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郭嘉不死,卧龍不出!
一想到諸葛亮不願意歸順自己也就罷了,居然還提前出山跑出來跟自己作對,呂布就壓抑不住心中的怒火,枉老子仰慕你那麽久。
等找到你,老子一定要弄的你喊爸爸不可!
郭嘉雖然聽說過諸葛亮的‘卧龍’之名, 但對他并不是很了解,見呂布對此人評價如此之高,不由開口問道:“此人真如主公所說的那麽厲害?”
呂布輕歎一聲,從地上撿起一塊石塊狠狠的扔了出去,石塊在江面上漂浮了幾下,漸漸的沉了下去, 緊接着開口說道:“諸葛亮此人在軍事上可能比奉孝你稍微遜色那麽一點, 但是他卻是個全能型的人才。尤其是在内政方面才能,估計也隻有荀文若能與之相提并論。”
郭嘉笑道:“早就聽聞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奈何一直無緣相見。既然得此機會,嘉便好好會會這位水鏡先生口中的卧龍。“
郭嘉也确實有這個資格說這種話,畢竟當今天下,如果隻論軍事方面的才能的話,郭嘉要是排第二,估計應該沒人敢跑出來說他能排第一。
郭嘉與諸葛亮的對決?呂布頓時來了興緻,突然還感到有些期待,前世不适有一句話叫做‘郭嘉不死,卧龍不出’嗎。
也不管他是真是假,既然有此機會,呂布還是相當想看看郭嘉和諸葛亮之間到底能擦出怎樣的火花來。
結合前世對諸葛亮的記憶以及很多所謂的專家和學者們對諸葛亮的評價,呂布笑着開口道。
“此人生姓謹慎,不善奇謀,不知奉孝有什麽辦法能讓我大軍渡過漢水, 兵臨襄陽城下。”
雖然前世那些所謂的專家和學者或許有些水……分,好吧,可能水的比例占的有些高, 但是曆史上陳壽曾經說過這麽一句話。
“然亮才,於治戎爲長,奇謀爲短,理民之幹,優於将略。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衆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衆,未能有克。”
簡單翻譯來就是說,諸葛亮善于治兵,而不善于奇謀;善于内政,而不善于打仗。如果對手是人傑,或者兵力遠多于自己,就沒有什麽辦法了。所以諸葛亮打了那麽多年的仗,一直沒有什麽收獲,更别說興複漢室了。
想來,既然陳壽能給出如此的評價, 應該多少會有些依據吧。
不過,不管他諸葛亮在軍事上的能力到底是強還是弱, 他諸葛亮到底善不善于奇謀,呂布對此都不是很在意。
奇謀之所以能奏效,在于敵方出錯。如果敵方戰術水平高超、不出錯,即使再“奇”的奇謀,也無法奏效。
畢竟此時自己在硬實力方面可是完全碾壓劉表,即便他諸葛亮在軍事上真的擁有足以匹敵郭嘉的能力,有郭嘉在,最多也就是你識破我的計謀,我識破你的計謀,然後大家拿擺在明面上的實力硬剛而已。
這麽一想,呂布反而放下心來,好像并沒有什麽知道擔心的嘛。
但是在諸葛亮不投入到自己的麾下,反而去幫助自己的對手,呂布還是挺在意的,畢竟像諸葛亮這種做事大包大攬,什麽事情都親力親爲,并且還有能力把事情做好的手下,誰不喜歡。
最重要的是,他還很忠誠,這種手下,即便他能力不是很出衆,也特别讨上司喜歡。
當然,至于前世網絡上也有人提到過的權臣這一說法,呂布并不怎麽在意。
或許如果當初北伐成功,蜀漢一統天下之後,諸葛亮真的會成爲一個如司馬懿一般的權臣,呂布也不擔心。
畢竟他早就想過改掉這種容易出現權臣的官職體系,而且心中也早已想好了怎麽改,所以他并不擔心會出現這種問題。
郭嘉沉吟片刻之後,道:“既然此人生姓謹慎,必然會在漢水之上大做文章,而我軍又無水軍,想要渡過漢水恐怕不是那麽容易,既然如此,那我們也隻能從其他方面入手了。”
“方才主公說這諸葛孔明投入了劉琦的府中,嘉聽聞劉表另有一子,名爲劉琮?”
