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是什麽概念?
要知道巨石領的有效面積占全領比重爲35.6%,這樣一對比下來,應該就能明白一二了。
奧丁曾經跟奧蘭克兩人騎着龍種馬跋山涉水從最西邊巨石領去往最東邊的風桑領。
這一路上走的路有90%以上的地段在野外,多瑙河公國地廣人稀到了何種程度,可想而知!
要想在這樣的地方謀求發展,必須反其道而行之,集中勞動力優先開發高效資源區。
高效資源區即是資源集中、富裕且便于開發的地方。
例如土壤肥沃,水源充沛的多瑙河沿岸平原地帶,可以進行大規模種植作物,集中耕種、收割、售賣、儲存;
例如礦産資源豐富的礦山等地,可以集中勞動力大力開采,并在礦山周邊形成一整套配套加工業;
例如某些珍貴的魔獸魔植資源産地,可以主動創造利于其生長的生态環境,并有計劃地分批收割資源;
亦或者賭風盛行的阿拉斯加獨特的城市文化…
諸如此例的情況還有很多,總而言之,就是低效率低收益的産業扔掉,做大做強優秀産業。
要明白的是,地廣人稀并不意味着資源稀少,而是資源太過分散,該舉措是将有限的人口集中優質資源上,是非常合适的強國戰略。
除此之外,地廣人稀還面臨一個難點。
交通不便。
除了獅城周邊還算過得去的城市圈有官道,其他地方根本沒有正式的道路,都是商隊自己摸索出來的道路。
無人修繕,無人維護。
要不是近幾年巨石商隊在這方面花了點功夫,恐怕還停留在坑坑窪窪,雜草叢生的原始道路階段。
當各資源産地紛紛集中之後,物資交易就顯得尤爲重要。
否則盛産糧食的城市運不出糧食,或者運輸成本過高的話,無形之中就吞掉了産業集中化帶來的益處。
所以産業集中化和發展便利交通必須雙管齊下,兩條腿哪條也不能落下。
振興計劃内容還有很多,剩下基本上都是圍繞這兩點展開的相關細節。
産業如何集中?道路如何修?誰來修?等等問題,一時半會兒難以說清。
不過凡事有先後,八年時間也很充足,有奧丁老爺坐鎮指揮,一切都不成問題。
整個振興計劃第一步!就是遷都!
獅城的發展潛力已盡,改造成本比重新建造一座都城的成本大得多,直接在巨石領興建一座新都城,既滿足了中心轉移,又提高了城市未來發展上限。
完美解決了雙重問題。
建造新都城又跟巨石領第四個三年計劃的新城建造不謀而合,于是奧丁索性合二爲一,用當前最好的技術水平來打造這座未來王都。
新都城的建設地點就定在北石嶺最高最大的那座山頭上。
自從那天早朝過後,奧丁老爺每天都替李娜上朝,與諸位大臣商議遷都大事。
畢竟從一個普通大工程變成一個超級大工程,所耗費的資源根本不是量級,光靠巨石領承擔肯定不行。
王宮國庫這邊肯定要支援大部分出來,再說這幾年多瑙河發展穩定,國庫充盈,拿一點出來也不算什麽。
然後還可以面向外界大富商大貴族提前征集一部分房屋售賣權限。
在交出一大筆金币後預繳費用的人可優先在新王都選擇住處。
此方案一經頒布出去,當天就收取了大筆不菲财富,更有甚者主動捐款爲新王城的建設出力。
那些守在王都的各大跨國老牌商會爲了保證招牌名聲,不得不跟着一起交錢,若是被排擠了出去後再想獲得渠道,那可是要付出成倍代價。
預繳期限爲一個月。
這段時間裏收取的費用零零散散加起來有上百萬金币,再從國庫拿出來五百萬金币,整個建造費用差不多就夠了。
巨石領隻需要拿上這筆錢從全國各地招攬建築工人去巨石領當勞工。
這招攬工人同樣也有講究,不是随便招。
而是派官方人員專門去偏遠的,人迹罕至的小村莊進行動員,把小村莊全體居民,不管青壯勞動力還是老弱婦幼,統統轉移到黑石城集中安置。
這種安置相當于福利政策,對他們來說無需承擔一銅子的費用,但與此同時,他們就成爲了建造新都城的勞工。
青壯之年的勞動力出體力,搬磚鑿山皆可;年齡稍微大點的可以負責後勤,燒火做飯,送水洗衣等等。
總之人盡其用,還有薪水可以拿。
爲何大費周章地這麽做,原因在于以下兩點。
其一,符合集中人口原則,撤銷偏遠無發展前途的小村莊,向勞動力短缺的發達區域轉移。
其二,增加巨石領人口基數,爲下一步成爲全國中心做準備。
此策一出,在神職人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誘之以利,繩之以法的多方規勸下,國之大地猶如百川彙海,流入巨石領内。
黑石城的神職管理人員受到了立城以來最大的管理挑戰,不得已從其他城鎮臨時抽調祭司過來幫忙協同管理。
可随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發生了,在對王都下手之前,黑石城率先迎來一波擴建,好容納突然暴增的外來人口。
一個偏遠小村莊人口不等,大多在兩百以上一千以下。
動員到最後,奧丁幹脆一步到底,把全國各地的小村莊全部聚攏過來,一個不留!
确認總數量爲268座。
按照單座村莊平均六百人口來計算,黑石鎮人口暴增十六萬!
十六萬!比巨石城人口還要多出六萬,加上本身就有的五萬,黑石鎮一共容納了二十一萬人口。
當然,這十六萬人不是一夜之間增長的,而是用一年時間,邊聚邊擴建,慢慢形成的規模。
在新擴建的城市區域,并沒有因爲是外來人口還是趕工怎麽樣,就省略了基礎設施。
建築隊仍然按照全領地統一的建造标準,造成了這項擴容任務。
不僅如此,美拉還考慮到了各村莊居民背井離鄉的特殊情況,把居住區域以村莊爲單位統一起來。
如此一來,雖然換了新地,但左鄰右舍卻是舊相識,極大緩解了思鄉之情,便于長治久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