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161】卓家八子一女(3000)
大伯娘大概是年紀大了,即便今年大伯回來一個月,也沒能如願懷上孩子,這就顯得卓琳彌足珍貴了。
現在家裏除了豆腐生意,一二十隻母雞下的雞蛋也吃不完,多半被父親拿走賣掉,補貼自己在廠子裏的生活費了。
俗話說:鴨子生蛋,先是去油,後是去膘,生到最後刮心血。從出生到下蛋,至少要四個月,所以還早着呢!
他們6月才捉回家,怎麽着也得秋收之後了。
牛牛在她催生草的幫助下,非但沒有生過病,還越來越壯實,人人都說他們家買的這頭牛劃算。
去年年底殺了一頭豬後,阿娘和伯娘又各自捉了四頭小豬,而剩下的三頭豬,已經長得相當肥壯了,按照家裏人的意思,是打算天冷以後殺掉,然後走街串戶的賣掉,年後抓的小豬仔,現在也都一天天長大了,等同于一頭接着一頭的養,要不是夏天熱,不易保存,他們早就想解解饞了。
不過家裏的雞也沒少殺,新老交替着,雖然老母雞的肉不咋好咬,但熬出來的母雞湯那叫一個絕,很多家裏有孕婦的人家,專門買老母雞,阿爹就賣給廠子裏的同事,至少三隻,因爲雞肉每斤7毛,所以一隻雞大概能賣兩三塊錢。
豬肉拿到代銷店能賣7毛一斤,一頭二百多斤的豬,在殺掉之後差不多能賣130多塊錢,這是按照批發價來賣,若是他們自己零賣,也許價格會高一點,至少得八毛,八毛也比代銷店的八毛五的便宜,無非就是麻煩點。
今年哥哥們在家沒少幫忙做豆腐,賣豆腐,捉知了猴,撿知了殼,還時不時的趕着牛去首陽山那邊的山裏面采菌子,挖野菜,天天曬得跟什麽似的,也沒喊過累,反而她成了這個家裏最享福的人。
劉鐵勇的事兒,她到底沒跟家裏的大人提,不過她現在很少去那邊的巷子了,至于王愛紅,沒有了糖的誘.惑,還被趕了出來,也記恨上那個人,看到他都繞道走,至于劉鐵勇,隻在農忙的時候出現在大家的視線範圍之内,之後一般都躲在家裏不愛出來,可見受了怎麽樣的打擊。
小舅舅自從出了上次的事兒之後,雖然沒回過家,但卻找到了媳婦,是團裏面一位嫂子給介紹的,如今兩個人正談着,大概過年的時候會帶回來給家裏人看看。
外公外婆似乎并不滿意,主要還是因爲不了解外地姑娘不了解情況,就算是嫂子介紹的,誰知道品性如何啊?總不能跑到人家當地去調查調查吧,實際上還是被鄧家人給吓得出了後遺症。
自從小舅舅走之後,阿娘也沒少張羅着給弟弟找媳婦,誰知道他自己竟然自談了個,一邊高興,一邊擔心着腦子不大靈光的小舅舅,會不會被騙。
9月,不僅卓見被送到了育紅班,她和陶毅也被送到了小學,用阿娘的話就是。
“你們要是不在家,我和你伯娘更能靜下心掙錢幹活,在家還得伺候你們,雖然你們已經長大,能分擔家裏的活了,可放學回家也不耽誤替我們幹活,幹脆都去學校吧!”
