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富貴不是第一次到紫禁城了。
隻不過上一次他來這裏的時候,還是一個大學生。
紫禁城也已經改名叫做故宮博物院了。
故地重遊,恍若隔世,也的确隔世。
由此,感慨自然是良多的。
但老實說,住慣了新皇居,朱富貴覺得四叔爺的老宅也就那樣。
甚至可以說,根本不适合居住。
紫禁城中,缺少玻璃和電燈,許多屋子陰森森的。
屋外面,爲了防止刺客而禁止種植花草樹木,也導緻偌大的皇宮在細節上毫無美感。
不過配合着氤氲的暮色,夕陽照耀在太和殿的金瓦上,倒也顯示出幾分老大帝國的貴氣和莊嚴。
總之,這樣的地方讓朱富貴住,是肯定不住的。
意外的是,朱富貴居然在這裏見到了許久不見的索特那王爺。
朱富貴還一直當他南下讨英去了。
問過之後,索特那王爺表示,作爲大明純臣,滿桂之後,自己特意帶着一支蒙古兵滞留北平,爲大明天子守護家族财産。
等到鞑宋大軍翻過橫斷山脈和雪域高原,自己将乘坐唐國公的輪船,去阿薩姆與大部隊彙合。
索王爺還表示,之前發生過滿清的遺老遺少企圖炸毀明十三陵的惡性案件,就是他明察秋毫,嚴密布控,才将這一反明團夥一舉殲滅的。
雖然耽誤了一些抗英的日子,少體驗了幾分西行的野趣,但爲了大明天子的家産,這份守陵的苦,我索特那吃得心甘情願!
·
看着索特那圓潤了幾圈的臉,朱富貴相當懷疑,溥儀他爺爺是被索特那陷害了。
至少也是個釣魚執法。
目的就是給自己找個借口坐輪船。
畢竟無論是翻越世界屋脊,還是走野人山、江心坡的緬甸道路,前往印度也是一件艱苦絕倫的差事。
不得不說,當年爾康那貨真是有兩把刷子,千裏行軍的能力沒啥好黑的。
索王爺是天生享福的命,吃不得苦,朱富貴懶得去說他,畢竟說到底,朱富貴覺得自己也沒好到哪兒去。
看看吧,歐洲列強打得如火如荼,哪家元首有自己那麽安樂?
就拿威廉老弟來說吧,這老頭已經77歲了。
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家夥說是土埋脖子也不爲過。
但就是這麽一個老皇帝,如今居然連美洲咖啡都喝不上了!
因爲英國海軍對于北海的全面封鎖,德國國内的物資十分緊張。
依靠2B鐵路,從紅海和阿拉伯灣購買大明物資,有限的運力自然不可能浪費在咖啡上面。
所以如今德國國内據說已經沒有咖啡了。
可德國人又不能沒有咖啡。
正如帶英皇家海軍不能沒有紅茶。
于是,德國的科學們發明了用烘焙大麥、菊苣、無花果、大豆等植物制作出來的人造咖啡,配給給軍隊和平民。
德意志皇室據說喝的也是這種咖啡。
當然,這種說法也就隻能唬唬别人,朱富貴是知道的,威廉老弟每次都讓人在拖拉機底盤的夾縫裏塞帶一些太平華國産的咖啡。
他本來是隻喝古巴咖啡的,不過現在大明已經對西班牙的全部殖民地下達了禁運令和全面貿易制裁,所以哪怕在大明也買不到古巴咖啡。
好在太平華國如今咖啡的産量和品質也上來了,大明的“咖啡莊園換罂粟田”計劃,正在逐步落實之中。
曆史上,燈塔國從來沒有解決過後花園的毒品問題,這是因爲他們根本就沒打算認真去做。
甚至那些毒枭的幕後黑手就是CIA。
賊喊捉賊,自然最後隻能宣告躺平。
大明不一樣,對于罂粟的立場沒有任何轉圜的餘地。
販毒就殺頭,這是寫進《大明律》中的,不适用減刑的條款。
而太平華國在華夏本土的時候,就對毒品深惡痛絕,沿途查封了大量的大煙館。
定都天京後,太平軍對天京境内的民衆一一審查,看到面色不佳者就要詢問其是否抽鴉片,還要檢查手指,手指發黃者都會被隔離關押,觀察他們是否有鴉片上瘾的症狀。
最後确定吸食鴉片的人,必須強制戒毒,一個月後犯者戴枷三個星期,兩個月後仍犯者戴枷七個星期,三個月後還不改的直接處死。
一輩子沒幹過幾件正經事的洪秀全老弟,就曾經将吸食鴉片的心腹愛将陳桂堂處死,以儆效尤。
時人記載太平軍所到之處,均在全體軍民中勸吸鴉片者禁煙,“先以妻子衣食爲喻,繼以精神血氣父母遺體爲喻,長篇累牍,苦口婆心”。
如今到了南美,太平軍延續了這一一貫做法。
他們對于鴉片堅決打擊,意識形态與大明保持高度一緻。
這也讓大明方面提出的經濟作物替代方案得以順利實施。
總之,拉華咖啡是很不錯的。
朱富貴确信,威廉老弟每天都能喝上上好的“天王牌”咖啡,甚至有可能是洪秀全老弟親自用聖水加持開光過的極品咖啡。
德國媒體上所謂的,“皇帝陛下天天都喝人造咖啡”,朱富貴認爲比自己說的“朕每天隻吃一頓飯”還假得離譜。
但沒辦法,作爲一個腐朽的君主制帝王,善意的,誇張的語言修辭,也是必要的。
接下來的幾天,朱富貴都在北平城内各處景點參觀遊玩。
比如說是朱老四他們的墓,朱富貴肯定是要去一去的。
雖說祖上兄弟睨于牆,發生了一些不快的事情,但如今滄海桑田,朱富貴倒也不會做出對朱棣墓吐口水,或者墳頭蹦迪之類的卑鄙之事。
相反,朱富貴還讓人從清東陵,将當年乾隆從朱棣墓偷走的一根巨型金絲楠木給搬了回來,重新給朱棣安上。
看着經過五百年風霜,送走了兩位頂流帝王的老楠木,依舊堅韌如初,木身不腐,朱富貴默默地歎了口氣:
“受限于時代,你追亡逐北了一輩子,依然未盡全功,大孫侄兒我替你辦到了。如今塞北各族,無不能歌善舞,白山黑水,盡是齊魯之音,雖然帶了少許太君味兒,唯有泰西諸藩,尚需努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