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知道這個年代有沒有人收這玩意兒,後世好像七八百塊錢一斤,是那種處理的特别幹淨的螞蟥幹,如果是質量或者成色稍差的,則也要賣到四百多塊錢一斤,所以,她也不管有用沒用,反正擱這兒發呆也是發呆,倒不如做點有意義的事兒。
所以,當妯娌倆從塘子裏上來,她會幹淨用自制的筷子,把這些螞蟥都收集起來,積少成多嘛,萬一哪天真能賣的上錢呢?也不枉她犧牲這麽多在這兒捉螞蟥。
母親對于她的這個做法,是很不認同的,生怕它沾染到她身上,卓琳這個時候會拍着胸.脯保證。
“我會小心的啦!”
她的活動範圍很小,别人家的塘子她不管,隻會在妯娌倆下稻田的時候,在自家的四畝地裏摸索着找。
弄回家之後用清水洗幹淨,擺在幹淨的竹篩子上,然後控幹自然晾曬,陽曆8月的天,曬的很快。
曬幹的螞蟥她找個土罐裝起來,放在幹燥的地方,慢慢積累,誠如她沒事兒就撿知了殼一樣,知道這也是藥材,隻要看到就會撿,漫山遍野都是,沒人要,但她隻要遇到了,就會撿,不過這東西特别的輕,一斤可能就要她辛苦十天八天才能撿到。
當然,也不止是她一個人撿,哥哥們聽說這東西能賣錢,出去的時候會随身攜帶個口袋,看到了也會撿起來,随手裝進去,所以他們家這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也在這個時候開始初現端倪的。
而且她也發現了,卓家人善于聽從别人的建議,尤其是在他們判斷之後,覺得是對的,就會認同并遵從。
别看卓琳年紀小,可是通過這大半年的裝腔作勢,家裏人都認同了她做的事兒,說的話,還紛紛誇贊她記性好,總是能記住别人無意中吐露的話,其實這哪是記性好啊,隻不過是一些經驗之談罷了,但凡受過高等教育,又受過社會捶打,很多常識都是知道的。
今年5月的時候,阿娘和伯母在河灘的荒地上開荒種了一片棉花,還時不時的過去澆澆水,采摘一下上面的蟲子,棉花地裏很容易生蟲子,在沒有農藥的年代裏,就隻能靠這種簡單粗暴的方法去拯救,包括在河灘地裏種的大豆、芝麻等等。
紅薯種到地裏之後,等它長得枝繁葉茂的時候,還得去翻翻扒拉在地上的那些藤條,翻個,或者進行修剪,作用是避免它們隻長葉子不長下面的塊莖,每一種作物都有種植的方法和特性,這一點,勤勞的阿娘和伯娘,總是能即使做到。
芝麻長大的時候,葉子還能進行采摘,洗幹淨曬幹,等到冬天的時候,還能做點芝麻葉漿面條,這也是豫南省本地的特色小吃之一,而且芝麻葉吃起來也不難吃,所以卓琳隻要去河灘,就會去拽根莖下面的葉子,上面的不敢扯,害怕影響發育,下面的有些已經發黃,長老,也就無傷大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