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爺贊溢之詞信手拈來,那徐邈是個面嫩的,剛進殿面聖之時許是緊張過頭,貼在腿兩邊兒的手都隐隐的發顫,偏聽得萬歲爺一哄,他盡覺得面熱羞愧去了,更是見萬歲爺不似傳言般的那般不苟言笑,倒是少了幾分拘謹去。
隻見徐邈忙又起身,躬身見禮:“萬歲爺言重了,草民哪裏當得起先生之稱呼,草民三代務農,皆是布衣,不過有些祖宗家傳罷了,着實算不得什麽了。”
“說來也慚愧,若說家傳,草民也沒能将祖宗所學盡數掌握了,若說種地,臣素來身子細弱,也沒那一般農夫有把子力氣,着實是做什麽什麽不成的,難爲萬歲爺能看重草民幾分不務正業的本事。”
“若是使得,還請萬歲爺這便考驗了草民,不然草民真真是坐立不安,直覺得受之有愧的。”
且聽徐邈這話,四爺和年甜恬忍不住相視一笑,倒也沒見過這般臉皮子又薄又實在的人,且日日跟人勾心鬥角慣了,且對着徐邈的“坐立不安”,二人還真有些不适應。
徐邈可是顯而易見的坐立不安呢。
四爺笑着示意了些個小格格,年甜恬便也不再等着,直笑着叫小德子将她給徐邈出的試卷呈上來。
“既是如此,那便請徐先生現下便展露些本事,度數之學倒也不好一問一答的提着,本宮便出一試卷給先生,統共二十道題,五道選擇,五道填空,五道計算,五道綜合之題,上頭俱留有空隙,每類題目要求亦詳細寫在其上了,先生隻管作答,給先生又多備了一疊子紙張,隻管演算着。”
“依據難度,此試題共用一個時辰,先生若是檢查無誤了也可提前交卷,本宮昨日已做過一遍了,眼下便能給先生批改出來。”
徐邈不敢大意,忙又謝過姝貴妃娘娘賜教,且等着下頭奴才在養心殿正中擺了桌椅,蘇培盛唱和一聲兒開始,徐邈立即執筆,氣勢都跟着爲之一變,沒什麽無所适從了,稍蹙眉看了眼題目,反而遊刃有餘起來了。
殿内一時無聲,便是連蘇培盛給諸位添茶的聲兒都壓到了極緻,這監考也不無聊,徐邈在下頭寫着卷子,四爺在上頭看着奏折,若是累了便下來走走稍看看徐邈答得如何,總歸是什麽事兒都不耽擱的。
徐邈是個素來是個書癡,但凡瞧見自己喜歡的書或是題了,他便廢寝忘食了,連身在何處亦是不知,隻管鑽在題裏想着法子去解,便是連萬歲爺和娘娘時不時的立在他身後了他亦是不知。
在場這麽些人,唯白大人替徐邈提着心,竟是緊張的出了一腦門子的汗,不知道的還當白大人才是來經受考驗的人呢。
年甜恬出的題不算難,因着已然知道徐邈在《勾股義》和《幾何》這兩門中頗爲精通了,年甜恬便也掂量着沒出了太簡單的題,除去前頭小題中考驗了些個加減乘除和複合運算外,年甜恬還給人出了些數形結合、些個奧數的題。
諸如什麽求陰影部分的面積,或是什麽在池子裏,一邊放水一邊漏水的、或是簡單的三角函數問題等,這些題目年甜恬小學初中的時候素來頭疼,眼下竟又機會去考驗旁人了,心裏還有些暗爽。
不過不得不說這徐邈真真是有本事有天賦的人,今兒頭一回接觸新題型,他竟也沒什麽不适應的,才用了半個時辰便作答完畢,自是自信的很,連檢查也不檢查便交了。
由小德子給年甜恬呈上去,年甜恬一瞧,更是佩服,此人答題規矩,一手的簪頭小楷寫的漂亮極了,雖是過程稍有些複雜,可眼瞧着是個有自個兒思想的,這一對答案,正确率也極高,隻是最後一個大題沒答完罷了。
那最後一大題确實有難度,是個動點問題,雖是不及現代出的更複雜些,可便是再怎麽簡單的出題,其間涉及到的知識點也多,絕不是眼下數學水平能解答出來的。
改完了試卷,年甜恬亦不吝啬着言語,直誇徐邈去:“徐先生果然名不虛傳,這些題且給白大人做,他能做出十之七八已然不容易了,先生除了最後一題,其餘的竟盡對了。”
“說來這最後一題本宮原就有爲難先生之意,如此做不出來并不能算是先生本事不成,還請先生莫放在心上,本宮先就這難爲給先生賠個不是了。”
徐邈哪兒敢受貴妃娘娘的歉意去,自也是意外娘娘有如此大的本事,他昨兒受了白瑞的囑咐,知道貴妃娘娘是萬歲爺的心頭好,在度數之學上也有些個本事,絕不能看輕怠慢了去。
這敬歸敬,可再怎麽敬也是依着身份地位上的敬罷了,要說打心底兒的佩服,他自是不至于的,于這度數之學上,徐邈自是有幾分舍我其誰的傲氣。
原聽娘娘說起這試卷時徐邈也沒當回事兒,并不覺得娘娘能出了什麽好題來,這達官貴人一貫喜歡借下頭人的手筆來立言著書,他還當娘娘亦是領了下頭人的功勞呢,誰道娘娘還真真是個有本事的,光是一一改他試卷的架勢,能說出哪裏好哪裏不好,這便不知比他高出多少來了。
徐邈難得遇見能有超越他的人,這會子自是激動急切,忙些客氣些個,而後細問了娘娘究竟。
“草民冒昧,敢問娘娘可真是這出題之人?這最後一題又和解?草民自小習這度數之學,跟着父親走遍天下,自認爲見識不俗,可還從未見過這樣的問題,實乃深奧,着實叫人不解。”
“若是娘娘知道,還請不吝賜教,便不說萬歲爺和您所求之事了,便是叫草民淨了身來進宮侍奉您也使得,隻要能精進這度數之學,草民便是愧對祖宗也在所不惜的,此事實乃曾祖之遺志,他老人家臨了還囑咐草民祖父和父親,定是要将着度數之學發揚光大,不叫洋人占盡先機去。”
“一人之落後不打緊,自是有能耐的往前頂着,可若是萬人落後,萬萬人不開化,便是一國之落後,長此以往,哪裏還有我大清立足之地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