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望江樓,順軍文武會聚一堂。
“監國有令,晉亳侯李過爲興國公,征西将軍!東征期間,陝西軍政着興國公統調,總督以下軍政悉歸調遣!”
原吏政府尚書,現晉爲大順左輔的顧君恩宣讀監國谕令。
第一道谕令便是晉升李過爲興國公,統調陝西軍政,節制總督以下文武。此舉不僅表示陸四對李過的器重與信任,更是對東征期間陝西軍政的統籌安排。
根據昨天的軍議,主力東征北京期間,王進才、牛先勇、黨孟安、郭登先、白鳴鶴、武大定、牛萬才等将領留守陝西。
其中,王進才、武大定、郭登先駐防漢中,有兵兩萬。白鳴鶴駐防鳳翔,有兵9000。牛先勇、牛萬才統所部8000将士進駐鞏昌府。黨孟安、田虎統所部12000人駐西安府。延安等地則由将領李元胤駐防,李部北征之時隻有兵馬1500人,現收編招降已擴至一萬餘人。
以上諸将共有兵馬六萬餘人,其中馬兵7000餘,餘披甲步卒近萬人,可戰之兵約兩萬人。
郭登先授漢中總兵,白鳴鶴授鳳翔總兵、牛萬才授鞏昌總兵、黨孟安授西安總兵、李元胤授延安總兵,其餘諸将皆暫授副将銜,統由興國公李過提調指揮。
順軍原先軍制改明朝的五軍都督府爲五軍部,各部設左右都督。又改總兵爲總權,副将爲副總權,守備爲守旅,把總爲守旗。将軍号有權将軍、制将軍、果毅将軍、威武将軍四号。
不過因大順建立時間過短便喪失北方之地,收編降軍及嫡系本兵軍制未及統一,所以有很多将領還是以總兵、副将等稱,将軍各号又多雜亂,故而陸四同李過、高一功等商議後,決定革除過去的将軍封号,隻授四将軍,即征東将軍、征西将軍、征南将軍、征北将軍。
李過以興國公坐鎮陝西,自當授征西将軍号,以示尊崇及威嚴。
過去的總權、守旅等稱亦不用。
西路軍入陝及賀珍等降将的重新歸順,使得陝西順軍總兵力達到了十七萬人,其中西路軍十萬餘人,賀珍、黨孟安等降将約四萬餘,随陸四入陝西聯軍及新附兵馬近兩萬。
不過這17萬人并非都是精銳,李過、高一功報稱西路軍實際可戰兵員隻有六萬餘人。賀珍等漢中兵馬可戰之兵兩萬餘。陸四直系兵馬可戰之兵不過五千餘人。
可戰之兵的披甲率大概是四成,全軍共有戰馬26000餘匹。火器兩千餘枝,火炮隻20餘門。
現袁宗第已領一萬餘人進駐商洛,又有黨守素率三萬人東進增援,去除老弱病殘兩萬餘及留守陝西兵馬,陸四能夠動用的東征兵力爲六萬。這個數字同當年李自成東征是一樣的。
故而爲了統一指揮,号令分明,陸四決定東征的這六萬人馬一律使用淮軍建制的“鎮”加以改編。
新編六鎮中的四鎮爲西路軍精銳人馬改編而來,以高一功爲第九鎮帥、以蔺養成爲第十鎮帥、以辛思忠爲第十一鎮帥、以趙忠義爲第十二鎮帥。
餘下兩鎮以賀珍部同馬科部爲主改編,以賀珍爲第十三鎮帥,以馬科爲第十四鎮帥。
除第十二鎮帥趙忠義出身淮軍,其餘都是順軍出身,包括賀珍、馬科。
留守西安諸将則暫不改軍制,沿襲前明舊稱,實有兵馬5000以上爲總兵,5000以下爲副将。
其餘與會陝西群雄各部以現實控地域分别授都司、遊擊、守備等職。再行“五抽一”法,即各部義軍單獨組成“殺奴軍”,五人出一人,自備甲衣兵器于七月底前往前西安接受李過統一整編,後由大順方面提供糧草東進,計“殺奴軍”實可得兵12000人左右。
群雄會商之時,共舉孫守法爲殺奴軍總兵,白天爵、何可亮爲副将。神木副将王永強部獨編一旅,配合延安總兵李元胤攻掠山西。
因東征由監國親自統兵,故不設征東将軍,各鎮及殺奴軍悉從監國調遣。
顧君恩進言,稱當年李自成之所以兵敗,除了戰略失誤外,也與順軍當時各統軍大将兵力分散,相互權屬不明有極大關系。比如同爲侯爺,有的兵馬兩三萬,有的則萬兒八千人,遇敵之時,往往一侯難令另一侯,結果導緻用兵無法集中,被清軍各個擊破。
顧的這個進言讓陸四想到了太平天國,千王林立,一王難号一王的故事,遂采納顧君恩的建議,于鎮之上再設軍制,軍之統領稱提督,一軍轄三鎮。
以第九、第十兩鎮編爲第一軍,以第十一、第十二兩鎮編爲第二軍,以第十三、第十四兩鎮編爲第三軍。
第一軍提督以高一功兼任,第二軍提督以劉體純擔任,第三軍提督以賀珍兼任。
之所以沒有讓自己的嫡系趙忠義出任第二軍提督,而是讓劉體純出任,還是出于趙的資曆過淺,且第二軍是以西路軍将士整編組成的原因。
各部整編都很迅速,因爲基本都是以原先建制爲主,隻是去除老弱,抽選精兵組建新的軍鎮旅而矣。
糧草方面也很充足。
當年李自成決心在西安同清軍打一場曠日持久的戰争,因此下令抽空了西北數省存糧,于西安城中囤了幾百萬石軍糧,導緻一些地方的百姓都無糧可食。
田見秀心軟,舍不得一把火燒掉這些從西北百姓口中硬奪過來的糧食,沒想卻便宜了清軍,成了壓死大順覆亡的最後一根稻草。
好在,如今這些糧食終是派在了該用的地方。
張獻忠那邊傳來消息,這位八大王最終選擇第二個方案。
代表西軍在漢中同順軍就出川及相關事務具體談判的孫可望對義父的這個選擇頗是失望,因爲第二個方案要打擊的主要是當初降順的那幫前明降将組成的綠營,且眼下這些綠營是否還甘願替滿洲人賣命還是未知數,所以“困難度”明顯要低于同清軍南北兩集團的決戰,甚至有可能不費吹力就收取西北之地。
可是,這麽做大西是能占大便宜,然而在世人眼裏永遠還是個“地方政權”,根本不能取代順軍成爲新朝。
當下局面,唯有滅清才能從“流賊”一躍而爲法統,據有中國大義啊!
孫可望不知道義父爲什麽就選了第二個方案,身爲義子的他如今除了服從也沒有其它辦法。
可眼見漢中的順軍熱火朝天的練兵整頓,并大量從民間購買白布制成孝衣準備誓師東征,這位大西平東王的心裏就十分的不是滋味。
直到這天,順軍将領高一功前來請他這位代表大西皇帝的平東王前往順軍誓師東征會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