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高材一直認爲,那隻不過是父親輸了之後惱羞成怒的借口。真正頂級的将帥應該是“羽扇綸巾,談笑間樯橹灰飛煙滅”,所謂“運籌于帷幄之中,決勝于千裏之外”。
關于這一點,偉大的《孫子兵法》裏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于無算乎?
故而,戰争勝敗的關鍵在于“廟算”。你連算都算不過我,怎麽可能是我的對手?
在徐高材眼裏,自己也是有了實際作戰經驗的。上一次在安西外,取得的戰果可不小。戰争嘛,也就那麽回事。隻要将帥英明,士兵聽話,就是和上次那樣,敵人毫無還手之力。
可現在,他完全懂了父親那句話的意思。
真正的戰場瞬息萬變,任何一個不可測的因素都能導緻整個戰局的逆轉。
戰場不是沙盤,沒有給你推倒重來的機會。一個在沙盤上不關痛癢的小錯誤,就可能造成巨大的災難。
其實兵法也沒有錯,同樣在《孫子兵法》中,也有這麽一句話: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制勝,計險厄遠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
即使到最開始被困住的那個時候,他也隻是認爲自己就是犯了輕敵的錯誤。
但接下來的事情,讓他的自信心一點一點崩塌。
如果不是自己的小心眼,一開始就聽常固的,集合飛鷹鐵甲原部署突擊,或許情況就不會這麽糟。
緊接着,自己非常看重的将領去突襲遭受的慘敗,讓徐高材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中。
看着面前不斷倒下的士兵,他自責和痛苦得無以複加,腦子裏面一片混亂,根本下達不出任何有效的命令。
僅僅一天不到的時間,幾千戰士連敵人的面都沒能見到,就魂斷黃泉,這還有什麽可說的?
在生死關頭,又是那些之前被他一直視爲刺頭的老兵挺身而出。
原飛鷹鐵甲的那些刺頭戰士,在那些刺頭軍官的帶領下,就地将墜落下來的石塊依據實際不同的形狀支起壘疊起來,形成了一些比較安全的空間。
他們的榜樣和成功的先例,讓不斷混亂逃亡的新兵們鎮定了下來。大家都意識到一個問題:現在逃是肯定沒地方逃了,逃掉這塊石頭,也有下一塊石頭。隻有像老兵們那樣,就地搭設工事,才有可能活下去!
随着臨時工事一個個建起來,安全的人也越來越多。
到了傍晚的時候,山上的敵軍見到落石的效果已經不大,又或者他們的石頭用完了,終于完全停止了繼續推落石頭下來。
經過一番清點,到了晚上一萬多人隻剩下五千人不到。若不是老兵們及時搭建起工事,傷亡數量肯定還遠遠不止這個數。
所以當鄧猛提出嚴懲常固等人的時候,徐高材做出的決定是以前自己想都不敢想的,那就是:不僅無責,反而有功。
一方面他知道了常固他們才是定海神針,另一方面連他自己都不敢再完全相信自己提拔起來的那些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