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永昌元年四月二十八日。
乾清宮。
李自成在崇祯生前勤政所在的宮殿前駐足許久,卻始終沒有進入,反而幾次長歎,最終還是沒有進去,因爲他已經決定明天就撤出北京。
辮子兵已經逼近京師了。
山海關之戰,已經擊敗吳三桂的大順軍慘遭突然入關的滿州兵馬攻擊。
鏖戰了一天的大順官兵面對十餘萬滿州步騎的進攻雖然心驚,仍是奮勇作戰不肯後退,然而狂風陡起,揚塵蔽天,處于下風口的大順将士們被風沙刮得眼睛都睜不開,滿州軍趁機掩殺,大順軍終是不敵被沖垮。
四萬餘随李自成東征西讨的順軍精銳覆沒,其中由大将劉宗敏統領的“三堵牆”騎兵幾近全員戰死,劉宗敏本人也負重傷。
最初,李自成并不知滿州參戰,他一直立馬在小崗阜上督戰,聽說據守山海關北翼城的吳軍向大順投降還很高興,但随後前線戰事就開始不利,遠遠看去有無數兵馬從東邊攻殺過來,沖在最前邊的揮舞白旗。
當地一和尚跪在李自成的馬前說執白旗的并非關甯,而是滿州。
李自成驚疑之時前線急報說大量辮子兵湧入一片石,這才知道吳三桂開關勾結滿州,見敗局已定無奈下令餘部且戰且退往永平府方向撤去。
滿州兵尾随順軍追殺産了二十餘裏地方才退回山海關。
随李自成退往永平的還有崇祯三個兒子,吳襄以及降順的明朝秦、晉二親藩。
下半夜,身負重傷的劉宗敏被部下擡到了永平,李自成侄兒李過同其餘将領領潰兵也相繼趕到永平,經清點隻餘步騎一萬四五千人。
此役,順軍除陣亡四萬餘精銳外,另有三萬京師附近随軍的民夫被滿州兵屠殺于一片石。
李自成一面派人護送劉宗敏同其餘負傷将領回北京,一面給留守京師的牛金星送去密令,讓他統領留守北京的萬餘兵馬前來永平。
發出這道命令時,李自成有意在永平一帶阻截吳三桂和滿州兵,這時他仍不知道滿州此次入關乃是舉國前來,因此想在永平與滿州人再戰一場,一方面意圖折損滿州一些兵馬使之不敢向京畿迫近,另一方面也爲從其他各處調兵增援京師搶得時間。
然而兩天後滿州兵同吳三桂已經全員從山海關出發向北京殺來,兩家兵馬過十萬之衆,李自成知道就算牛金星那一萬多人趕到永平也不可能擋住滿吳聯軍,便命侄兒李過率一萬騎兵斷後,他領其餘兵馬回京師。
出發時,命人帶來吳襄将其斬殺,首級懸于高杆之上。如何處置崇祯三個兒子同秦、晉二親藩,不少将領主張立即殺了,以絕明朝複興之念。
這會,大順軍雖戰敗,但上下均不以爲滿州有竊取中國的野心,隻以爲是吳三桂向滿州借兵。
宋獻策也主張殺掉崇祯的三個兒子,李自成再三思量之後卻讓人将崇祯三子帶來。
崇祯太子朱慈烺、永王朱慈炤、定王朱慈炯被帶到李自成面前後都很害怕,可謂是面無人色,三個孩子都以爲李自成兵敗會殺他們。
然而李自成卻對三個孩子說道自古亡國的皇帝、太子、諸王沒有一個不被殺,但他永昌皇帝卻不這麽做。
“你們三人年幼無知,深居宮中,國家大事全然無幹。你們父皇雖是亡國之君,卻非昏君,隻是剛愎自用亡了社稷。朕早年也是你們父皇的子民,故而朕不殺你們。”
