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将領聞言,下意識如程大寶所說的那樣使兵器護上,卻見這小子手中的斧頭突然奔着自己腰部以下狂砍,欲收手回防,失了先機之下,哪裏還來得及,手忙腳亂中被尉遲小黑抓住時機,使手中竹節鋼鞭,狠狠擊打在這将領後背的鐵甲,将其擊得粉碎,隻見這吐蕃将領,大口噴血,落下馬背,程大寶迅速縱馬而上,複一斧結果其性命,将首級割下,卻是丢給尉遲小黑說道。
“哥們、這功算你的!”
尉遲小黑接住抛來的頭顱,旋即又丢了回去,大聲說道。
“誰稀罕這功,還是你拿去吧!”
程大寶再将頭顱抛還,嬉笑說道。
“這賊将本是你擊落馬下,怎地還和哥們這般客氣!”
二個小子将一顆頭顱在空中拋來拋去,嘴裏纏雜不清,使得于場中大戰的唐軍将領皆是大笑,一幹吐蕃将領,卻是被這等羞辱而大怒不已。
此戰從日頭戰至偏西,兩軍鳴金,又是休戰。
吐蕃主将噶爾.欽陵等與唐軍交戰的将領退回本陣後,控馬緩步于唐軍陣前,指名秦曉樂說話。
秦曉樂聞言,帶馬出陣,吐蕃和大唐兩位主将互施禮節後,噶爾.欽陵言道。
“秦将軍麾下猛将如雲,某家佩服,你我兩軍如是靠這等約戰的方式解決兩國争端,顯然并不能解決問題,秦将軍倚靠城池阻擋我軍,說實話,某家沒有突破唐軍的能力,但秦将軍也沒擊潰我軍的實力,與其這樣浪費時間,某家以爲,秦将軍不如将此情形禀報唐皇,不如兩國派使坐下達成某種協議,使其吐蕃與唐庭各守疆界,互不侵犯,此提議,徐将軍以爲如何。”
噶爾.欽陵大才,于兩軍對戰時便在考慮此事,想這等約戰,除了損兵折将,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長久下去,大唐如是喘過氣來,對吐蕃将大大不利,所以才上前,用這般言語與徐曉樂協商解決争端的方法。
其實,秦曉樂也在考慮如何擊潰吐蕃軍的計謀,想如果隻憑自己麾下數萬軍隊與吐蕃數十萬大軍展開決戰,無疑是以卵擊石,他唯有的方法便是倚仗城池,運用火炮等利器拒敵,以待朝廷的援兵。
想着前些日往朝廷請求援兵的奏折,至今沒有回音,秦曉樂隻得耐心等待。
如今,聽得噶爾.欽陵如此這般所說,徐曉樂審時度勢,答應吐蕃主将的提議,使兩軍暫時休戰,等待朝廷的旨意,再作打算。
唐軍于大非城呈報皇上的奏折,終于送達皇宮。
大唐皇宮武成殿,二聖召集群臣,商議秦曉樂請求朝廷援兵的奏報。
李治與武則天端坐金銮之上,獲悉秦曉樂率軍奪回大非城,解救薛仁貴殘部的喜訊,對這小子領軍的能力,甚感欣慰。
言及派出援兵一事,朝臣卻是争議頗多,有王方翼、許敬宗、楊繼興等主張維持西線戰事現狀,使秦曉樂率軍堅守大非城,尋機反擊吐蕃,因爲他們皆是認爲吐蕃軍不可能有數十萬大軍參戰,于此,許敬宗出列說道。
“啓禀二聖;臣以爲吐蕃号稱數十萬大軍乃虛妄之言,想吐蕃人口不過數百萬,何來這等數量的大軍,除非吐蕃國施行的是全民皆兵的國策,而即便吐蕃國全民皆兵,他們又哪裏來的那麽大經濟體量,一國之軍不隻是人員數量的優勢,其裝備、糧草、養軍的靡費,皆是考驗一國的實力,吐蕃沒有那麽大的國力,故、吐蕃軍充其量不過十萬之數,薛仁貴兵敗,敗在輕騎冒進,如今、徐曉樂收攏薛仁貴殘部後,其兵力應該也有六七萬,如是依托大非城據守,應該無慮,時日稍久,吐蕃軍定然會因補給等多種原因,自行退守鳥海。”
許敬宗話畢,有曾任安西都護,如今爲吏部尚書的裴行斂于金銮下言道。
