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他這麽一說,秦曉鸾也有點疑惑了:難道自己的推斷錯了?
李淳豐的目光死死地盯着女神那雙在胸前合什的手,片刻後眼睛一亮,沖上前去掰開。
秦曉鸾說道:“你幹什麽?”
李淳豐目光中既有得意,又有惋惜。
他發現了一個小細節:女神的雙掌看上去像是在祈禱,但除了手指和手掌邊緣緊緊貼合之外,中間卻不是貼在一起。
這個動作更像是手心中有個什麽東西一樣。
掰開手掌之後,李淳豐更加确信了自己的判斷。遺憾的是,掌心中的東西早已不翼而飛!
至此,之前困擾他們的謎團全部解開。
雄才大略的秦始皇之所以在晚年堅信有神仙的存在,是因爲得到了這具棺材,并和他們一樣猜到了整件事情的經過。
不僅如此,後來又得到了能預測未來的“天書”,更讓他确定了“有神仙”的觀點。
李淳豐又俯下身子去看陶罐中的圖畫,這次又有了新發現。在最後一幅天宮升到天上的圖中,人們是在岸邊,而天宮是從水面升起的。
他重新捋了一下思路,把整件事情重新推導了一番。
楚王爲天庭建設的天宮非常龐大,即使以神仙的法力也無法讓它直接從地下升起。
因此就想了一個辦法,先把天宮整個的推到水中,然後喚起潮水把天宮頂高一段,借助水力讓天宮先騰空而起,然後再借助慣性升到天上去。
楚國國都附近并不沿海,憑借内陸江河潮水的推力可能不夠。因此他們用的方法極可能是先将宮殿推入長江中,然後順流而下進入東海。
即便如此,也還存在一個技術性的難題。
在海中制造海嘯推送天宮的過程中,像一條船一樣的天宮極有可能颠覆或是受到破壞。
于是他們又想了個辦法:先在海上找到一座山作爲“基地”,第一步通過相對小一些的平穩潮水把天宮送到這個基地的山巅。經過調整之後第二次再召喚更大的海嘯直沖山頂,将天宮整個頂起來飛天。也隻有這樣,海水的助力才能平穩。
這個海上基地,也就是傳說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中三座仙山!
之所以是三座的原因,也是因爲天宮太大了。如果是一座山峰的話,就像是隻靠一根棍子頂住的大容器。要想天宮在基地上非常平穩,至少需要三個支點。
作爲“轉接平台”,三座仙山上必定有一些殘留的相關痕迹,将來很可能出現有人通過這些痕迹推導出整個過程。
以人類的營造天賦,如果繼續發展,将來就很可能由此找到“飛天”的方法。
說到這裏,秦曉鸾腦中一動,臉上的表情全都僵住了。緩緩說道:“他們不一定是用的海嘯。”
李淳豐問道:“那還能是什麽?”
秦曉鸾吐出兩個字:“火箭。”
說這兩個字的時候,她的腦中浮現出後世拖着長長火焰的火箭,在助推下快速向空中飛去的畫面。
和火箭不同的是,天宮的運送中的助推力,是依靠火山的爆發。
也就是說,三座仙山都是活火山!
看着一臉疑惑的李淳豐,秦曉鸾知道很難和他解釋什麽是火箭。以這個年代人的認知,就算想破腦子,也不可能想到“火箭”是什麽。他們很難想象,在一千多年後,人類已經實現了“飛天”。
想到這裏,秦曉鸾不免又想:即便是在現代社會又如何呢?一樣無法想象以他們爲坐标再過一千多年後世界的樣子。
她不想和李淳豐繼續在這個話題上糾纏,于是趕緊岔開:“天師,還是你先把話說完吧。”
李淳豐點了點頭,重又說了起來。
神仙不願意仙山的秘密被後世的人們發現,于是就使用法力将三座仙山隐藏了起來。但不管怎麽隐藏,也有疏忽的時候。
在一次的疏忽中,有人看到了隐約出現的仙山。
這個人就是徐福。
徐福希望借助秦始皇的力量,實現自己“尋訪神仙”的願望,于是上書說了此事。
或許那時候的秦始皇對這些還是将信将疑,不過對他而言,徐福提的那些東西根本就不值一提。
一個能耗費那麽多人力物力建造長城阿房宮的人,會在乎徐福所要求的那點船和人?
在秦始皇看來,這不過是一次可有可無的小投資。虧了也沒什麽影響,如果賺了那可是發大了。
這一點,從徐福先後兩次出海他的不同态度可以看出來。
徐福第一次出海很可能遇到了仙山,讓留守在那裏的仙人又驚又懼。
前面說了,讓徐福能看到仙山,本來就是這些仙人們的失誤。如果被天庭知道了,肯定要受到責罰。
因此對于這些“工作人員”來說,最好的方式就是把這件事壓下去。
于是他們派出了大鲵阻止了徐福登山。
雖然沒能上仙山,但徐福返程的時候,發現了三頭六臂女神的棺椁。
經過一番苦思冥想,徐福破解了這個謎。
他把女神的棺椁和自己的想法全部上報,也算是對秦始皇有了個交代。
這也是爲什麽徐福無功而返卻未受責罰的原因。
既然确定了有神仙,秦始皇對“長生不老”的欲望就全部被挑起來了。
這就有了親自東巡去找徐福,讓他再度尋仙的事。
已經完全了解到神仙是怎麽回事的徐福,心裏自然知道這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而且這個時候,連他自己那個“得道成仙”夢也破滅了,所以根本就不願意再去。
最後,在秦始皇的威逼利誘下,還是不得不再次出海。
這一次自然就是有計劃的遠遁了。
盡管徐福跑了,但秦始皇也清楚這是具體辦事的人不力,而不是事情本身有問題。
如果要繼續去尋找神仙,就必須要有個得力的人。
這時,盧生帶着“天書”出現了。
盧生是怎麽得到那本“曆史”的,目前沒有任何線索。但可以确定的是,那本書所記載的内容給了秦始皇極大的震撼。
不僅僅是震撼,可以說是震怒。
在“天命”中,大秦朝二世而亡,這是秦始皇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至此,他的想法完全改變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