1961年9月,卓琳六歲,卓見四歲,陶毅十一歲,被一起送到了學校,不過陶毅直接去初中參加了入學考試,一下就通過了,卓琳也不想在小學待,可年齡在這兒擺着,哪裏是她不想去就行的?勉強讓她去了三年級,本來她想上五年級畢業班的,大哥二哥讓她低調點,别太張揚了,先上半年,适應适應再說。
大哥、二哥今年已經初四畢業,考上了縣城的高中,九月份就已經去學了。
三哥今年在鄉裏上初二,四哥和陶毅上初一,五哥在鎮子上小學五年級,六哥小學四年級,卓琳三年級,卓見育紅班。
現在卓家已經有條件既讓孩子們上學,也能做的及家裏的活了,因爲除了在縣城和鄉裏面上學的需要住校,周末回家,像是老五卓然,老六卓爾、卓琳、卓見四個,還是可以往返鎮子回家吃飯,回家住的,自然而然的,也能幫助家裏大人幹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比如放學割豬草、喂雞,把鴨子從稻田裏趕回來。
如果遇上了周末,家裏的女人基本都是老佛爺,做飯不需要她們,做豆腐、放牛、喂豬、喂雞、放鴨子,也不需要她們,男子漢們幾乎包攬了,這大概也是她們思前想後,讓孩子們都去學校接受教育的原因吧,因爲家裏有牛,周末還能休息一天,所以覺得能夠承受得了,本着不耽誤他們前程的态度,就都給送到學校了。
現在他們家高中生兩個,學費每學期五塊錢,糧食從家帶,菜在學校吃,每學期吃的加工費、住的宿舍費,一共五塊,加起來就是十塊錢一學期,這就需要二十塊。
初中生三個,老三老四和陶毅,學費四塊錢,吃住自帶糧食,學校管鹹菜,每人每學期四塊錢,加起來是八塊,總共二十四元。
小學生三個,老五老六和卓琳,學費三塊錢,和哥哥們一樣,自帶糧食吃午飯,學校管菜,每學期是兩塊錢,因爲每天隻吃一頓,不過吃的菜比初中高中要好,一個人一學期五塊,三個就是十五塊錢。
最小的卓見一學期五塊錢,就在鎮子上,晌午吃一頓,送學校一定的糧食,育紅班管吃飯,陪玩兒。
所以,半年下來,光是孩子們的學費,就要承擔六十四元,這要是放在普通家庭,那根本想都不敢去想,每個家庭能上一個都不錯了,而他們家九個孩子都送到了學校,村裏人羨慕的同時,流言蜚語也傳出來了。
畢竟上半年買了牛,下半年所有孩子都送到了學校,這是什麽大戶人家?
有人酸了,說一些難聽話,可也有人三觀比較正,直接笑着反諷過去。
“嫂子,你這麽說就不對了,這大強嫂子家有大強哥在外面當兵掙津貼,大軍嫂子家有大軍哥在廠子裏當工人掙工資,人家家裏還養了牛、豬、雞和鴨,每天都出去辛苦的賣豆腐,田地裏的活也沒見人家少幹了啥,人家掙得可都是辛苦錢,一點懶都沒偷過,我那谷子哥要是像人家卓家人那樣勤快,你的好日子也能過的起來。”
“可不是咋滴,這日子啊,都是過出來的,不是羨慕出來的,你隻看到人家家過起來了,咋沒看到那妯娌倆起五更磨豆子做豆腐啊?每天都是一個人去賣豆腐,一個人在家招呼滿院子的牲畜,那賣豆腐做豆腐可都不是啥好活,豬牛雞你不喂它也不會長肉,别頭發長見識短的說出來丢人,好好把你家的事兒管好,比啥都強。”
……
妯娌倆每天的生活充實,幹活都夠她們忙活了,哪裏有時間東家長西家短啊,這些八卦都是過來買豆腐的婦女們,跟她們學的話,對此,阿娘一般都是一笑置之,不予置評,與其浪費口水和這些人計較,還不如蹲下來多挑一會兒豆子呢。
鎮子上的小學并不大,還都是毛坯房,統共就三間教室,一二年級分一間,三四年級分一間,餘下的那一間是五年級,也是老師的辦公室,老師也就隻有三四個,加上校長、做飯的,教職工也就八個人,真的濃縮就是淨化了,特别讓卓琳無語的是,講課都是用方言。
得虧她來了兩年,多少能聽得懂了,但還是無比懷念老師們用普通話講課的時光。
宿舍一共四間,還都是特别大的那種,一間女生,一間男生,餘下的兩間是學校老師男女分開,說是老師宿舍,其實也是辦公室吧,有時候在五年級教室,有時候就在自己住的地方,這得分時間兒。
這裏上廁所要跑到操場的角落裏,課間時間非常随心所欲,通常都是孩子們看到做飯的大爺拿着鐵棍朝鐵鍾走過去了,就知道該上課了,然後趕緊往教室跑。
也沒有自來水,院子裏有水井,吃飯打水都得轉動繩子往上搖,那個地方平常都上鎖,因爲有井,隻有需要水的時候,才會打開,就怕有年齡小的孩子掉下去。
但是卓琳看了,一年級的孩子,比她大的多的是,有的十來歲了,才來上一年級,井口就能容得下一個木桶,她覺得根本就沒必要,以前的孩子,六歲半可能就上小學了,可是現在各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有,不平均,大部分家長都是覺得,上個小學,認個字,算個數,不當睜眼瞎就行了。
因爲窮,一二年級都沒有作業本,書,每個人面前擺放一個沙盤,一根棍子,在那上面練習。
三四年級才開始鼓勵去買作業本,鉛筆橡皮文具盒什麽的,但是,整個教室也就老師那兒有一本教材,孩子們手裏是沒有的。
卓琳出了村子才知道,爲什麽那麽多人眼紅他們家了,說真的,如果換做是她,她可能也會覺得不平衡,因爲貧富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