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議一出,頓時在朝堂之上引發了軒然大波。
朝廷諸公之所以感到如此驚訝,那是因爲此議和跟彼議和完全不同,是一件真正喪權辱國之事。
實際上早在胡人占領了南方大片區域後,朝堂之上就有官員提出應該跟胡人議和,以免戰火進一步蔓延下去,甚至燒及江南等地。
那時膽小怕事的和安帝趙焞安也希望跟胡人停戰,于是在安國公的默許下,迅速派出使者向胡人求和。
然而誰也沒想到,胡人的回複卻是:議和可以,但大魏要答應向大厥稱臣,并每年向大厥納貢。
在得到胡人這個回複後,滿朝驚怒,頓時沒有人敢再提議和之事。
因爲誰一旦再提,得罪的不僅是天家,在民間也肯定會招來罵聲一片。
說句不好聽的話,如果誰真的促成了大魏向胡人稱臣納貢之事,那肯定會遺臭萬年,遭天下人唾罵。
這個鍋實在太大了,沒有任何官員敢背在身上,因此自然沒有人敢再提此事。
同樣的,消息傳開後,民間一些原本想要跟胡人求和的聲音也一下子消失了。
人人都在罵,這些胡人真是不識擡舉,果然是番邦野族。
然而誰也沒想到,隔了這麽久之後,再次提出議和之事的不是别人,竟然是和安帝本人,這自然會引發朝堂震動。
在聽到和安帝的決議後,絕大部分官員的心裏都隻有一個想法:皇上瘋了嗎?不,應該是安國公瘋了嗎?
因爲所有人都知道,如今真正把持朝政的人是安國公,也是衆所周知的隐皇帝,和安帝隻是一個按他吩咐行事的傀儡皇帝罷了。
如果沒有得到安國公的默認,和安帝哪裏敢自作主張。
換句話說,真正想向胡人議和稱臣的不是和安帝,而是安國公。
這位隐皇帝葫蘆裏究竟賣的是什麽藥?難道真的要向胡人稱臣納貢?
在沒搞清楚安國公的真正意圖之前,所有官員都不敢随便反對,以免惹禍上身。
當消息傳至民間後,頓時一片嘩然,所有人都不敢相信此事是真的。
現在議和,不就相當于向胡人稱臣嗎?
此事在士林當中更是引起了劇烈震動,無數讀書人在聽聞此事後,都覺得不可思議。
堂堂大魏皇朝竟然要向蠻夷番邦稱臣納貢?!這簡直是荒天下之大謬。
但沒過多久,讓無數讀書人感到又驚又怒的事情真的發生了。
和安帝竟然真的派出使節前往南方議和。
在得知此事後,京城的讀書人幾乎集體抓狂。
不管身上有沒有功名,上千個讀書人通過四處奔走、相互串聯的方式約在一起,然後在約定之日一起湧到皇宮正門外面跪下呼喊着同一句話。
“請皇上收回成命。”
“請皇上收回成命。”
“請皇上收回成命。”
上千儒生一遍又一遍地齊聲呼喊着這句話,引來了越來越多平民百姓的駐足圍觀。
到了中午的時候,圍觀的百姓已經多達幾萬人,幾乎把整個皇宮正門圍得水洩不通。
雖然當地官府不斷喝令儒生們離開,但卻沒有一個人願意離開,繼續一遍又一遍地呼喊着。
由于儒生們實在太多,當地官員也不敢輕舉妄動,隻能焦急地等着上頭的命令。
終于,管事的人來了。
當新任巡城禦史宋淮安帶着三千官兵出現時,頓時在民衆當中引起了一片恐慌,許多圍觀的百姓紛紛走避,以免惹禍上身。
巡城禦史宋淮安走到所有儒生面前冷聲道:“如果你們現在離開,本官念在你們是初犯的份上,可以不追究你們的過錯。
但如果你們還是冥頑不靈的話,那就别怪本官不客氣。”
儒生們沒有理他,繼續大聲呼喊着:“請皇上收回成命。”
看到這些儒生如此固執,宋淮安怒道:“好,既然你們敬酒不吃吃罰酒,那就别怪本官不客氣。
來人啊,給我把這些愚生統統抓起來,一個也别放過。”
在宋淮安的一聲号令下,那三千官兵立刻兇神惡煞地沖過去抓人。
儒生們拼命掙紮,但這些文弱書生哪裏是孔武有力的官兵們的對手,很快就被壓制下來,有不少人還被官兵打得頭破血流、狼狽不堪。
就這樣,這些集體請願的儒生被官兵全部抓了起來并關在了大牢。
由于人滿爲患再加上監牢不夠,原本每間隻能關七、八個人的牢房一下子就關了二、三十個人,每間牢房都擠滿了人。
爲了懲罰這些鬧事的儒生,官府的判決很快就下來了:所有人終身不得參加科舉,如果身上有功名的就直接革去功名,永不錄用。
這個判決一出,頓時讓這些儒生的家屬陷入到絕望當中。
古代社會一個普通家庭要供養一個考科舉的讀書人是十分艱難的,有時就算集全家之力也不一定供養得起,實在是花費太大了。
有些有田有地的小康之家,甚至會因此而變成貧戶。
要供一個讀書人出來,是真的很不容易。
這一千多個儒生,除少數富貴人家出身外,其餘絕大部分都是無數家庭砸鍋賣鐵好不容易才供養出來的。
爲的就是期待家中子弟有一天能夠考上秀才、舉人甚至是進士,從而改變整個家庭甚至是整個家族的命運。
如今官府這個判決,無疑于讓這些家庭多年來的付出和努力全都付諸東流,這當然會讓他們感到無比絕望。
但絕望歸絕望,人還是要救出來的。
于是這些儒生的家屬開始到處跑關系、送禮,想把家中的子弟從獄中撈出來。
這下衙門裏的官員高興壞了,光是收錢都收到手軟。
整個衙門上到官員下到獄卒,全都賺得眉開眼笑,比過年還高興。
如果換作以前,早就有官員冒死直谏了。
但自從順天帝登基并設立緝事府後,有骨氣的官員早就被屠戮一空。
如今朝堂之上,全是一些明哲保身、貪生怕死的官員。别說死谏,就是敢出聲反對的人都沒幾個。
這大魏朝廷的腰骨,早就斷了。
這還隻是京城這邊的情況,當議和的消息傳開後,在各地百姓和讀書人當中同樣引起了強烈的震動。
隻要是稍微有些骨氣的人,都感到無比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