聽到此處,呂布便明白郭嘉的意思了。劉琮雖然是劉表的次子,但是此子卻娶了蔡氏的侄女爲妻,所以深受蔡夫人的寵愛。
既然有諸葛亮在,自己無法渡過漢水,那麽就想辦法把他弄走好了。
隻要自己渡過了漢水,他諸葛亮就算是有通天的本事,以荊州現有的實力,恐怕他也無力回天了。
呂布大笑一聲,道:“不愧是郭奉孝,短短時間内便能想出如此妙計,真不愧爲吾之子房。”
郭嘉見呂布已經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便繼續說道:“哪裏,主公過獎了。”
“此計雖然能輕易讓那諸葛亮離開襄陽,但是想要渡過漢水,還是要先擊潰那兩萬荊州水軍。”
“然訓練一支水軍所需時日太長,主公可收攏這一帶的在水上讨生活的水賊,這些人個個都是水上好手,兇悍異常,隻需稍作整編便可成軍。”
說到這,頓了頓,郭嘉伸手指着江面,道:“屆時,主公可将船隻裝滿砂石,在這漢水之上架一座浮橋,以鐵索相連。”
聽到用鐵索相連這幾個字,就讓呂布想起了前世那流傳千古的赤壁之戰,如果不是對郭嘉知根知底,他還真有些懷疑郭嘉是不是劉表派來專門坑自己的。
呂布忍不住開口打斷了郭嘉的話,問道:“假如敵軍在我軍渡江之際大舉來攻,我軍又無水軍,對方用火攻的話,我們豈不是死傷慘重?”
郭嘉嘴角一揚,臉上帶着自信的笑容,緩緩的說道:“主公莫急,嘉隻是說要架浮橋,但是并沒有說我們要用這座浮橋來渡江啊。”
聽聞此話,呂布的心中充滿了疑惑,那還架這浮橋用來幹嘛?
不過,疑惑歸疑惑,呂布也并沒有問出不渡江架浮橋幹嘛這種無知的話,他知道郭嘉接下來肯定會爲他講解的。
郭嘉也不賣關子,繼續說道:“待浮橋架好之後,我們便作勢渡江,誘張允率軍來攻。”
“屆時隻需在上遊盡放火船,前有鐵索浮橋橫江,後有順溜而下的火船,他張允就是想敗的體面一點恐怕都很難。”
即使是呂布已經能夠做到喜怒不形于色了,此刻,臉上也不禁露出了一抹驚色。
不愧是被稱之爲‘鬼才’的郭嘉啊,令自己頭疼了好一段時間的漢水和諸葛亮,就這麽三言兩語的就可以解決了?呂布感到有些難以置信,果然,能夠名留青史的人,都不是什麽簡單的貨色。
确實,如果真如郭嘉所說的那樣,别說敗的體面一點了,到時候他張允就算帶再多人馬來,估計都會全軍覆沒。
不過,這所有的設想都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張允會任由他呂布在這漢水之上架浮橋,不會提前過來破壞,并且,在浮橋建造完畢之後,他還會很配合的在那個時候領軍前來。
雖然對方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鬼才郭嘉,但呂布也不可能盲目的去迷信名聲這種東西,畢竟他目前也隻有這點家底,由不得他不慎重。
思來想去,沉吟了片刻之後,呂布不由開口問道:“奉孝怎知張允不會在我等架浮橋之時便率軍前來破壞,他會放任我等把浮橋架成嗎?”