“許大人所言有些道理,卻不盡然,吐蕃人口雖隻數百萬,然、該族群卻是民風彪悍,青壯皆可成軍,除卻軍隊裝備稍遜唐軍外,糧草、靡費多是靠燒殺搶掠而得,如今安西都護十八州被吐蕃占據,某種程度上,現在吐蕃軍隊糧草、靡費充足,如是靠兩軍對持來解決争端,不如與吐蕃暫時議和,使其退回烏海。”
說到此處,裴行斂稍作停頓,接着又道。
“二聖;薛仁貴兵敗并非全是輕騎冒進之故,卻是他不知作戰的地理态勢,此戰非是唐軍熟悉的西域,而是吐谷渾高原地帶,唐軍兵士并不适應高原的嚴寒和氣候多變,估計戰前便有不少兵士患上高山病,使軍心散亂,唐軍戰力大減,好在徐曉樂帶兵有方,所領的金吾衛軍士定然受過特殊的訓練,兵士體質能很快适應高原多變的氣候,所以,臣提議暫時議和,使唐軍疲憊之兵得以休整,有充足的時間适應高原作戰的要求,那時,可揮軍收回安西四鎮等被吐蕃占據的十八州方爲上策。”
裴行斂此說,正是切中要害,也是薛仁貴兵敗的主要原因之一,蓋因裴行斂知道高原作戰的兇險,安西都護職上時,他便知唐軍士兵于高原地帶,多有頭痛、眩暈和易疲勞的身體反應之狀,加之,高原地形複雜多變,後勤補給相當困難,如果不能及時破敵,被敵軍拖住,便有糧草斷絕,使大軍葬身高原的危險。
李治、武則天于金銮之上聞得許敬宗、裴行斂所說,覺得裴行斂之論,從軍事層面來講更具說服力,而許敬宗之言猜測的成分占了多數,且、許敬宗并不了解西域之地的民風民情和山川地貌,隻是憑着對吐蕃國表面的了解,說出此等話語,如是按照他的提議施行,使徐曉樂以現有之軍與吐蕃對持,萬一應了裴行斂所說,唐軍不善于高原作戰的弊病,或是因兵力不濟而丢了大非城,吐蕃軍趁勢占據鄯州,豈不使長安城又陷入被攻擊的危險境地。
殿上衆臣見二聖沉吟不語,有程咬金再是說道。
“皇上;如今局面,臣以爲裴大人的提議更能解當前的危局,想吐蕃不過蕞爾小國,憑借地形暫時得利,必然不會長久,待我軍适應高原氣候,可一鼓作氣收複失地,現如今,朝廷不如使河州、姚州守軍,作出往吐谷渾方向用兵的疑兵之勢,吸引大非城下吐蕃軍的注意,使其感受到被唐軍兩翼威脅之勢,屆時,以達到議和的目的。”
程咬金此爲老成持重的建議,而此建議最大的弊病是使大唐與吐蕃的緩沖地吐谷渾,徹底淪爲吐蕃的屬地。
李治和殿上諸多臣子自然也考慮到這個弊病,想着形勢如此,失去吐谷渾雖差強人意,尚能在接受的範圍,不得已,李治傳旨,使大唐河州、姚州駐軍往吐谷渾異動,使吏部尚書裴行斂爲議和使,往大非城與吐蕃談判。
金銮上,李治說道。
“裴愛卿與吐蕃議和,首要條件是吐蕃軍退至烏海一線,不得與大唐再起戰端,朝廷的底線是往西退守高昌,往西南退守河源一線,如達不成此議和條件,朕便是傾舉國之兵,誓要滅了吐蕃。”
話落,李治甚感身心疲憊,想自己此次對吐蕃用兵,除了欲收複安西四鎮,幫助吐谷渾複國外,還有切斷吐蕃與河西走廊之間聯系的戰略目的,使之唐軍能伺機進攻、征服吐蕃國。
大唐與吐蕃議和,不但毀了李治的精心布局,甚至破滅了唐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使整個長安城軍民皆陷入悲憤的氣氛中,整個大唐帝國爲之震動。
裴行斂領旨,攜随從前往大非城。
大非城下,吐蕃軍營中軍帳,有吐蕃國朝廷信史持密函呈報主将噶爾.欽陵。
噶爾.欽陵從密函中得知唐軍河州、姚州兩個方向的駐軍有往吐谷渾運動的迹象,這一驚當真非同小可,想唐軍如是占據吐谷渾,無疑會使他所率數十萬大軍面臨危險境地,這厮速吩咐軍中謀士噶爾.贊魯進帳商議對策。
噶爾.贊魯看過密函,稍加沉吟,摸着下巴上的胡須說道。
