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徹底完了。”
許安看着鷹狼衛送來的密信,搖頭歎道。
洛陽城環衛四塞,雄關林立,形勢險固,有八關防守,隻要兵力充足,幾乎是不可能失陷的地方,尤其是在雙方兵力幾乎對等的情況之下。
太谷關之戰,董卓麾下有四萬軍兵,孫堅麾下也不過隻多出了一萬多人,攻城守城自然是不能等同。
雖說董卓麾下騎軍衆多,強于野戰,但是防守一方占據地利,按理來說太谷關絕不會破。
太谷關雖然不如虎牢、函谷兩關險峻,但也并非是什麽普通的關卡,也稱得上險要之地。
但偏偏董卓帶領大軍就是被孫堅強行攻克了太谷關,甚至于在後續的野戰,竟然也被孫堅擊破。
要知道孫堅可并沒有黃巾軍内那種威力巨大的抛石機,但是四萬的大軍,卻連七日都沒有堅持下來,便被孫堅帶兵攻克。
兵威進洛,也讓孫堅徹底的踩在了董卓了頭上,揚名于天下。
十數萬關東聯軍止步關東,唯有孫堅一人帶領豫州軍,一路北上,連戰連捷,大敗董卓,克服舊都。
孫堅增設食邑至萬戶,比昔日平定了黃巾之亂的皇甫嵩的八千戶食邑還要多出兩千戶。
萬戶侯,這等榮耀,已經是多年未見之事。
劉邦立漢之時,萬戶侯者不過隻有三人。
曹參早年便跟随劉邦起兵,四處征讨,居功甚偉。劉邦一統天下後,封侯“一萬零六百三十戶“。
蕭何,先是被封賞了八千戶,之後又增添了兩千戶,而同樣是早年跟随劉邦的周***初被封八千一百八十戶,立功之後又加封兩千戶達到了萬戶。
雖說今時不同往日,但曆史上能獲封萬戶者,無一不是當時顯赫一時之輩。
孫堅被晉封爲萬戶侯,這等榮耀,已經完全是超過了皇甫嵩、盧植、朱儁三人。
如今的孫堅,聲威已經是遠超董卓。
從原先的豫州刺史晉封爲豫州牧,授假節,晉封爲萬戶侯,如此尊榮天下無人可以與之比肩。
若非是孫堅資曆不夠,恐怕現在已經是登上了三公之位。
許安合上了書信,董卓敗的太快了,不過好的一點是,許安還是成功從董卓那裏拿到了尾款。
就在太谷關之戰的前半個月,董卓交付了最後一批糧草進入了河東郡。
許安也完成了承諾,出兵侵占了冀州的一部分城池。
不過實際上許安并不是因爲董卓所答應的糧草供給才選擇派兵侵攻冀州,更多的是因爲如今在冀州叛亂的麹義。
麹義于巨鹿郡騎兵反叛,韓馥不得已聚集軍兵讨伐麹義,卻是被麹義領兵擊破。
現在袁紹領兵回援,韓馥事事依靠袁紹,以州牧之尊而事袁紹。
這對黃巾軍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許安授意顔良、文醜兩人繼續進軍,八月末時,顔良、文醜兩人已經是攻克了中山國的治所盧奴。
與此同時,于毒也派兵兵出井陉關,擊破了常山國的蒲吾和靈壽兩城。
至此常山國大部分地區實際上已經是被黃巾軍所控制。
常山、中山兩國,韓馥能控制的區域,也因此縮小到一個極爲有限的地區。
常山國韓馥尚能控制的隻是東南部分,共有七城,東北、西面,還有西南,五處城邑,還有太行山地區都被黃巾軍所控制。
中山國南部如今還在韓馥的控制下,這些地方其實黃巾軍完全有實力拿下,但是因爲其大部分都處于平原地帶,拿下也無法發展,隻能增耗錢糧,增加負擔,因此黃巾軍隻是攻克了中山國的治所侯,便沒有再提兵南下。
顔良、文醜兩人如今駐軍原中山國治所盧奴,而原本應當守備居庸關的郝昭也被許安重新安排到了盧奴。
現在的劉虞根本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管代郡、上谷郡的事情。
公孫瓒擁兵自重,和劉虞多有摩擦,屢有頂撞之舉。
如今幽州暗地裏風雲湧動,劉虞和公孫瓒已經漸漸生出了真火。
公孫瓒招兵買馬,蓄養軍兵,放任部曲侵擾百姓。
劉虞身爲州牧,自然是不能容忍公孫瓒的行徑,兩人之間逐漸出現了矛盾。
三郡烏桓歸順于劉虞,劉虞準備賞賜給三郡烏桓的财物,也多次被公孫瓒搶奪,劉虞沒有辦法制止,于是上報朝廷訴說公孫瓒掠奪百姓的罪行。
