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上朝,最是難熬。
不僅天氣寒冷,而且天亮的也晚,老大人們每天頂着月亮,就要踏出府門,往金水橋去。
近些日子,或許是因爲冬至大節快要到了,總憲大人對朝儀的要求,越發的嚴苛了。
大冷的天,寒風呼嘯當中,伴随着的是糾儀禦史的一聲聲呵斥,偶爾還伴着輕聲的鞭響。
天色還烏漆嘛黑,金水橋兩側的宮燈都還沒息,但是,在總憲大人的虎視眈眈下,老大人們片刻也不敢遲來,距離宮門開啓還有一炷香的時間,便早早的站好了隊列。
老大人們抄着袖子,一邊等着上朝的時辰,一邊閑聊着這段時間京師發生的種種事件。
當然,也有不少渾水摸魚的,已經在憧憬着年節的到來。
冬至就要到了,年節還會遠嗎?
有摸魚的,就有幹正事兒的。
看似整齊的隊列當中,越往後越顯得嘈雜,越往前,越是一片死寂。
對于政治嗅覺足夠靈敏的三品以上大臣們來說,得知襄王那份被攔下的奏疏内容,并不是什麽難事。
他們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雖然,襄王的那份奏疏最終沒有遞上去,但是,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後果,勢必會在這次早朝上發酵開來。
而且……
随着天色亮起,明裏暗裏,無數大臣的目光,都不約而同的落在了最前端于謙的身上。
這位于少保,歸京已經七日了!
但是,除了回京第二日入宮觐見了一次之外,其他幾日都杜門不出,這一次,是他歸京之後,首次參與朝會。
還是那句話,于謙此行雖然明面上是爲了查羅通之案,但是,随着他在邊境諸鎮輾轉來回,很多痕迹,是掩藏不住的。
爲了此事,京中早已經是暗流湧動,但是,這一切都取決于,于謙到底拿到了哪些東西!
與此同時,另外惹人注意的,就是内閣的俞士悅。
不知爲何,這位俞次輔最近這段時間,竟收斂了脾性,在内閣的諸多政務上,都不在跟朱閣老嗆聲
雖然在一些政務上,仍然有所争執,但是,終歸沒有以前那麽嚴重。
甚至于,在某次的閣議上,他竟然還破天荒的贊同了朱閣老的意見。
朝廷上對此議論紛紛。
有人覺得,這是俞次輔在變相的低頭,承認了朱閣老在内閣當中的特殊地位。
但是更多的人,卻在贊譽俞次輔的胸襟廣闊,有容人之量。
與此相對的,前段時間一直在朝中盛行的,爲朱鑒鳴不平的聲音,也弱了下來,反倒摻雜了一絲指責之意,覺得朱鑒雖然沒有得到應有的升賞,但是,他畢竟是一個新晉的閣臣,如此對待入閣比他更早的俞士悅,有失妥當。
朝堂上的輿論風向,有些時候,就是轉的極快。
不過,對于朝廷的大佬們來說,輿論早已經影響不到他們了。
他們之所以關注俞士悅,是因爲這位俞次輔,在前兩日上了一道奏本,内容很簡單,保舉兵部侍郎俞山調任吏部侍郎。
如果說這也不算什麽的話。
那麽,将它于謙同時所上的,保舉吏部侍郎項文曜調任兵部侍郎的奏疏放在一起看,就不得不引人深思了。
總之,如今的朝局,山雨欲來啊……
天雖然還沒亮,但是熹微的晨光已經透了出來,洪亮的鍾聲響起,沉重的宮門被緩緩推開。
金水橋上,禮官高亢的聲音響起。
“進!”
文華殿中,地龍将整座大殿烤的暖烘烘的,老大人們總算不用在寒風當中瑟瑟發抖,進殿之後,屈膝下拜,禮節周到。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天子今日着一身大紅色織金過肩龍紋袍,頭戴黑色翼善冠,端坐在禦座上,臉上帶着一絲笑容,看着心情頗爲不錯。
至于原因,老大人們早已經知曉。
就在前日,宮中的郭嫔娘娘臨産,成功誕下一位皇子,雖說不是正宮嫡出,但是終歸,陛下不是隻有皇長子這一根獨苗了,自然是高興的很。
據說,這位皇次子出生當日,天子親臨長春宮,爲皇次子賜名見澍,意爲及時之雨,潤澤萬物,同時晉皇次子生母郭嫔爲四妃中的賢妃。
至于賞賜宮人,乃至内閣包括外朝的大臣也各有賞賜,就是小節,不必提了。
朝會開始,内閣先出列,分别呈遞了難以處置票拟的幾個事務,不過多是地方上的,有部分和京中的部院寺有些職權上的牽扯,但都不是什麽大事。
各部的老大人們,主要是侍郎和郎中各自出列說了幾句,很快就敲定了下來。
随後,朝堂上安靜了一瞬,似乎下一刻,侍立在禦階上的成敬公公,就要說出那句經典的‘有事啓奏,無事退朝’的話的時候,朝班當中走出一人。
禮部侍郎李賢!
他手裏捧着一本奏疏,緩步來到殿中,高高舉起奏本,道。
“陛下,冬至大節将至,禮部已議定了冬至大朝的儀注,請陛下禦覽。”
話音落下,不少嗅覺敏銳的老大人,一瞬間就打起了精神。
于是,奏疏被侍立的宦官送到禦案上,天子并未猶豫,翻開便細細看了起來。
與此同時,李賢也開口道。
“陛下,冬至,正旦,萬壽節乃大朝會之時,也是國之重典,今歲太上皇歸朝,居于南宮,故此,禮部商議,今歲的大朝會,儀程也和去年略有不同。”
“按照儀注,陛下在祭天之後,當率群臣入南宮,朝拜太上皇,然後與太上皇同祭祖廟,待祭典完成之後,太上皇歸南宮,陛下于奉天殿升朝,受百官朝賀。”
這番話,李賢說的一闆一眼,目光始終盯着眼前的笏闆,口氣沒有絲毫的波動。
但是,這一點都不影響,他的這番話,在朝中掀起的驚濤駭浪。
殿中升起一陣低低的議論之聲,随即,逐漸變得嘈雜起來。
老大人們雖然早就想到,冬至節前的這次早朝不會平靜,但是,卻沒想到這股風浪,竟是從一向安穩的禮部掀起的。
将回蕩在殿中的聲音消化了一番,老大人們的目光有的落在站在正中的李賢身上,有一些,則隐晦的落在了似乎又快要睡着的大宗伯胡濙身上。
但是不論如何,他們的眼神當中,透出來的意思都差不多。
禮部,今天的膽有點肥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