說完,李自成便讓人給三個孩子一些金銀,由這三個孩子的随從帶他們逃生。并囑咐不可落入滿州人之手,否則滿州人恐會以你們要挾明朝軍民。
“你們三個什麽都可做,便是想爲你們的父皇報仇,聚兵殺我都可,但萬萬不可做滿州人的兒皇帝,那樣你們父皇九泉之下也不會安生。”
李自成歎息一聲,揮手讓人将崇祯三子送出。又叫宋獻策将秦、晉二藩同軍中其他明朝郡王統統釋放,這才翻身上馬撤往北京。
回京之後,李自成卻是下令盡殺吳襄全家三十四口。也是在這一天,已經剃發的吳三桂被清攝政王多爾衮承制封爲平西王。
殺了吳家滿門後,李自成又下令拆除京師外面的關廂民房和羊馬牆,準備固守北京。
牛金星、宋獻策等人卻反對守北京,認爲大順雖在宣大地區駐有不少兵馬,但很多是原來明朝的降軍,那幫人要是聽說吳三桂勾結滿州來攻,多半就會反複,根本不可能将他們組織起來保衛北京。
而且如果将這幫降軍連同監督他們的順軍一并調來,那山西包括河北諸地的前明官紳和地主們可能也會立即反叛。
李自成聽取了這個建議,決定放棄北京,收縮防線聚攏兵馬,卻決意在離開北京前在武英殿舉行即位典禮,由牛金星代行郊天禮,六政府各頒敕書一道。
之所以這麽做,是因爲北京是明永樂之後的都城,具正統地位。在北京登基,乃是向天下宣布大順已經是中國唯一合法政權,北京也是大順的定鼎之地。
登基典禮由牛金星操辦,北京城中的大順官員武将幾乎都是大順嫡系,文官卻九成是西安和北京的降官。這幫人在聽說大順軍在山海關吃敗仗後各有心思。
西安過來的比較平靜,認爲勝負兵家常事,大順此役不過陣亡幾萬人,但尚有百萬大兵,又豈是吳三桂那兩三萬人可以敵的,即便吳三桂跟滿州人借來大軍,那滿州大軍也總要回去的。
所以,對忠于大順的西安官員而言,放棄北京這座孤城是對的。
北京的這幫降官卻是個個心慌,實是不知他們是要跟李自成離開京師,還是留在京師。
跟李自成走的話,萬一明朝複興,他們這幫人可就死的慘了。不跟李自成走,又怕李自成直接殺他們,當真是左右爲難。
就在這一片亂糟糟中,二十八日,李自成于武英殿登基。
登基典禮前,北京收到急報,吳三桂的兵馬已經過了玉田,而滿州人的大軍就跟在吳三桂的後面。
登基典禮結束後,李自成于武英殿召集将領,商議退出北京的後的方針。
軍師宋獻策認爲離京後要确保山西控制在大順手中,尤其是重鎮大同。如果山西保不住就放棄,主力退守陝西,守住潼關、榆林、商洛三個重鎮。
兵政府尚書喻上猷則認爲絕不能輕易放棄山西,而且還要将陝西的軍力調出來進駐河南。
“陛下,河南絕不能有失,若失河南,潼關、商洛難守!”喻上猷是崇祯朝進士出身,去年爲吏政府侍郎,剛剛轉任兵政府尚書。
河南之地的重要性當然不需喻上猷再說,隻河南那邊順軍隻有零散人馬,主力是以原明朝降軍爲主的懷慶總兵董學禮部,河南節度使呂弼周部,現二部渡過黃河南下徐州境内,留在河南的兵馬很少,所以明知河南很重要,李自成也沒有軍隊去駐防。
喻上猷說可八百裏加急給董學禮、呂弼周,讓他們馬上收兵回防河南,确保懷慶、衛輝,防止吳三桂同滿州兵趁河南空虛之時收取中原之地。
“董、呂二人會北上嗎?”
