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七日,天色亮堂堂的。
今天,朝野矚目的鎮南王陷害岷王世子案,正式開始審理。
大理寺的正堂之上,朱紫蟒袍的坐了一大堆人。
正堂上是主審官,如今的宗人府掌事甯陽侯陳懋,在他身旁,則是新任大理寺卿薛瑄,以及都察院左副都禦使羅通。
往下數,一人身着内宦袍服坐在下首,則是代表天子前來監審的東廠提督太監舒良。
大堂兩側,原本應該是三班衙役站立的地方,此刻擺滿了座椅,一位位身着蟒袍的親王端坐,相互交頭接耳。
基本上除了幾個早早返回封地的親王,以及尚在病中的岷王,其他在京的親王,今天都到齊了。
眼見時候差不多了,甯陽侯陳懋起身,朝着兩側的宗室親王們拱手爲禮,道。
“諸位王爺,今日本侯奉诏,代表宗人府,會同大理寺,都察院,主審廣通王,陽宗王于正旦日奉天殿中,舉告鎮南王謀害長兄岷王府世子朱徽焲一案。”
“開審之前,本侯有一句話要囑咐,諸位今日皆是過來聽審,并非監審,更非協審,因此,開審之後,請諸位王爺切勿擅自幹預審訊。”
對于他的這份告誡,底下的諸王毫無表示,就跟沒聽見一樣,一時之間,場面不由得有些尴尬。
最終,還是周王輕輕咳嗽了兩聲,諸王才算是給面子,勉強安靜下來。
總算是維持好了秩序,陳老侯爺重新落座,驚堂木一響,這件案子的審訊便正式拉開了序幕。
原告廣通王和陽宗王,被告鎮南王,早已經在外頭等候許久。
随着陳懋一聲令下,幾個人同時被帶上堂來。
幾個人都是尊貴的郡王,自然不可能和尋常審訊一樣,先來個下馬威。
相反的,還得好好的給幾位郡王爺搬椅子落座。
半個多月沒有見面,這三兄弟不僅沒有變得心平氣和,反而更加相看兩厭。
廣通王和陽宗王自不必說,他們一向和鎮南王作對,一進大堂,就惡狠狠的盯着對方,好像要吃了他一樣。
至于鎮南王,都到了這個地步,他也不必再保持平常的愛護幼弟形象,胖胖的臉上毫無一絲笑意,冷哼一聲,轉過頭去不再看他們。
因爲大緻的情形,廣通王二人在殿前都已經說明,也不必再次贅言,陳懋便直接轉向鎮南王。
他首先從身旁拿出一疊奏疏,送到鎮南王的身前,問道。
“鎮南王,這幾份奏本,分别是洪熙元年,宣德二年,宣德四年,岷王府及鎮南王府向朝廷所上的賀表及請安疏,請王爺核對,是否爲王爺親筆所寫?”
鎮南王翻開看了兩眼,便點了點頭,道:“确是本王親筆所寫。”
書吏收回奏本,然後重新拿出一份信封,将信紙攤開,擺在鎮南王的面前。
陳懋繼續問:“這份詩詞,經刑部鑒定,其紙質,墨質,均可推斷出,乃是宣德初年所寫。”
“經刑部,大理寺,翰林院擅長筆迹之書吏聯合鑒定後,認定這份詩詞,和方才本侯出示給王爺所看的奏疏,乃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說着,陳懋拿出一份公文,展開對着底下的宗室親王,道。
“諸位王爺請看,此乃刑部,大理寺,翰林院聯合做出的鑒定公文,鑒定過程,全程由都察院,東廠監察,絕無違規之處。”
說着,将目光投向一旁的羅通和舒良,二人見狀,皆是微微點了點頭,示意陳懋所言不虛。
見此情況,底下的宗室諸王,皆是不約而同的皺起了眉頭,忍不住低聲議論起來。
陳懋的驚堂木重新一響,大堂當中安靜下來,他再度轉向鎮南王,開口問道。
“既然王爺承認,剛剛展示的奏疏,皆是王爺親筆所書,那麽按照這份鑒定文書所寫,詩詞與奏疏出自同一人之手,便足可證明,這份诽謗仁廟的詩詞,乃是宣德初年王爺親筆所寫,請問王爺,對此有何辯解?”
面對陳懋的質問,胖胖的鎮南王并沒有像當時在奉天殿中一樣慌亂,反而是一甩袖子,冷聲道。
“本王早就說了,這是誣陷,這份詩詞,本王不知道從何而來,本王也從未寫過如此大逆不道的詩詞。”
“至于它爲何和本王的筆迹相似,這是你們宗人府和大理寺該去查的事情,與本王何幹。”
鎮南王這副有恃無恐的樣子,讓陳懋略微有些意外。
他本以爲,鎮南王至少會有些緊張的,卻沒料到,面對如此鐵證,他還是敢如此理直氣壯的否認。
要是換了普通的縣衙府衙審案,有這種證據,差不多就該上刑審問了。
但是如今面對的是天潢貴胄,自然不能如此。
所幸,陳懋也并非毫無準備,他擱下手裏的鑒定文書,沉吟道。
“既然王爺矢口否認,那麽敢問王爺,宣德二年上元節,王爺在何處?”
