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浩率領特混戰隊在夜色中,在科希馬城的東北方向沿着兩座東西向大山相夾形成峽谷,一路向東而去。
靠北側大山山坡上雖然覆蓋滿樹木,但不茂密,走起路來,相對方便。
走過寬大峽谷後,就來到寬闊平坦的南北向大山坡。這一帶有多塊梯田,散布着幾個村莊。
有幾條南北向山路,假如順着山路南下,一定能很快就包抄至日軍的側面。張君浩并沒有順着這一帶山路向南,而是繼續向東橫穿這一帶,到達一一條南北走向山脈後,順着這一條山脈南下。
在空降前,張君浩讓飛機圍繞科希馬轉圈,當時張君浩就相中了這一線路。百戰之将張君浩到哪去,對地形地貌都最爲關注。作出的決策看似是即興的,其實有着他對地形地貌的了解,和伴随着的對軍事行動敏銳性的極佳感覺。别人想不到的,他能想到,别人不敢實施的行動,他敢實施,這又與張君浩的個人特戰能力密切相關。
山裏漆黑一片,但在張君浩的眼中就和白天一樣。
張君浩和玉兒走在最前面,突擊隊每位小班長拿着小手電照着地面,緊緊跟随。小手電絕對不能對空照,僅隻照地面,光聚在腳下,遠處不可能看得見。
玉兒把沖鋒槍背在肩上,牽着張君浩的手,走路輕松得很。
張君浩走路姿勢讓人看了會瞠目結舌,他右手牽着玉兒的手,肩膀上竟然扛着裝滿巨型手榴彈和燃燒彈麻袋,用左手扶着,看不出有任何的疲勞迹象。
張君浩假如不刻意放慢腳步,突擊隊員們絕對跟不上。
在張君浩和玉兒的身後是兩名警衛隊員,在警衛隊員身後是一個班突擊隊員。突擊隊員們呈縱隊跟在後面。
邊向前走,張君浩和玉兒還要邊觀察遠處,以防有日軍埋伏。
這一條線路的西側在很大的區域範圍内都有農田。有農田的地方山勢相對平緩,路相對好走。
路好走,但風險也大,萬一有日軍占據此地就太危險了。張君浩率領隊伍貼着南北走向的大山走,盡可能地繞開農田的區域。
到達一個地方,回頭看科希馬城在十一點鍾方向,張君浩率領特混戰隊翻越山脊線,向東南方向走去。
此處的山較爲低矮,森林也不茂密。順着大緻上是南北向峽谷中的小路,向南走去。
此地已離開科希馬城二十裏路左右,科希馬城方向的戰鬥在此地隻能看到天空時不時的閃光,其他的什麽都看不到,也聽不見。
張君浩命令突擊隊員們原地休息。
必須讓隊員們休息一下,連續走二十裏山路,把突擊隊員們累壞了。
張君浩和玉兒在一塊石頭上坐着,張君浩喝水。
謝新明和王進賢來到,坐在張君浩面前的石頭上,此時已是夜裏的十點一刻。
謝新明看指南針,和王進賢交流了幾句後,指西北方向,對張君浩說:“隊長,科希馬城在那個方向。”
謝新明再指西南方向說:“科希馬通往英帕爾的道路在那個方向。”
張君浩點頭。
謝新明說:“日軍31師團分三路攻來,我以爲正在進攻科希馬的日軍過來時,走的是山路。”
張君浩點頭。
謝新明說:“這批日軍既然有上萬兵力,會有多個兵營,而且會有前進基地。”
張君浩點頭。
謝新明說:“這批日軍不在通往英帕爾的公路上,因爲日軍既然分三路襲來,切斷公路任務應該由另外兩路負責,這一路日軍的任務是徑攻科希馬城。我推測,我們到達這裏後,随時都有可能會碰到日軍。”
張君浩點頭說:“你的總體判斷是正确的,正在進攻科希馬日軍的任務确實應該是徑攻科希馬城。我們來到的這一帶山區,應該屬于人口相對密集區,到處有開墾出的農田,說不定那個山的角落就會有村莊。日軍長途奔襲,所攜帶物資有限,每人能攜帶一個星期的,就已經是極限,搶糧是日軍的另一重要任務。這一帶既然農田多,村落多,說不定在那一個村落就會有日軍占據。”
謝新明點頭說:“您說的有道理。”
張君浩說:“從現在開始,全體都要做好戰鬥準備。一旦發現哪個村落有日軍,假如存在戰機,我們就想辦法把占據村落日軍消滅了。”
謝新明用力點頭。
