饬之事,須得坐鎮邊境,以防有變,不可擅離,故而,陝西,山西兩處,需有得力大臣前往整饬,方可保朝廷大政推行無虞。”
“此臣愚見也,請陛下垂訓!”
既然成了七卿預備役,那麽,就得有這個覺悟,攻堅克難。
沒瞧見人家于少保,已經出京去對付各地的藩王了,據說這段日子,剛剛到了河南府。
到那的第一件事,就是上伊王府抓人,消息傳來的時候,可是把在京城禁足的伊王爺氣的不輕,據說在府中罵了小半日才停歇。
杜甯既然接下來這個差事,自然得有這個思想準備。
要是連兩個藩王都不敢面對,趁早還是熄了自己的仕途心思吧。
聽了杜甯的話,朱祁钰的臉上倒是浮起了笑容。
看來,杜甯的确是下了一番工夫的。
事實上,這話說得已經夠委婉了,說什麽‘陛下尊長,不可輕易冒犯’,純純是給秦王留面子。
如今的這位秦王,名爲朱志,雖是第五代秦王,但是,從輩分上講,卻是初代秦王朱樉之孫,比朱祁钰的确要高一輩。
不過,輩分不是最緊要的,緊要的是,這位秦王雖然不是諸王當中最跋扈的,但是,卻是底氣最足的。
其原因一部分是像杜甯所說的,秦王府和晉王府,自洪武時代初封時,便在太原和西安,迄今已傳承數代。
還有另一部分,就是在塞王的權力上,兩座王府,尤其是秦王府,保存是最完整的。
當初太宗皇帝登基後,削諸王護衛,秦王府是寥寥無幾的,并沒有被削除的藩王府邸。
雖然說,在先帝登基之後,朱志主動交出了三護衛的控制權,但是,最終先帝還是給秦府留下了一護衛的兵力。
這一點,在這麽多的藩王當中,不說是絕無僅有,至少也是十分罕見的。
朱志本人,好古嗜學,不喜武事,所以,在諸王當中的風評還算不錯,但是,因爲秦府的勢力龐大,他在地方上的權威也是極重。
最典型的事件便是,當初陳镒爲右都禦史巡撫陝西時,和秦王府發生了沖突,朱志直接一道奏本上達朝廷,将陳镒攆回了京中待勘,雖然後來查問過後,确認是子虛烏有。
但是,朱志這個秦王在朝廷上分量,也可見一斑。
除此之外,肅王内遷之後,封地被改到了臨洮蘭州,也在陝西,也就是說,如果不算僅僅名義上歸于陝西的甯夏和甘肅,那麽陝西如今,一共有兩位藩王。
相對而言,晉王朱鍾铉年輕一些,但是,涉及到軍屯的問題,隻怕也是難對付的很。
而且,嚴格意義上來說,大同也屬于山西的範圍内,這也就意味着,山西一省之地,有晉王,沈王,代王三個藩王,哪怕是代王已經松了口,可單是晉王和沈王二人,若是聯起手來,隻怕也不比秦王要好對付。
從如今各地藩王的反應來看,整饬軍屯毋庸置疑,侵犯到了他們的核心利益之一。
所以,在有限的範圍之内,他們必然會盡全力反抗。
秦王府和晉王府,又是老牌王府,在地方的勢力龐大,杜甯一出京,就要對上他們,身上所肩負的擔子,實際上并不輕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