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兵大典将在皇宮的平樂觀舉行,平樂觀前修建一座高大的講武壇,上立高達十丈的十二重五彩華蓋,此處乃是天子劉宏臨視三軍的地方。
另一方面在講武台的東南,又爲大将軍何進也修了一座略小一些的武壇,上立九丈的九重華蓋,以示統帥的威儀。
此時雖然典禮暫未開始,但平樂觀内外已經站滿了守衛的兵丁。
講武壇上下皆是站滿了持銳披堅的漢軍甲士,文武百官也已經盡皆來到平樂觀參禮。
在皇宮之外,步騎三軍共計有兩萬餘人,皆是排列着軍陣,嚴陣以待,穩穩的站立着,不見絲毫的響動。
西園禁軍編練入伍的軍卒,幾乎皆是各軍中的精銳,良家子,還有洛陽城中貴族的子弟,雖然并未操練許久,但已有強軍風範。
隻看其武備,西園禁軍絕對是整個漢帝國武備最爲精良的軍隊。
曹操此時躊躇滿志,頂盔掼甲站在陣列之前,夏侯惇、夏侯淵兩人随侍其後。
相比于曹操春風得意,袁紹的臉色卻是難堪了不少,耀兵大典在即,但其臉色卻頗有些憤怒。
曹操偷眼看了一眼,卻不知道袁紹爲何憤怒,他此前早已經得知自己将要被封爲爲典軍校尉,而袁紹被封爲中軍校尉,那可是僅次于上軍校尉的官銜。
注意到曹操的眼神,袁紹有心想和曹操言語,但平樂觀外卻是已經響起了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
“萬歲!!!”
皇宮外數萬軍卒齊聲高呼,喊聲響徹行雲,也迫使袁紹放棄了和曹操交談一番的想法。
皇帝的車架已經來了。
天子劉宏雙手按持着車架的扶手,張讓、趙忠兩人
“以蹇碩爲上軍校尉,袁紹爲中軍校尉,鮑鴻爲下軍校尉,曹操爲典軍校尉,夏牟爲左校尉,淳于瓊爲右校尉,趙融爲助軍左校尉,馮芳爲助軍右校尉。”
步兵、騎士數萬人在皇宮前結陣爲營,
盔上插着翎羽,身披重甲的羽林騎,手持馬槊,護衛在皇帝的車架周圍,又有披堅持銳的禁軍步兵在旁。
劉宏一身戎裝,腰挂漢劍,身後張讓、趙忠皆是同樣身披甲胄,按佩寶劍。
六匹毛發顔色不一的牽引着華貴威嚴的車架緩緩向前,劉宏站在車架之上,将目光投向車架兩側列陣而迎的西園禁軍。
兩側的陣列之中所有的軍卒,皆是激動向着他們的皇帝投向最高的敬意,山呼萬歲以響應。
有天子降兵事,可以威臨四方!
車架之上,便是漢帝國的皇帝,大漢的天子,天下的共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曹操擡頭看向高大的講武台,大漢的皇帝劉宏已經在震耳欲聾的“萬歲”聲中,登上了講武台。
劉宏親自登壇臨軍激勵将士保衛疆土,并誦讀《太公六韬》之文。
太尉崔烈手捧策文朗聲宣讀着冊封的名單。
“以蹇碩爲上軍校尉,袁紹爲中軍校尉,鮑鴻爲下軍校尉,曹操爲典軍校尉,夏牟爲左校尉,淳于瓊爲右校尉,趙融爲助軍左校尉,馮芳爲助軍右校尉。”
曹操的面色也漸漸的陰沉下來,他終于知道了爲什麽袁紹等人的面色如此的難堪。
當初曹操在洛陽任北部尉,可是下令打死了蹇碩的叔父。
現在這蹇碩卻成了他的頂頭上司,更讓曹操不舒服的是,這蹇碩還是一個閹人。
劉宏自稱“無上将軍”,又任衛尉董重爲骠騎将軍!
衛尉董重是董太後的侄子,和劉宏乃是表兄弟的關系。
曹操雖然不忿,但是登上講武台後,還是控制了自己的面部表情,隻是袁紹終究是年輕氣盛些,亦或是絲毫不懼蹇碩,面色依舊是有些陰沉。
隻是天子劉宏此時正值興頭,好似并沒有注意袁紹的神色。
曹操等人跟随着劉宏站立在高大的講武台上,台下由數萬軍卒組成的軍陣,還有文武百官,皆被其盡收眼底。
見到劉宏露面,兩萬餘西園的禁軍皆是高舉着手中兵刃,向着劉宏山呼着“萬歲”。
望着底下黑壓壓幾乎一眼望不到邊,威武不凡的軍卒方陣,一時間曹操竟有些失神。
大漢的文武百官,武将軍卒皆臣服講武台下。
雖然曹操知道他們所爲之歡呼的并不是自己,而是劉宏,但心中也是第一次泛起一絲别樣的情緒。
“這就是萬人之上的感覺嗎?”
曹操聽着耳旁那振聾發聩的“萬勝”緻勝,定定的看着講武台下,眼神慢慢的清明的起來。
袁紹似乎心有所感,偏頭看向身旁的曹操,他感覺身旁摯友,似乎有了一些變化。
劉宏轉過身來,對着一旁的太尉崔烈吩咐道:“涼、并兩州叛亂不休,刺史身亡,我已決定州牧人選。”
“涼州牧由張則擔任,并州牧由丁原擔任,太仆黃琬爲豫州牧。”
“益州刺史儉在益州大事聚斂,貪婪成風,緝捕入獄,以太常劉焉代之。”
“諾。”
崔烈聽到劉宏終于定下了州牧的人選,也是松了一口氣。
張則和丁原二人皆是頗有勇略,可以升任。
張則曾任護羌校尉、扶風太守,又往桂陽剿平盜賊有功。之後巴郡闆叛亂,張則再任降集校尉,平叛有功,委任其鎮守漢中。
丁原出身在貧寒之家,有謀略,有武勇,善騎射,爲南縣吏,受使不辭難,有警急,追寇虜,辄在其前。
“再封皇甫嵩爲左将軍,督領前将軍董卓,各率兩萬軍士以拒涼州之敵。”
“命丁原屯兵河東郡,征召士兵,擇時進取并州。”
“諾。”
崔烈再應諾,劉宏的安排可謂是非常的之妥當,所以他也并沒有出言反對。
“萬歲!!!”
更大的呼喊聲傳來。
劉宏意氣風發,白皙的臉上也帶上了一絲笑容,回頭看向衆人言道:“朕有此強兵,何愁四海不平?”
曹操看着劉宏泛着病态的白皙面孔,又想到了涼、并兩州紛亂的情況。
匈奴叛亂,黃巾軍餘黨未滅,内陸民變不止,涼州羌亂未休。
但是……
大漢十三州的混亂,真會因爲這支西園禁軍的組建而平息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