“大将軍不必憂慮,某家以爲此乃大唐的疑兵之計,如是大唐真欲出兵與我吐蕃決戰,絕不可能以區區兩州的駐軍行之,大唐的真實目的是議和,若屬下所料不差,近日定有唐庭官員于大非城與将軍相見,言談議和之事,當然、我軍以不能任唐軍異動而無相應之策,不如使五萬之軍布防吐谷渾一線,以作萬全之策。”
噶爾.欽陵聞言,點頭認可謀士所說,軍中傳令麾下得力将領尼雅.旺率五萬軍布防吐谷渾一線,嚴令這厮約束部隊,休得擅自與唐軍開啓戰端,以免壞了吐蕃的整個戰略目的。
尼雅.旺領令,率軍偷偷離開大營,卻使吐蕃營中的軍帳沒有絲毫減少,不過是爲遮掩徐曉樂所率唐軍的眼目罷了,然、如此大規模的部隊運動,又如何能做到不留一絲痕迹。
秦曉樂于大非城中得甲頭兒麾下斥候禀報吐蕃軍調動的情況,于地圖前思索吐蕃軍的目的何在,卻是得麾下侍衛禀報有朝廷吏部尚書裴行斂求見。
将裴行斂一行引進堂中,各自見禮完畢,裴行斂取出皇上的聖旨遞給秦曉樂,随後微笑說道。
“秦小将軍領兵有方,據大非城阻擊吐蕃數十萬軍,其功不小,大唐幸甚,有小将軍這等領兵之才,朝廷當無慮也!”
秦曉樂聞誇贊之言,拱手說道。
“小子汗顔,想不能提兵收複失地,有何功勞值得大人誇贊,還請大人上座,說說與吐蕃議和之事,需要小子如何協助。”
裴行斂見秦曉樂小小年紀,擔此軍中重任卻又謙遜得緊,毫無傲慢的表情,不禁爲這小子深得爲官之道而心中暗贊,想這小子的心性,能力,無一不顯示人中龍鳳之姿,他日定然爲朝中柱石,一時有了與這小子深交的想法,說話的語氣中便有了恭維的意思。
“秦小将軍;皇上吩咐裴某與吐蕃議和,裴某以爲兩軍議和,小将軍的意見非同小可,還請不吝賜教,使裴某不至于在和談中失了天朝威嚴。”
自古;官場便有“花花轎子人人擡,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潛規,秦曉樂如何不懂裴行斂的話中之意,聞言又是謙遜而道。
“大人爲朝廷議和主使,自然以大人的意見爲主,我等當全力助之,順利完成聖上的吩咐便是。”
見過裴行斂一行後,秦曉樂使軍中信史知會吐蕃主将噶爾·欽陵,使其擇定時間,于兩軍陣前開啓議和談判。
噶爾·欽陵得唐軍信史通報,對麾下謀士噶爾·贊魯的智慧,大是稱贊,遂使信史回複徐曉樂,言及明日辰時,于兩軍陣前的帳篷相見。
待唐軍信史離開吐蕃軍營後,噶爾·欽陵吩咐兵士于兩軍陣前搭建議和帳篷,以便明日兩軍官員的談判,于此順利舉行。
隔日清晨,兩軍陣營皆是鼓聲大作,兵将肅穆,鼓聲停止後,吐蕃軍營中噶爾·欽陵率吐蕃諸多官員出陣,徑直往陣中的帳篷。
秦曉樂傳令城樓加強警戒,随後率軍簇擁裴行斂等朝廷官員出城,往兩軍陣中的帳篷會晤吐蕃大将軍噶爾·欽陵。
帳篷裏,秦曉樂先是與噶爾·欽陵見禮,接着向其介紹大唐談判主使裴行斂等官員。
噶爾·欽陵對裴行斂早有耳聞,知此人乃文武全才,上馬能領兵,下馬能治民,此時見面不敢托大,以唐人禮節拱手說道。
“裴大人任安西都護時便名聲震耳,今日得見,果然氣度不凡。”
裴行斂也是拱手回道。
“将軍謬贊,裴某不敢當也!”
雙方官員一番見禮之後,議和開始,各自提出主張,議和中有争執、有達成共識的喝聲和笑聲,帳中官員不同陣營,各爲其主,自是要據理力争,爲自己一方陣營獲得最大的利益。
數日艱難的談判後,吐蕃軍達成占據吐谷渾的目的,唐軍退守高昌、河源一線,使以往唐軍對吐蕃的攻勢,自此開始轉入守勢,給唐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畫下了休止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