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爺這會子心中着實對老四滿意的厲害,說來這差事也不算複雜的,且交給下頭的人去做也使得。
可老四沒有輕慢,看得出來,老四家家戶戶都是親自過來瞧過的,且都不止瞧過一遍,老四連下頭一個孩子給小狗起得名字都記得,這已不是記性好的程度了,唯事事躬親、事事用心,才可達到這般程度。
如今一圈兒看過去了,康熙爺對四爺滿意之餘,心裏也是真真不住的發沉,他居廟堂之高總以爲自個兒耳目聰明,下頭人的事兒他無不知曉。
可如今細細想來,這些年他無不知曉的盡是朝廷裏那些個明争暗鬥了,竟忽視下頭黎明百姓至此,這些個窮苦百姓一個個的且都要餓死了,如今隻是得朝廷幫着修繕些個房屋,便直感激涕零的厲害。
且聽着那一聲聲的謝萬歲爺,謝皇上,直讓康熙爺止不住的羞愧難當,他先前想着讓工部幫着修繕些個,并不是真心爲了下頭的百姓,細究起來,他隻是爲了不想聽到下頭百姓鬧的消息罷了。
康熙爺輕歎一口氣,想着他如今在位四五十年了,老了老了竟還做出這般有違天命良心之事,若是不好好的叫這二百多戶人家過個好年,他也不必當什麽皇上了,過幾日的祭天更是沒臉去!
康熙爺一路無話,用膳也用得沒滋沒味的,且回到馬車上要回宮了,康熙爺這才開口問了四爺。
“老四,此事你也管了不少時日了,怕是再沒有人比你更知道這些百姓的苦了,想來你心裏也有個章程了,不妨說說。”
既是皇阿瑪提起來了,四爺這會子說出自個兒的想法便也不必遮遮掩掩,怎得想便怎得說了。
“兒臣以爲,當務之急是得先叫這些個百姓活下來,再說什麽受人與漁的事兒。”
“二百二十六戶人家,五百八十口人,盡是些個老弱病殘的,要麽就是極小的孩子,這些人便是真給他們尋了活兒也是不成的。”
“那些上了年紀的,年輕力壯時也都是本分的莊戶人家,或是做些個小本買賣,賦稅沒少交,如今老了動不了了,朝廷也不該棄之不顧。”
“再說那些個孩子,長大以後更是大清之基石棟梁,二百多個孩子聽着不多,可也隻是京中,外頭定也許許多多這般食不果腹幾近凍死的孩子。”
“一個地方二百個,十個地方便是兩千個,大清幅員遼闊,又何止十個地方,八旗步兵營的兵力才隻兩萬,若是不管不顧的,長此以往隻怕咱們大清将失了千千萬萬個孩子,這又是多少個兩萬,兒臣且都不敢細算。”
“若說隻讓戶部的出銀出力倒也艱難,如今處處用銀子的地方也多,便是将戶部的逼死,也不能一下子拿出來這般多的銀子養天下的窮人去。”
“兒臣便想着家家戶戶且都出出力,一府養四戶五戶人家可不難,便是給了一年的銀子想來也至多不過五十兩,估摸着還用不到這般多呢。”
“咱們滿清十八個行省,各省管各省的,銀子也是在各省籌,下至各道、各州、各縣,而後層層彙總上報,務必查得一清二楚,非貧苦至極不幫,孩子隻養至十歲,便也能防着人因此憊懶。”
“免得叫下頭人怨聲載道的說朝廷隻發話不掏銀子,便也可憑責給賞,有能力又多幫扶的,屆時朝廷給些甜頭也無妨,或是口頭嘉獎或是賜個匾額賜個牌坊的,既給朝廷省銀子說出去也有面子,再設數量有限,不怕下頭的人不搶着幫扶的、、、、、、”
說罷,四爺心裏倒也沒底兒,這些隻是他和小格格商議後,還略粗糙的想法,若要實施怕也要廢了大功夫的,絕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兒,這會子便也沒把話說死了。
“兒臣到底是見識淺薄,倒也不知這般對不對行不行,若是真這般了會不會有什麽旁的麻煩層出不窮,如今隻是說與皇阿瑪聽聽,想來還有好些個不妥之處,還得皇阿瑪拿主意。”
四爺隻這般将自個兒的想法一說,康熙爺面上便露了笑,眼中滿滿的欣賞和贊許。
他原還覺得老四雖是近些年辦事兒穩妥,可還是靈活稍欠缺着,不過今兒一瞧可是大爲改觀。
大事交給老四必妥帖放心,小事交給老四也定細心完成,着實是個穩重善思、靈活而謙遜的,腳踏實地、不驕不躁、胸懷天下又不乏善念,實乃大才也!
放眼看他們兄弟裏,竟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老四,他竟如今才發現着蒙了塵的明珠,真真是慚愧又萬幸的。
康熙爺心中對老四滿意至極,可又怕老四一時穩不住又驕躁了去,便隻微微點頭,也沒多贊許似的。
“老四,你如今能想到這些,着實不易了,朕知道了,朕明日便召幾位大學士商議些個,你且好好盯着工部吧,這事兒你沒少費心,總是要得個善始善終的。”
四爺心中有數,若是皇阿瑪不認同,怕是早劈頭蓋臉的訓斥了去,哪兒還會特特的給他說明日召見幾位大人商議此事的。
這事兒十有八九是辦妥了,四爺心中極喜,若不是還當着皇阿瑪的面兒呢,他這會子一蹦三尺高的心都有了,可到底還是得沉穩着,總不能功虧一篑,便趕緊的沉聲兒應下,恭恭敬敬的送了皇阿瑪回宮。
而後時間也不早了,四爺也沒再去工部瞧一圈兒,心中迫切的想見小格格,這大冷天兒的他馬車也不坐了,直策馬狂奔回去。
身上被寒風吹得獵獵的大氅,正如他現下高昂的情緒無法平靜,四爺這會子心裏燙得要命,可是一絲絲寒氣都感覺不到了。
回了府上也不停,叫人開了門兒,四爺直接也沒規矩了,直接騎馬進去,穿過前院兒奔後院兒,直停在了年甜恬的小院兒前,四爺這才翻身下馬跑了進去。
“都給爺出去候着!誰都不許進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