大将劉芳亮對這兩個明朝降官在大順撤出北京後還會不會聽命表示懷疑。
戶政府尚書楊玉休想了想道:“除了董呂二人,陛下不是還冊了一個淮陰侯陸文宗,可叫他同董、呂二人一同提兵北上河南,這樣也好相互監着些。”
“也好。”
李自成點了點頭,呂弼周和董學禮都是明朝的降官,陸文宗卻是淮揚舉義之人,從相同性上來看,這個陸文宗明顯比呂、董二人更與大順親近,也更值得大順相信。
宋獻策同意,因爲陸是造的明朝反,不可能和呂、董這兩個明朝降官同流合污。
“就算他們肯來,兵馬怕也不堪用。”
李過搖了搖頭,呂、董二人部下兵馬盡是明朝的敗兵,陸的部下是淮揚農夫,說句難聽點的不過是一幫烏合之衆,就算三家能湊幾萬人進駐河南,又哪裏能擋得住滿州人。
一片石之戰,那些辮子兵的強悍李過印象深刻。
李自成揮手道:“死馬當活馬醫,讓他們三個先北上河南,再叫白旺從荊襄帶兵過來。就這麽辦着,老牛拟旨,今天就發出去。”
白旺是大順軍另一悍将,其在荊襄經營兩年之久,所部六萬順軍也是精銳。
除白旺這六萬精兵外,大順在其他地方還有袁宗第、田見秀、高一功、劉體純等大将統領的十幾萬兵馬,順軍主力是有三十餘萬之衆的,加上投降的明軍,百萬之衆可能沒有,五六十萬卻肯定有的。所以即便一片石戰敗折損了四萬多精銳,大順的軍事實力依舊很強。
宋獻策有點擔心道:“自古要保關中,必保山西,要保山西,就必須确保大同,但大同那邊很不可靠。”
大同守将是明朝降将姜瓖,這人和唐通有關系的,同吳三桂也是世交,如今唐通不知下落,有極大可能已經投降滿洲,而當初又是唐通勸降的姜瓖,所以宋獻策不能不懷疑唐通會替滿州人勸降姜瓖。
一旦姜瓖在大同叛變,太原就要危險了。姜瓖投降後,李自成派制将軍張天琳率兵在大同、陽和一帶駐守,在太原留的是降将陳永福。
張天琳是老兄弟,可靠,但其部隻有幾千人。陳永福是明朝降将,會不會抵禦姜瓖和滿州人也難說。
“先離開北京去山西再說。”
李自成擔心大同反複,便決定派李過率三千騎兵走宣化去大同,與姜瓖共同守大同和陽和。
萬一大同不穩,李過可從偏關往西過河,或守榆林,或守延安,使滿州人不能渡過黃河。同時加封陳永福爲文水伯,又叫袁宗第密切注視大同方向。
做完這些部署後,李自成便讓諸将即刻準備出發,考慮到他這一離開北京就是座空城,爲防滿州人屠城,李自成又下令京師百姓出城避難,同時放火焚毀明朝宮殿和各門城樓。
一時之間,北京城中扶老攜幼者絡驿不絕,李自成禦營開拔時,很多投降大順的明朝官員選擇随李自成去往西安。
當李自成從廣安門出北京城時,城中已經有許多地方起火,他回頭望了眼,搖頭歎了一聲,縱馬西走。軍中攜有數千萬兩拷自北京官紳勳戚的贓銀。
此時距離他揮師入京不過42天。
徐州,四月三十日。
大順淮陰侯陸文宗對劉澤清部的收編已經進行了一大半。
将自己的親兵精銳放在淮陰侯身邊,一衆降将一開始覺得這是淮陰侯在吞并他們的人馬,但很快就意識到這樣未必是壞事。
因爲鐵甲衛和旗牌隊是淮軍精銳,尤其後者還是侯爺的親兵,所以這支親兵中如果有他們的人在,對于雙方實際都是一個約束和監督,并且更是雙方互相信任的一個表現。
再說,有的選擇麽。
5000名健卒,有3000人補入鐵甲衛,餘2000人編入旗牌隊,使得鐵甲衛的正兵、輔兵各有3000人;旗牌隊也從1500人增加到3500人。這兩支兵馬總數9500人,實際已是一鎮規模。
在接收了投降的明軍騎兵2000餘後,淮軍騎兵旅擁有戰馬的正騎兵就一下達到了2500餘人,加上其餘的牲畜騎兵,騎兵旅擴充到了5300餘人。
餘下不到兩萬人如何改編,陸四給了降将們一個自由選擇的機會。
兩個方案,一是抽調各部同淮軍第一鎮的第一旅、第二旅混編爲新的第一鎮;再與第一鎮的第三旅混編組建第五鎮。
這個方案大概需要補充兩鎮一萬兩千人左右。
另一個方案降将可以選擇不加入淮軍,領其餘部爲單獨旅建制,在接受陸四指揮這一前提下獨立領軍。
陸四誠意很足,給這些降将三天時間考慮。這三天除了從各部抽選健卒補入鐵甲衛和旗牌隊,陸四便是讓陳不平派人收購百姓的頭發,再将這些頭發制成辮子模樣系在稻草人後供淮軍操演砍殺。
有自稱劉澤清後人的舉報本書侮辱他先人,嗯,奇怪。
相關史料表明劉澤清是被清廷以謀反罪名族誅的,哪來後人?
便是有後人,也當爲祖先所做所爲感到羞恥,怎會跳将出來大罵威脅呢?
不見秦桧後人跳将,不見吳三桂後人跳将,不見洪承疇後人跳将,不見尚可喜後人跳将,倒見一個劉澤清的後人上竄下跳,真是可恥。
請這位自稱是劉澤清後人的某人,好好讀史,不要再讓死了幾百年的屠民伯、漢奸祖先在地下都不安生了。
告,盡管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