聞言,鎮南王的平靜的神色,終于變得有些緊張起來,開口道:“如此久遠的事情,本王如何記得,既然是上元佳節,大約,本王是陪着父王一同歡慶的吧。”
“一同歡慶?”
陳懋冷笑着搖了搖頭,道。
“既然王爺不記得了,那不如聽聽本侯的調查結果。”
說着,陳懋同樣又拿出幾份文書,在堂上展示後,送到了鎮南王的面前,開口道。
“王爺可以看看,這是宣德二年,時任武岡知府呈遞上來的當年刑案卷牍,上頭記載了一樁宵禁鬥毆案件,發生在上元節深夜,案犯聲稱,之所以犯了宵禁,是前往當地酒樓,參與王爺舉辦的宴會。”
“還有,這是武岡城内一家酒樓的賬冊,上面寫明了,宣德二年上元節,岷王府二公子,曾在酒樓當中飲宴。”
這半個多月,案子雖然沒有開審,但是陳懋顯然也沒有閑着,通過廣通王等人的回憶,他竭力的收集了許多證據。
鎮南王的臉色有些不好看,眼中有些慌亂,含糊道:“這麽多年了,本王怎麽記得清楚這些事情,或許,是去飲宴了吧?”
見此情況,陳懋眼中浮起一絲得色,乘勝追擊道:“并非或許,而是确定,王爺當時就在酒樓飲宴,并且,這份詩詞,就是當時王爺親筆所書!”
鎮南王臉色一白,但是仍舊強撐着,道。
“即便本王那日真的去飲宴了,又如何能夠證明,這份詩詞是本王當時所寫,這二者之間,有什麽必然聯系嗎?”
陳懋搖了搖頭,歎了口氣,道:“看來王爺還真是不撞南牆不回頭,既然如此,帶證人!”
說罷,底下便有大理寺的雜役,帶着一個五六十歲,白發蒼蒼的矮個老頭,來到大堂當中。
陳懋一拍驚堂木,道:“堂下何人?”
那人面對如此陣仗,顯然十分緊張,有些結巴道:“小人是福臨門酒樓的夥計。”
陳懋指着鎮南王,繼續問道:“你可認識此人,宣德二年,此人是否曾經在酒樓當中宴飲?”
那老頭哆嗦着瞧了鎮南王一樣,立刻低頭,回答道:“認識,這是岷王府的二公子,宣德二年上元節,曾包下了酒樓,邀請好友飲宴,小人當時負責上菜。”
鎮南王的臉色陰晴不定,眉頭深深的皺起來,但是卻沒有說話。
陳懋問:“宴飲時,你可曾看到,聽到什麽?”
老頭想了想,道:“貴人的事情,我們不敢多打聽,不過小人上菜的時候,瞧見他們在賦詩,然後,岷王府的大公子就闖了進來,和二公子争執了起來,後頭的事情,小人就不知道了。”
命人将老頭重新帶下去,陳懋對着鎮南王道。
“王爺還有何話說?他所言的岷王府大公子,正是你的長兄,岷府世子朱徽焲,之後不久,朱徽焲就向朝廷上本,說王爺诽謗仁廟,時間上完全吻合,王爺難道要說,這全都是巧合嗎?”
事已至此,證據鏈已經基本完成,鎮南王再難保持鎮定,忍不住站起身來,連聲道。
“假的,你們這是誣陷,那詩詞絕不是本王寫的,本王從沒有寫過什麽詩詞,我要見陛下!”
見鎮南王如此驚慌失措,在場的宗室都大失所望,紛紛暗自搖頭。
他們本以爲,鎮南王有什麽翻盤的手段,卻不曾想,被人拿捏的死死的。
看來,這番他是逃不過去了!
陳懋輕輕舒了口氣,和一旁的薛瑄,羅通對視一眼,然後開口道。
“事已至此,案件實情已經十分明了,鎮南王诽謗仁廟在先,反誣世子在後,爲人臣者不忠,爲人弟者不悌,爲人子者不孝,本侯必将今日堂審詳情,如實禀報陛下,來人,将鎮南王帶下去,暫行關押!”
當下,便有兩個雜役上前,架着鎮南王就将他帶了下去。
案子到這爲止,就算是審結了,畢竟是宗務,他們隻有審理的權力,卻沒有判決的權力。
他們能做的,就是将一切禀明聖上,由他老人家親自決斷。
但是事已至此,卻已經再難有回天之力。
陳懋看了一眼從頭到尾都十分平靜的舒良,心中忽然升起一種怪異的感覺,似乎一切,都太過順利了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