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内部的權力鬥争已經進入了最後的階段。
須蔔骨都候已經在這場交鋒中重新取得了上風,大部分的部族都已經臣服在了他的腳下。
他已經開始想着,自己接任匈奴單于後,振興匈奴,重現匈奴昔日榮光的時刻。
隻是須蔔骨都候并沒有察覺到,就在匈奴的周邊,就在匈奴的四方,一場針對匈奴的巨大風暴正在醞釀之中。
中平五年(188年),二月中旬。
涼州北地郡,已經集結起了四萬多名騎兵。
這四萬多人,有九千人是王國、韓遂、馬騰三人麾下的精銳漢騎。
其餘三萬餘人,則是各部的羌人騎兵,雖然他們人多勢衆,但涼州的底子是太過于薄弱,就算占據了整個涼州,也無法讓王國等人将麾下的軍卒全部武裝起來。
甚至于他們的嫡系部隊,都沒有辦法做到人盡披甲,皆持強弓。
大部分的羌人騎兵,還是隻有輕飄飄的軟弓在手,所依靠的也隻有精湛的騎術還有人多勢衆。
不過他們對付普通的匈奴騎兵倒是夠了。
而且有九千多名衣甲俱全的精銳漢騎壓陣,更是無懼匈奴。
另一方面,許安也是徹底的下了血本。
骁騎營、銳士營,共計一萬三千餘人,全部北上駐紮于雁門郡。
河東郡的防務任務被許安交給了張燕,張燕接替了徐晃的職責,成爲了河東郡黃巾軍的主将。
而徐晃則是作爲雁門郡黃巾軍的主将,統領、骁騎營、銳士營兩部。
龔都、呂布兩将作爲副手。
白袍軍、陷陣營、武卒營、黃天使者,共計一萬三千餘人。
在西河郡集結,這支軍隊,由許安親自統領。
李德、高順、何曼、白饒、宋憲、魏續大量的黃巾軍将校皆是都在其中。
骁騎營如今已經擴張到了七千人的規模,而駐紮在西河郡的四千白袍軍也被許安培養成了騎兵部曲。
西河郡的郡兵大多都會騎馬,而且騎術都頗爲精湛。
許安權衡利弊後,還是決定付出一部分的錢糧還培養白袍軍。
黃巾軍唯一的一支騎兵部曲骁騎營,是由呂布統領。
第一個原因,便是不能讓骁騎營有一家獨大的趨勢,否則的話,呂布有可能認爲許安離不開骁騎營,從而産生驕縱之心。
第二個原因,兩隻同樣的部曲,可以相互比較,有了比較,有了競争,才能使其進步,不至于固步自封。
這一點,在黃巾軍的武卒營和銳士營中得到了非常好的體現。
武卒營和銳士營,都是優勝劣汰,若是考核不合格,便會降至下一級。
武卒降級爲銳士,銳士降級爲普通的軍士。
最後一個原因,便是許安現階段确實是非常需要騎兵。
漢帝國内部的動蕩暫時較小,主要都是集中在北地,而不是中原腹地。
劉宏未死,漢室雖然衰微,但餘威尚在。
還不到後世董卓入京後,漢室天子威儀掃地,被直接當成傀儡。
往冀州、司隸擴張十分不現實。
而大亂将起,許安也需要先拔除北地的危險,讓黃巾軍的軍力不至于如同現在一般分散。
而這個威脅,就來自于北方的南匈奴部。
南匈奴部主要集中在雲中、五原、朔方三郡、還有西河郡、上郡長城以北的地區。
攻滅了匈奴,許安能得到急需的糧草、急需的錢财,大量的牲畜。
這些牲畜,可以用來食用,可以用來培育,還可以用來提高耕種的效率。
還有……
黃巾軍目前急需的人力。
并州的工匠頗多,戰争的潛力也比較大,但是很大程度上制約黃巾軍武備打制,便是原材料的缺乏。
鐵礦稀少,雖然太行、太嶽等山中,還有各地有不少的鐵礦。
但是黃巾軍治下的人實在是過于稀少,百萬人口聽起來多,但分布在并州各地,隻能用四個字來形容——地廣人稀。
而且許安也不想普通的農戶變成礦工,去開采鐵礦。
礦山的工作,死亡率頗高,并州、河東甚至現在都有來不及耕種的田地。
這個時代,開采的工藝實在是過于簡陋,雖然後世礦山開采技術較爲成熟,大大降低了死傷率,但是許安對采礦一行從未有過研究,所以也沒有什麽好辦法來抑制人員傷亡。
所以許安将目光投向了本來就有仇恨的南匈奴部。
既然南匈奴部揮起了他們的屠刀,那麽他們也應該要做好承擔一切後果的準備。
西河郡的百姓,不能就此枉死!
而要攻滅匈奴,就需要在廣闊的草原上作戰,所以許安需要大量的騎兵,來使得自己能達成這個目标。
整個并州所有可以使用的戰馬,幾乎都被許安集結了起來。
在閻忠的安排下,大量的民夫被征調了起來,運送糧草的車輛如同河流一般流向北方。
整個并州所有可以使用的戰馬,幾乎都集結在了雁門、西河兩郡。
而在并州的百姓知曉了黃巾軍準備出塞,北伐匈奴的行動,更是沒有人不擁護。
在黃巾軍前往雁門、西河兩郡的邊境時,他們受到了沿路百姓無比隆重的歡迎。
鷹狼衛的缇騎也是晝夜不息,嚴防死守消息的外洩。
若是匈奴過早得知了消息,隻怕是會讓黃巾軍所遭受的壓力大增。
而在北方,烏桓王難樓親率烏桓騎兵三萬餘騎從上谷郡出發,按照和許安商議好的計劃,往陰山方向靠攏,截取匈奴的後路。
須蔔骨都候和南匈奴的貴族沒有一人想到,就在短短年許時間,還缺少騎兵無法追擊的黃巾軍,在暗地裏已經謀劃如此恐怖的計劃。
截至二月二十五日,距離出兵的時間,隻有數日的時間了。
許安四面張網的計劃,也是已經初步形成了。
北面是上谷郡烏桓大人難樓帶領的三萬餘名烏桓騎兵。
西面是由王國、韓遂、馬騰三人共同派出的聯軍,共計四萬名騎兵。
東面是都護将軍徐晃領導的雁門黃巾軍,共計一萬三千餘人。
南面是由許安親自統領的西河郡黃巾軍,共計一萬三千餘人。
對于南匈奴部一戰,共計出動軍卒有近十萬人。
四面張網,同擊匈奴。
甚至于那些在匈奴勢力影響最外圍的部族,在看到了烏桓和涼州的大軍到來之時,不僅沒有傳遞給匈奴人的意思,反而還加入了他們的隊伍。
趁火打劫,依附強者,對他們來說再正常不過。
弱肉強食,優勝劣汰,這是草原上的法則!
猛虎已經露出了鋒利的獠牙,而作爲獵物的南匈奴部,他們的“撐犁孤塗單于”之位卻依舊空置,還沒有人去繼承。
須蔔骨都候還在排除最後的異己,他對即将到來的威脅渾然不覺。
他舉起的屠刀,揮向的卻是自己的同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