郭嘉笑道:“如果是生姓謹慎的諸葛亮,或許不會給我等任何機會。”
“但是張允此人不同,張允雖然能力一般,但也并非是不通兵法之人。在我等架設浮橋之際前來破壞,對我軍所能造成的損失可以說微乎其微。”
“如今蔡瑁還在主公手上,張允難得的頂替了蔡瑁的位置獨領大權,所以,他一定會抓住這次表現的機會,以一場大勝來向劉表證明他比蔡瑁更适合這個位置。”
“同樣,這也是他徹底頂替蔡瑁,成爲荊州新貴的唯一一次機會,所以他絕對不會輕易放棄,如果錯過這次機會,将來在蔡瑁回歸荊州之後,他将永遠屈居于蔡瑁之下。”
郭嘉嘴角一揚,臉上帶着自信的笑容,道:“對手是張允這種志大才疏之人的話,嘉料定他一定會讓我等把浮橋架完,随後依仗水軍之利,在我等半渡之際,一舉大破我軍。”
聽到此處,呂布不由爲郭嘉對人姓的了解所驚歎,換成自己是張允的話,可能也會想抓住這個機會好好表現一下吧。
确實,在明知道對方沒有水軍的情況下,換成自己,也會放心大膽的任由對方去架什麽浮橋。
看來以後自己得小心一點,還真不能小瞧這些古人,以這些人的智慧,一不小心被人家玩死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麽死的。
此時呂布的麾下,雖說沒有猛将如雲、謀臣如雨,但也算的上是人才濟濟了,呂布深吸了一口,壓下了心中驚歎,臉上帶着贊賞的笑容看着郭嘉。
“待明日,本将便升帳召集衆将好好商議一番此事,到時就由奉孝你,爲他們講解一番吧。”
“遵命!”
郭嘉微微一笑,并沒有任何的不滿或者不愉,反而是帶着贊賞的笑意,在郭嘉看來,一位明主,絕對不能偏聽偏信,隻有這樣,才是真正的明主。
呂布大笑一聲,對着郭嘉道:“奉孝真乃吾之子房,我有奉孝在,何愁大業不成。”
郭嘉笑道:“主公過獎了,以主公的雄才偉略和愛民如子,即便沒有嘉,平定天下也不過是早晚的事情,此乃天命所趨。”
郭嘉此言也并非是什麽奉承的話,觀天下諸侯,能如此愛民如子的也隻有呂布了,就連曹操也要遜色幾分。
雖然曹操對自己治下的百姓所實施的是同呂布一樣的政策,但他在第一次攻打徐州之時,所屠殺的那些普通百姓,怕是一個他這輩子都無法抹去的污點。
其他諸侯就更不用提了,他們不去禍害百姓,百姓就已經要燒高香了。
至于劉備,此人雖然天天把愛民挂在嘴邊,但其在徐州之時,該收的賦稅一點不少,隻是偶爾施點小恩小惠,用來拉攏人心罷了。
所以在郭嘉看來,即使他郭嘉不來投奔呂布,也會有其他人來投奔呂布這種真正愛民如子的人。
别的暫且不說,就單說如今的關中,如果此時有人攻打關中的話,以呂布在關中的聲望,隻需登高一呼,關中百姓絕對會奮起反抗,全民皆兵。
至于呂布那些所謂的‘殘害忠良’的名聲,雖然動不動就抄家滅門确實有些殘暴了一點,但那不過是一些排除異己的政治手段而已。
郭嘉乃寒門出生,他隻看最本質的東西,一個愛民如子的人,即使再怎麽殘暴,也殘暴不到哪去。
至于挾持天子,意圖謀反之類的,在郭嘉看來,漢室的江山不也是從大秦的手中奪過來的嗎?
如今大漢既然已經氣數已盡,換其他人取而代之又有何不可,史記中有句話說的好,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郭嘉這番話呂布聽着還是非常舒服的,畢竟能得到鬼才郭嘉的認可,還是挺令人自豪的。
愛民如子這句話他還是能欣然接受的,雖然他是抱着收盡天下美女,享盡齊人之福的目的去争霸天下的,但是他前世畢竟也是個社會底層的升鬥小民,普通百姓的辛酸他還是非常清楚的。
更别提這亂世之中的普通百姓了,所以在他自己享福的時候,他也不介意順便讓這些普通百姓的生活過的更好一點。
雖然呂布不是什麽好人,但是真要讓他去無緣無故的禍害這些淳樸的普通百姓,他還真做不出來。
當然,前提是在和他的利益沒有沖突的情況下,如果有需要的話,那就另說了。
至于郭嘉口中所謂的雄才偉略其中有多少水分,恐怕也隻有他自己心裏清楚了。
想到自己在出武關之時遇到的那一群一群拖家帶口前往關中避難的百姓,呂布不由輕歎一聲。
“奉孝,你知道我看到那些流離失所,舉家遷往關中的百姓們是什麽樣的感受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