公孫瓒也上表告發劉虞辦事不利,兩人相互指責,奏章送到陳都。
但是劉協也并沒有太好的辦法,對于兩人,劉協自然是更相信劉虞,于是在劉寵的建議下。
劉協下诏懲戒了一下公孫瓒,削去了其一部分食邑,并責令其不允許在劫掠百姓。
公孫瓒因此更爲仇恨劉虞,現在的幽州實際上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
郝昭到達盧奴之後,立即便指揮着軍卒,興建防禦,大肆動工。
按照許攸的計劃,到時候将會以盧奴城爲核心,太行山脈和中山北部六城爲輔,構建起一道堅固的防線。
等到防線完全構成,屆時中山國北部七城也将會成爲鐵桶一塊,漢軍若是想要重新收複中山,起碼要拿上兩倍的人命填進這道防線,才能重新收複失地。
本來許安是計劃讓郝昭進入講武堂,但是後面征召郝昭過來之後,卻發現講武堂教授的東西,郝昭基本都已經掌握了。
所以在講武堂學習了兩個月的時間,除了許安親自授課的時候,郝昭去學堂聽課外,基本的時間基本都沒有怎麽去上課,而是在藏書閣閱覽其他名家寫成的兵書。
郝昭天資聰穎,甚至對于一些經典,隻是翻閱數遍,便能記下。
許安看到郝昭在講武堂的表現,也知道現在的講武堂課程實際上對于郝昭來說提升有限。
現在的講武堂主要是教授基礎的統兵之法,還有一些進階,适合是龔都、何曼這類從未沒有見過兵書,從沒有系統性學習過統兵方法的将校。
而諸如郝昭、張遼等人他們從小接收的教育,就是領兵打仗,學習的就是兵法。
所以許安權衡利弊之後,讓郝昭從講武堂直接畢業,将郝昭打發去了盧奴,協助顔良、文醜兩人守城。
畢竟顔良、文醜兩人雖然算是一流的将領,但是他們擅長的是進攻,野戰,而非是守城,防禦。
有郝昭雖然年歲不大,但是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曆練,已經是算得上一名合格的軍官了,作爲輔助還是綽綽有餘。
許安站起身來,庭院之中的大樹隻有稀疏的幾片樹葉還頑強的停留在枝丫之上,不願意落于土地之上。
深秋已過,馬上就要到冬日了。
太平道領内的轄地也已經盡數完成了秋收,或許真是太平道順天應時,今年歸屬在太平道下的十二處郡國盡皆是風調雨順。
而在漢地,各式各樣的災荒卻還未有斷絕,與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不過實際上隻有許安清楚,這到底是爲什麽。
其實自許安入住并州之後,便一直在興修水利工程,興修基礎設施。
許安改進了大量的農具,諸如曲轅犁、水車,等等一系列的用具。
漢時的農具實際上都已經頗爲節省人力,比較先進了,但由于經濟的原因,在普通的農戶之中實際上還是沒有普及。
這是許安下令鷹狼衛收集的情報之一。
因爲鷹狼衛,也讓許安對這個時代的農業有了一定的了解。
現在的并州人口充足,許安在鼓勵開墾荒地,擴大耕種面積的同時,放緩了武備的制作,讓工匠大量的制作農具,以此提高生産力。
逐步的推行的精耕細作,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糧食的畝産量。
正是因爲這些基礎設施,還有水利工程,才使得災害并不明顯,大部分的地方既沒有爆發水害,也沒有因爲幹旱而損失莊稼。
今年絕對算的上是一個豐收之年,爲了促進軍民團結,許安甚至在安排了軍屯收糧結束之後,還讓暫時沒有事做的屯田兵,去幫助周邊的屯田區和聚集區一起收糧。
董卓給的兩千萬錢,就用在這一用途之中。
許安沒有讓麾下的軍卒無償去做這些,而是選擇自願報名的,給與一定的賞金。
畢竟雖然宣傳是軍民一家,但是許安卻也不能讓麾下的軍卒無償幫助。
自願是一回事,但是強迫又是一回事。
鼓勵軍隊幫助民衆,軍隊自發的在平時幫助民衆,确實有利于軍民相融。