晚十一點時,張君浩率領突擊隊繼續向南走。
淩晨一點左右,突擊隊來到山坡上到處是農田區域,繼續向南走,張君浩在峽谷中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印度百姓聚居村落,該村落體量很大,堵住了整個峽谷,趕緊命令隊伍隐蔽在樹林裏。
張君浩和謝新明、王進賢、玉兒及兩名警衛隊員鑽進樹林,悄悄靠近村莊。
張君浩等發現村子裏有大量日軍。
張君浩爬上一棵參天大樹,觀察村子。
村子把通路占據得滿滿當當,不具備繞過去的可能性。
向村子的南面眺望,地勢相對平坦,有大量帳篷。
張君浩笑了,巧了,撞上日軍的一個基地了。
張君浩向西眺望,大山上也有農田,張君浩推測,那一側聚集的日軍可能會更多。向東眺望,有一道小山脈覆蓋滿了樹林。向偏北眺望,群山非常高大。
張君浩緊盯小山脈觀察,必須走這條山脈繞過去,才能對這一帶日軍發動進攻。
叢林再茂密,路再難走,也得走。
張君浩下樹和謝新明王進賢商量後,兩人一緻同意張君浩的決定。
張君浩等回到隊伍,率領隊伍翻越山脊,走進茂密叢林。
運氣非常好,小山脈與大山脈相交形成的峽谷,雖然叢林茂密,但在底路竟然有小路可通。這一帶是人口相對密集區域,有少量百姓生活在叢林茂密峽谷中,道路是生活在這一帶百姓開辟出來的。張君浩率領特混戰隊順着這條小路向南走,走出叢林茂密峽谷後,豁然開朗,來到了樹林稀疏寬闊台地上。零星分布着農田,地勢雖然高低起伏,但相對平緩。
張君浩根據這一帶地理特點判斷台地最南面是懸崖,西南方向可以通往另一個很寬大的南北向峽谷,那個峽谷中居住百姓一定會更多,東側可以通往另一個有可能居住着一定數量人口的峽谷。
科希馬周圍的地形無比複雜,給人有眼花缭亂之感。靠近通往英帕爾的道路這一側的大山裏,到處都有農田和村落。既然到處有農田和村落,根據日軍必須搶糧以補充隊伍的特點推測,這一帶有很多地方散布着日軍。
張君浩和謝新明、王進賢三人站在樹林裏眺望着台地,商量着襲擊日軍辦法。日軍數量不詳,如何襲擊?萬一被日軍包圍住,後果不堪設想。
突擊隊隻要兩百人,萬一這一帶有幾千日軍怎麽辦?
要想摸清敵情,最好的辦法是抓個舌頭。
襲擊行動必須在天亮前進行,安排突擊隊員們前往抓舌頭,可能會花較長時間,時間就是戰機,耽擱不得,張君浩決定親自前去抓舌頭。
突擊隊全體潛伏于在茂密叢林中,張君浩提着半自動步槍躬着身體,快速向日軍帳篷處摸去。
張君浩邊向前走,邊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在離日軍帳篷不遠處時,發現了日軍哨兵,兩個日軍哨兵背靠背站着,手中端着三八大蓋。
張君浩把半自動步兵背肩上,在大路上昂首大步走向日軍哨兵。
真是英雄虎膽!
日軍哨兵很快就發現了張君浩,但看不清模樣。因爲是黑夜,日軍爲防止美英飛機空襲,不敢點燃篝火。
兩個哨兵立即平端三八大蓋,拉槍栓,大聲命令張君浩站住,并喝問來的是什麽人?
張君浩邊向前走,邊用純熟日語大聲說是查崗軍官。
哨兵松懈。
當張君浩走到哨兵面前後,哨兵這才發現不對勁。因爲張君浩穿着美軍軍服,哨兵趕緊端起槍想開槍。
張君浩右手中匕首飛出,正中一個日軍胸膛,然後一個前撲,竄向側面,一個翻滾動作就到了另一個日軍面前,右腳橫掃,日軍雙腳立即騰空,在日軍身體即将落地之時,張君浩一把抓住日軍衣服,把日軍按在地上。日軍還沒有來得及叫喊,後腦勺就挨了一拳,瞬間就暈了過去。
張君浩三下五除二,幹脆利落地殺死一名日軍哨兵,打暈一名哨兵後,還不忘把插在另一個日軍屍體胸膛匕首拔出,在日軍衣服上把匕首上血迹擦幹淨後,提着暈過去的日軍哨兵快速往回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