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明在李家莊呆了半個月,從前記憶中的那個李家莊實在是大變了模樣。
從前的茅草房土坯房,大多都已經改了磚瓦房,甚至用上了玻璃做窗子。
二叔家從前晦暗的大堂變得亮堂堂的,上面貼着的朱富貴陛下握着玉米露出八顆牙齒笑容燦爛的照片,顯得特别清晰。
莊上的孩子打打鬧鬧,不過到了畫像前頭,都會低聲細語,隻有把“過年我想要一盒花生糖”這樣的願望悄悄告訴富貴爺。
李衛明還很奇怪,磚瓦房可不是好建的,糧食不好賣,二叔他們哪來的錢修屋子。
一問才知道,原來在隔壁莊新建了一座紅磚廠,再遠點的地方,也搞了一家水泥廠。
鄉裏鄉親的,材料倒是不缺,
不得不說,李二叔種地放牛是一把好手,但在帶領鄉親緻富的道路上多少慢了人家半拍。
李衛明勸了勸二叔,他有些不樂意,說什麽“好不容易趕跑了地主,卻不種地,你爺爺知道了,等我下去是要打我屁股的!”
雖然話這麽說,但李衛明看得出來,二叔其實還是動了心思了。
畢竟眼瞅着隔壁莊小日子越來越好,自己這邊雖然不窮不挨餓,還能娶朝鮮婆娘,但終歸是差了點火候,李二叔心裏也着急。
他準備過些日子,去縣城裏打聽打聽,看看有沒有什麽新的政策。
莊子能發展小作坊,也得益于官府的領導組織,尤其是在基礎建設上的投入。
前兩年在劉亭長的組織下,官府出錢出設備出材料,附近幾個村子出人出力,平整了道路,修繕了河堤。
去年冬天,趁着枯水期,劉亭長還從廬江的供銷社争取到了一部水力發電機,帶着大家改造了河道,增加落差。
那發電機可是新魯重工生産的好東西,仿自鳳都富貴大壩的一号機組。
當然,仿制品的性能差了許多,但發的電,對于李莊來說還是足夠了。
除了時不時會電壓不穩,幾個莊子都已經用上了電燈。
廬江縣文化大隊時不時會下來,每次劉亭長都會熱情地邀請他們來皇莊放電影。
李衛明正好趕上了一部,是劉亭長最愛看的片子《霸王别姬》。
大明非常重視文化下鄉活動,甚至重視到了李衛明都難以理解的地步。
免費看電影送爆米花和奶糖不說,還能領取光榮證。
怎麽想,都是非常虧本的買賣。
不過這些據說都是萬歲爺聖心獨斷的政策,李衛明覺得其中必有自己還參悟不透的深意。
萬歲爺可不會做無聊的事情。
除了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與過去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李莊上的面孔也有很大的變化。
許多老人故去了,又有許多孩子出生了。
李衛明見到了堂弟李虎子的三個小崽子,一個男娃,兩個女娃。
男娃穿了不帶補丁的新衣裳,女娃的衣裳還是帶補丁的。
不過總算不用光屁股了,而且也沒有餓着。
不用納糧,又修了水渠,糧食太多吃不完,莊上養了許多畜生,各家各戶還偷偷釀了一些酒。
隻要不是太懶的人家,每個月也能吃上那麽一頓兩頓肉。
男娃吃肉,女娃也能喝口湯,所以兩個女娃也算長得珠圓玉潤。
即便如此,李衛明還是覺着這觀念得改變。
大明的女權不是那些有的沒的,而是應該真正深入田間地頭,保護那些确實應該保護的女孩子。
和二叔提了提,李衛明打算帶大花小花兩姐妹去殷洲念書。
“女娃娃念書?”
二叔像是聽到了天方夜譚一般,瞪大了眼睛,“男娃念書也就算了,女娃娃念書有啥用?”
确實,這個問題有點難以回答。
如今朝廷鼓勵生育,又鼓勵女孩進學堂,這本身就是相互矛盾的。
如果一個婦女生四五個娃,那究竟能在事業上發揮幾分學識,有多少精力放在工作上,這是個問題。
“多念些書,就算隻是教育子女也是好的,再者說,殷洲那邊廠子裏女職工産假很長,萬歲爺還補貼銀子。”
“那感情好!不過得先去縣衙找主簿老爺說明情況,做個備案,不然縣裏下次人口普查,虎子家的免稅額度可就沒了……”
二叔和李虎子一輩子最遠到過縣城,想要徹底轉變觀念很難。
既然狗剩在外頭混出名堂了,還當了把總,願意接走兩個女娃也是好事。
不過觀念終究還是有些改變。
朝廷的“萬村千鄉通喇叭”計劃,使得每個人都能直接聽到朱富貴陛下的鶴音,了解大明最新的國策。
男女平等,李二叔他們做不到,但在送女娃娃離開的時候,還是老淚縱橫,給她們的包袱裏塞滿了米糕、花生、大棗,還給李衛明塞了二十塊錢,李衛明收下了。
不是缺這點錢,而是知道不收這些錢,虎子和二叔心裏不好受。
這其實已經是巨大的進步了。
若是放在過去,發大水或者鬧蝗災的年景,女娃逃荒都是家裏人用棍子打出去的。
那是真打,不是吓唬人。
一道一道血印子。
而且都說清楚了,出了這門,就當她們死外頭了,再也不要回來,回來也不認。
口糧要留給弟弟。
哎,那些都是過去慘痛的記憶。
李衛明摸着兩個侄女的腦袋,最後回望了一眼那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家鄉。
“走,博山,大花小花,咱們回家!”
李衛明笑着招呼一聲,背起自己的佩奇書包踏上了平直的土路。
華夏之大,不在一地一隅。
炎黃子孫,不忘根本,其所立之地,便爲華夏!
李衛明知道,萬歲爺帶着咱炎黃子孫開拓疆土,啊不,是收複故土,爲諸夏某得一片大大的生存空間,恢複諸夏本該有的疆域,這是堪比三皇五帝的功德。
自己身後這片古老而充滿回憶的故土,也将因爲萬歲爺的到來,重新綻放新的活力。
哪怕有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哪怕有種種的曲折,但是他,終将改變這片土地,讓它迎來新生。
他,改變了大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