但是強迫軍隊幫助民衆以此收邀民心,卻是得不償失,非常容易在軍中形成逆反的情緒。
如此以來,幾乎等同于驅使士兵充作奴仆,還容易在軍中形成上級肆意驅使下級之風。
現在許安正努力的提高軍人的地位,還有就是改進軍人的形象。
軍隊應當是人民的軍隊。
民衆看到軍隊第一感覺應當是安全,而不應該是畏懼。
而民衆也應當尊敬軍人,不應當去歧視軍人。
如今還是漢時,這個時候的募兵、郡國兵、軍卒基本都是良家子,或者是家世清白、并無作奸犯科之人,因此實際上地位還算較高。
雖說現在各地開放募兵之權,也使得不少品行低劣的人加入了軍中,導緻軍紀惡化。
最典型的便是董卓麾下的部曲,董卓軍中吸納了大量的羌人,加上其縱容麾下的軍兵,軍紀敗壞,已是惹得天怒人怨。
不過現在軍紀敗壞到如此地步,擅殺百姓,視平民如豚犬的還隻是個别。
現在并非是充軍盛行,理學大盛的宋明時期。
漢時其實對于文武并沒有分的太過詳細。
現在也并沒有“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乃好兒,此豈得爲好兒耶”這樣的話。
軍卒也不叫丘八,武将也不需要對着文官垂首聽令。
盧植雖然是經學大家,可稱大儒,但是其也能提刀上馬,領軍打仗,他做過中郎将,也曾進過尚書台。
皇甫嵩、朱儁也和盧植一樣,都曾被漢靈帝拜爲中郎将,雖然兩人沒進過尚書台,但是後面也做了議郎、做了光祿大夫。
此時的大漢尚武之風依舊盛行,遊俠之風也未曾斷絕。
這是一個還算不錯的時代,一個還沒有讓人性徹底的扭曲的時代。
有太平道作爲基礎,要想扭轉人們的思想,并非是極爲困難的事情。
秋去東來,又是一年年關将近。
這是許安最初入主并州的時間,已是過去了整整兩年有餘。
距離四州黃巾進入并州,也已經是過去了一年的時間了。
這一年間,四州黃巾按照許安和閻忠等人經過了無數次商議,推翻、修改,最後制定下來的計劃最終成功安定了下來。
期間雖然經曆了重重的困難,但是都被一一化解。
以工代赈,使得四州遷徙過來的民衆得到必要的收入和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獲取了一定的錢财,也讓農民在農閑的時間多增添了一分收入。
而這一舉動,也讓許安收獲了一大波民心。
因爲修路搭橋這些事情本是徭役,并沒有半分工錢的徭役,若是延誤,還要被監工責罰,每日吃不飽,穿不暖,哪裏還有什麽工錢可拿。
所以這些前來務工的民衆積極非常,完全不需要負責管理的黃巾軍軍官多說什麽。
并州的道路,還有公共設施因此得到了修繕,比之許安當初剛入并州之時,不知道要好了多少倍。
黃巾軍查抄了大量世家豪強的錢财,大部分世家豪強的塢堡在配重投石機之下完全就是不堪一擊,隻有少數的塢堡地勢不好,無法展開,沒有被配重投石機所打擊。
不過那些塢堡逃過了配重投石機,逃過了黃巾軍的正規軍,卻沒有逃過鷹狼衛和六扇門。
河東郡平定,更是讓許安又得到了一筆巨财。
河東郡世家豪強的财富,遠勝過昔日的并州,就算河東郡的豪強提前轉移了不少的資财,但是留下的資财還是讓許安一夜暴富。
以工代赈的工錢完全綽綽有餘,而糧食收到了董卓運來的軍糧後,更是豐足了不少。
結餘的工錢,不僅改善了黃巾軍治下普通民衆的生活,還使得黃巾軍轄地内經濟複蘇的越加的快速了。
一些機敏的百姓,也是抓住了時機,做起了貨郎,遊走在鄉亭聚落、各處的屯田兜售東西。
商隊遊走在官道之上,現在的并州終于不再是如同當初許安剛入主并州那般,沒有多少的人氣了。
失去了世家和豪強的并州,再度煥發出了活力。
事實證明,沒有那些高高在上世家,沒有那些橫行鄉亭豪強,沒有原來的那些官商勾結商賈,社會依舊會運轉,而且是良好的運轉下去。
物質财富的創造者是民衆,而不是那些世家,那些豪強,更不是那些商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