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現在如果說工地上那些雞零狗碎的事情,想必秦曉鸾也是這樣應付自己。
想了一想,李經終于開口說道:“這事和于奇正有關。”
“太子請回。”秦曉鸾的語氣變得冷冰冰的。
“也和我大儀朝有關!”李經趕緊叫道:“如若處理不當,大儀朝西境将會連年戰火不絕!”
“這是朝議的事,太子還是請回吧。”秦曉鸾的聲音中充滿着不耐煩。
“秦曉鸾!”李經急中生智想出了一個辦法:“不管你怎麽躲避,但也不能改變你是最了解于奇正的人這個事實!現在大儀朝和市區那邊形勢複雜,敵我未分,你有責任提供相關的信息。别忘了,你也是大儀朝百姓!”
秦曉鸾歎了一口氣:“你想知道什麽?”
李經急促地問道:“以你對于奇正的了解,你覺得他将來會不會攻擊大儀朝?”
秦曉鸾沉默片刻之後說道:“太子殿下心裏已經有了答案,何必來問我?”
李經凝重地說道:“我想知道你的看法。”
秦曉鸾沉聲答道:“我回答不了這個問題,就像我不知道漢朝時淮陰侯韓信是不是造反一樣。”
這話明說回答不了,但實際上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關于韓信是否有反心,後人都不是當事人,無法猜到他真實的想法。
但從事實上來看,說他造反有一點說不通:手握重兵,有錢有糧有地時不反,偏要等到光杆司令時候反?
隻不過是,皇帝說你反,你就是反。
李經深吸一口氣:“我明白了。”
秦曉鸾說道:“太子殿下,還有其他的事情嗎?”
李經從喉頭發出一聲“有”,然後開口講了起來。
接着他就說了他和獨孤沖對這件事的看法,以及父皇那句雲山霧罩的話。
既然是談到正事,秦曉鸾也就不再拒人千裏之外了。
不管未來怎麽發展,太子系都是不可忽視的一派政治力量。而且将來,他們将會主導全局。
秦曉鸾回答了起來。
聖上那句話有三層含義,其實也是無奈下的選擇。
第一層含義是出于實際考慮。草原蠻族體型魁梧、性格彪悍,之所以人口稀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糧食。
現在于奇正正在建設城市,一旦有了充足的糧食,人口就會得到迅速的增長。人口增長後,一方面對糧食的需求量增大,另一方面就有了足夠多的兵源,将會對大儀朝産生巨大的威脅。
第二層含義是出于自身的面子。
聖上被譽爲“當世兵法第一大家”,前半生征戰天下鮮有敗績。現在于奇正這裏打還是不打是個很大的問題。事實上聖上心裏也知道于奇正沒有反心,至少現在沒有。但是作爲一個開疆擴土的帝王,不能允許哪怕的潛在的威脅。
可這裏就又有個問題了。且不說現在找不到去打于奇正的理由,即便指鹿爲馬胡亂安個罪名率軍去攻打,能不能打赢也是件很難說的事。别說其他的将領了,就算是陛下禦駕親征,也未必就一定能赢。
從道理上來講,既然不打,沒有不開關的理由。
可如果開關,就會背上“求和”的嫌疑,這是聖上面子上怎麽都說不過去的事。
所以,聖上隻能下這麽一道诏書,表明在和市區的通關中,大儀朝還是占據主動權的。
一來,咱們沒有給他們最需要的糧食。二來,這象征着咱們什麽時候想封關還是能封關的。
至于第三層含義嘛,就完全是爲了太子殿下您了。
聖上百年之後,開關放糧的決定權在您。
您不同意,于奇正也沒什麽好責怪您的;您同意,那麽他就要顧念您的這筆交情,不會輕易反目成仇。
秦曉鸾說完之後,李經長歎一聲。
若不是女兒身,這可真是國家棟梁啊。
秦曉鸾見狀,于是安慰了一句:“太子殿下無須想太多。好皇帝不止一種。漢武帝開疆擴土武功無雙,難道漢文帝、漢景帝就不是好皇帝嗎?”
李經聽聞,當即作揖道:“謝曉……才人指點。”
看着李經離去的背影,秦曉鸾的眼睛眯了起來。她知道,今天的這番對話對李經、對她自己,将來會非常重要。
。。。。。。。。。。。。。。。
皇宮裏。
獨孤皇後問道:“經兒,聽說你去找武才人了?”
李經一臉惶恐地答道:“母後……”
獨孤皇後說道:“現在已經有禦史就這事上了奏章了。”
李經臉色變得煞白。雖說這事不合禮儀,但也不是什麽大事。
不過自幼在這種環境中長大,李經很清楚:大事不大事,往往不取決于事情自身的大小。一件小事,如果真要上綱上線,就是一件天大的事。同樣,一件大事如果要壓下來,也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獨孤皇後擺擺手:“不必驚慌,母後不會怪你。孩子,和母後說說,你們談了些什麽?”
李經瞠目結舌,一句話都說不出來。按道理來說,母後叫他前來問這件事,肯定是要重重責怪一番。畢竟,以太子之身和後宮妃嫔見面,這可不合乎禮儀。
可現在母後卻沒有任何責怪自己的意思,這又是個什麽情況?
獨孤皇後歎了一口氣,摸着李經的頭說道:“孩子,你還是不懂當母親的人的心啊。”
說完這句話之後站了起身:“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安分守己,不要惹事生非。但是……如果自己孩子老實,别人過來欺負,怎麽辦?”
獨孤皇後加重一字一句地說道:“經兒,記住母後今天的話。如果是别人來欺負你,拿起刀去砍他——像你父親那樣。”
李經愕然看着母親,完全就不敢相信這是從她口中說出來的話。
獨孤皇後眼中閃出兩道淩厲的光:“不管這個人是誰!”
說這話的時候,平時那個慈祥賢惠的皇後,渾身散發着母儀天下的光。
這個“儀”,是“威儀”的儀。
巨大的壓力讓李經一下子跌坐在地下,身子微微發抖。
“像你父親一樣拿起刀去砍他,不管這個人是誰”,這句話換在别人家或許隻是一句狠話。
但在他們家,當年青武門事變,父親就是拿起刀砍了伯父和叔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