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正不知道,獨孤無忌心裏很清楚。
獨孤沖對軍旅之事完全就是一竅不通,聖上這是在說反話呢。
果然,李世明長身而起,指着候正厲聲喝道:“到現在都還有很多國公都沒說話,你算個什麽東西,也敢在此信口雌黃!來人呀,把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家夥重則三十趕出去!”
候正的臉一下變得蒼白,也知道自己馬屁拍錯了,當即雙腿一軟跪到了地下。
“臣請陪受刑。”太學博士王锴出班。
李世明不由得一愣。
和候正一樣,王锴也是科舉出身。但不同的是,王锴一直的觀點是反對門閥制,“唯才是舉”。
平日裏他與候正是最不對付的,今天怎麽會這樣?
李世明忍不住問道:“王博士是贊同候正嗎?”
王锴搖搖頭:“候秘書郎的觀點,微臣不敢苟同。”
李世明訝異地問道:“那爲何要請罪?”
王锴躬身答道:“陛下若是覺得隻有國公級别才有資格議論此事,就無須廷議。既是廷議,臣等雖職位低微,爲何不能說出自己的看法?臣不贊同他的觀點,但誓死捍衛他說話的權利。”
李世明哈哈大笑起來:“有道理,有道理,怪朕之前沒和你們說清楚。盧國公,你來和他們講講咱們在軍中議事是怎麽回事?”
“遵旨。”盧國公程交金開始說了起來。
在軍中,有時候主帥便會召集一衆将領商議。
參與讨論的,僅限于幾個高級将領。如果低層将領在未得到允許的情況下插話,将會受到重責。
這是爲什麽呢?因爲軍事決定必須要果斷。如果你一言我一語,就會出現扯皮的現象,最後就會出現想法不統一、贻誤戰機等現象。
可是,爲什麽又允許下級軍官旁聽呢?因爲他們在旁聽的過程中,才能深刻理解到上級做出決定的意義。
現在廷議的是對蠻族作戰的事情,基本上就是這種情況了。
盧國公解釋後,群臣算是真明白了。聖上今天根本就不是什麽讨論,而是心裏已經有所決定了。
“拟诏。”李世明朗聲說道:“授安西都護郭孝格安西虎符,敦煌以西所有軍隊由其調配。擢升宣撫使徐高材爲安西都護府長史,協助郭孝格作戰。授破虜将軍于奇正河西虎符,河西所有軍隊由其節制。另,飛鷹鐵甲作戰區域不限。退朝!”
鷹眼當即派人星夜将這個消息傳到了蠻族。
鄧衍宗立即就給呼韓塞西出了主意。現在徐高材已經把河西的兵帶了一部分走,現在漢人皇帝這麽安排,于奇正一定會下令讓河西兵回來,而徐高材肯定不會聽,雙方矛盾激化後,于奇正一定會帶兵去堵截徐高材。到時候河西四郡防守空虛,就能趁機一舉攻破四郡,然後順河西走廊西進,追上去殲滅于奇正部之後,安西守軍就腹背受敵了。
第二天,就傳來了個天大的好消息,于奇正帶着飛鷹鐵甲,以最快的速度朝安西方向進發。今天中午應該就會過酒泉郡。
呼韓塞西大喜,令探子再探。
河西四郡,從東到西分别是武威、張掖、酒泉、敦煌。根據情報,抽調部隊最多的就是酒泉郡,現在守軍隻有正常時的一半。其次是張掖,抽出了三分之一。
等飛鷹鐵甲過了敦煌,就對酒泉、張掖兩郡發起猛烈進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