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淡然的陳樹,内心松了一口氣。
和預料一樣。
李鳳栖不是普通人,這一點可以确定,而他究竟有什麽身份,和妖皇有什麽關系,并不能改變陳樹對李鳳栖的看法。
李鳳栖在熒惑之巅神識能和封印之力共鳴。
那麽同樣出自妖皇之首的八荒天牢這層封印之力,也因能與之共鳴才對。
事實證明确實如此。
倒也有些意料之外的事情,比如李鳳栖竟然能借助火焰将長槍龍膽煉化,把一條寒冰蛟龍化爲肉身的一部分,這一點着實出意料。
卻是李鳳栖的神來之筆。
等他歸來。
就可以重新啓動封印一事,到時候大罪之人必然會有反撲。
那便戰。
有天道壓制又怎麽了?
大罪之人終究是被封印了億萬年,實力和境界不可能保持在巅峰,若是巅峰時期的大罪之人,哪還有重新封印的機會。
……
……
環繞太陽的封印之力褪去。
李鳳栖站在火焰之中。
渾身上下依然還有細碎的電光缭繞,在火焰之中被燒毀的長發已經重新長成,而且機場,淩亂的垂落至背上。
無風自舞。
衣服是真沒了。
腰間朝歌,劍意盎然。
神識内觀。
代表貨肉身的體内世界,是一座高山再次顯現峥嵘之姿,依然覆蓋着白雪。
平原之上,青草滿地。
冰川迢迢。
流蕩平原的大江大河泛散着蓬勃生機,依然漂浮着冰塊。
再内觀秘境。
有些訝然。
黑白光劍形成的陰陽魚,竟然有了變化。
不再是光。
而是兩道黑白的火焰。
其中代表着道家本源的那道白色火焰,隐然之間,在火焰裏竟然漂浮着一本書,肉眼可見其形狀。
道家源書!
和熒惑之巅鎮壓赫卡忒的道家源書一模一樣。
此刻和黑色火焰之間逐尾而遊走,又有黑白火焰之氣騰空而交互纏繞,形成黑白的光焰,直到天穹盡頭,蘊含道家源書的道家本源,還是壓不住劍修本源。
劍修本源也壓不住道家本源。
道家本源雖有道家源書,然而劍修本源上,李鳳栖因爲出劍“太平”斬白裳,領域到一絲大義之心——這是屬于劍修。
因此依然均衡。
若是不能均衡,此刻秘境就會出問題。
劍意沖天之間,道家仙韻夾雜其上,恍恍然間,李鳳栖的神識看見了億萬種可能。
劍修和道家本源都有了質的變化。
這意味着李鳳栖的大道将可以達到更遠。
《春秋》化作墨韻形成的廣袤天地沒什麽變化,倒是天穹之上東升西落的懸空大日,似乎也浴火重生了。
以前隻是散發出熏暖之意。
此際卻像是一個真正的太陽,火焰洶洶炙烤四方。
在他神識無法感受到的地方,有一股寒意。
很強。
和當初秘境大日懸空之前一樣,這股寒意恰好平衡了懸空大日的炙熱,讓秘境内沒有冷熱失衡,這使得整個秘境之中的生機,越發明朗。
也許要不了多久,秘境之内就能鑄一輪明月東挂。
可惜沒水。
如果有水,也許經過漫長歲月,真能衍生出生命。
破境了!
不再是玉璞境。
而是……
寸芒境!
亦是小隐境!
道、劍雙修的李鳳栖,玉璞修身之後,同時踏足第三境。
劍修第三境是寸芒。
道家第三境是小隐。
這次破境,不僅得益于太陽烈焰的淬體,也得益于道家源書和出劍太平的大義感觸。
實際上,體内秘境之中,和劍修本源相互而成陰陽裏的白色火焰之中的道家源書,并不是熒惑之巅那本真正的道家源書。
那本書不敢拿走。
體内的道家源書,是那本道家源書分出來的一縷神義。
若是真的道家源書,哪可能壓不住劍修本源。
何謂小隐?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榮華。
直白一點的解釋:主觀偏見會妨礙對真理的追求,花言巧語容易掩蓋真言,大道之理往往隐于細微的事情中,巧言往往會淹住真實。
此境界的道家修士,不以自己的正确推定别人的錯誤,不以别人的錯誤推定自己的正确,隻做一事,靜心修道以達内明。
和儒家第三境不惑大同小異。
我輩修士,鑄秘境、生本源而知大道何往。
我輩修士,皆爲璞玉而雕刻己身。
這是除儒家之外,所有修士的第一、第二境。
儒家第二鏡是初知。
第三境,劍修、儒家、武夫、巫族、妖族、道家、乃至于魔族、鬼族皆不相同,隻不過最終大道差相仿佛,所走道路截然不同而已。
劍修寸芒境,泛散一點的說,是劍修基礎,立足于劍招之上而修劍光。
劍氣、劍意乃至于劍勢,皆在其後。
而劍光和劍氣易混雜。
所以九州修士,對于第三境寸芒境和第四境的劍修,最難區分。
何謂寸芒?
寸芒境之劍修,手中有劍。
劍若螢光。
若得一日出劍,則螢光綻放,宛若寸芒,亦成那星火,以寸芒之光,照耀千秋之世,以這些微劍光燎原而成天地之大光。
一劍光寒照九州。
這就是寸芒。
一寸光芒。
世間最閃亮,最耀眼的那一道劍光,皆起源于這一寸光芒。
這一刻起,李鳳栖是劍修寸芒境。
一名真正的劍修!
當然,依然修道。
他的心法始終是道家《太虛經》。
就目前而言,道家心法在李鳳栖的修行路上極爲重要,然而但凡厮殺,卻全是靠劍修——麽得辦法,李鳳栖沒有道家名師教他道法。
劍修快意。
可李鳳栖其實也挺向往道家的風采,什麽縮地成寸,撒豆成兵,揮手之間便有風刃無數,又或者大袖一甩,便能袖籠星辰之光而成劍。
萬千劍落而殺敵。
确實灑脫。
心中打定注意,若是此次事了還能活着,死纏爛打也得讓灰袍道人教自己幾手道法。
他不是說過麽。
算起來他還是自己的大師兄。
教點道法又怎麽了。
劍、道之外,李鳳栖其實也羨慕儒家,像陳樹那般朝聞道而夕入青雲,又活着是像徐墨規一樣,出口成憲,何等潇灑。
不僅如此。
李鳳栖對那一拳既出,則眼前萬物可破的武夫也有憧憬之意。
何等霸氣。
巫族和妖族麽……
李鳳栖沒有想法。
着實是因爲對巫族不了解,且巫族之強,源于天生血脈,不是靠後天努力就能成的,所以還是投胎問題。
對于妖族,因爲東魁那二貨,李鳳栖有些無語,不過對妲己摘葉成舟這些神奇手段,還是有點惦記。
關于修行,李鳳栖其實有點小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