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好奇啊,父親,那被譽爲天下睡仙第一人,我還真的是好奇的很。”
“既然如此我就告訴你,華夏武道修煉的第一步,就是步入宗師境,第二層就是尊者境界,而突破到尊者境界,就必須學會《胎息訣》,陳抟老祖主張,身口爲爐、宮室爲竈、腎爲水、心爲火、肝爲木,使肝木生心火以煉腎水,達到“成塵得變”。”
“父親,您說的我怎麽感覺有點糊塗啊!”
“我給你講個故事你就明白了。”
“您說!”
緊接着,獨臂尊者就開始講述陳抟老祖的故事。
其實陳抟老祖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陳傳。
相傳陳傳年輕的時候就理想着,自己通過科舉走向仕途。
他雖然才學過人,滿腹的學問,但最終名落孫山。
從此以後陳傳就将自己的精力,轉向了修仙得道的修煉上來,以擺脫世間的紛争。
當時武當山是道教第一名山,陳傳在道士孫君仿的指點,來到武當山九室岩隐居修煉。
在此修煉長達二十年之久。
他的内功修煉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據說他的高深内功胎吸法可以将羽毛放在他的鼻子前面,很長時間羽毛都不動,人們試探他的鼻息,感覺若有若無,捉摸不定。
後來陳傳又到華山雲觀台修煉,這一次修煉将近四十年,再次苦心鑽研潛心修煉,終于練成内家功夫獨特之術睡功陳傳可以在不吃不喝,不蓋被子不活動的情況下,最多能睡百天左右,這種睡功又叫蟄龍法。
“父親您的意思是我要練習蟄龍法!”
“對的,你聽我繼續給你講述!”
修煉這種功夫時,呼吸要達到似有似無,脈息仿佛是六脈俱無,達到這種程度使自己似睡非睡,這種功夫具有深奧的學問,決不是一朝一夕所能修煉完成的。
據說陳傳活了118歲,他的長壽秘籍就是,他的内功修煉之術的成果。
陳傳爲了發揚光大自己的成果,還編著了道教内功修煉的理論功法,著名的有《無極圖》《指玄篇》,他的著作被道教門徒譽爲長生秘籍。
陳傳後來周遊四方,遍訪天下名仙講道學道,切磋内功之術,同時又了解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并逐漸的關心起國家大事。
陳傳當時在武當山修道時,就有這種志向,他在《隐武當山》的詩中,就流露出他歸隐武當,隻是在尋找有力的時機,使自己一展宏圖。
當初五代時的周世宗柴榮,知道陳傳博學多才隐居深山,并知道陳傳還具有高深的道行和玄異的内家之術。
柴榮就想以高官厚祿來籠絡陳傳,爲他日後統一中國作出貢獻。
陳傳根本就沒看起他所給的官位,因爲陳傳有他自己的遠大報複和目标,婉言謝絕了柴榮的好處。
其實陳傳感覺到柴榮處處在防範着自己,怕陳傳對他構成威脅。
陳傳繼續要求回到華山雲觀台修煉,柴榮沒有辦法答應了陳傳的請求,但是柴榮卻派人偷偷的監視陳傳。
正當柴榮統一中國的事業轟轟烈烈的時候,柴榮突然病死。陳傳聞訊後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集合隊伍準備一争天下的時候,傳來趙匡胤發動了兵變大宋已經取代了後周。
陳傳對大家說:塵埃落定,天下有主了。
從此他放棄了争奪天下的決心。
明智的返回了華山繼續修煉。
陳傳錯過了自己的機會,斷絕與塵世的來往,潛心修煉鑽研學問。
陳傳雖然是隐士,他不僅博學多才還具有政治頭腦。
在宋太宗趙匡義當政時,他深受宋太宗的賞識,兩人還成爲朋友,宋太宗多次想委以重任他都回絕了。
宋太宗爲此賜陳傳爲希夷先生稱号,此号是宋太宗取之老子的兩句話:聽之不聞爲希,視之不見爲夷以此來贊賞陳傳高深的道行。
陳傳最富有哲理的一句話,概括了陳傳的爲政之道爲人之道:優好之處勿久戀,得志之處勿再往。
對于陳傳老祖還有一些傳說。
據說陳傳小的時候,有一天在水池邊玩耍嬉戲,遇到了一個老婦人,她把陳傳報起來并且喂奶給他吃,然後笑着對小陳傳說:你長大後清心寡欲淡薄名利,不要陷入是非之地,你是一個聰明人,你比别人都要強。說完頭也不回的就走了。
後來人們就說,這個老婦人是一位神仙點化并傳授了陳傳仙法,使陳傳脫離了凡胎俗體,成爲了具有仙風道骨的能人。
說也奇怪陳傳經過這個經曆後,更加聰明了,說話處處玄言妙語,而且特别的有見識,簡直就和以前判若兩人,器宇不凡神采飄逸有如仙人。
對于陳傳的精彩傳說很多,但是對于陳傳之死的傳說更加富有傳奇色彩。
據說陳傳臨死的時候,自己就已經知道死期已到,就命徒弟在華山蓮花峰下張超谷鑿一個石室,并且還寫了一封遺書:
我的壽數已盡,我這輩子對世間沒有什麽留戀的,唯有聖明的趙宋朝廷有恩與我,值得我懷念,我将于7月29 日化形于蓮花峰下張超谷中。
後來他死後弟子和他的遺書對比,死期竟然完全的吻合。更加讓人驚奇的是,陳傳死後七天,身體還有餘溫,皮膚紅潤還有彈性,就向陳傳在熟睡。
陳傳活了118歲,可以說是一個長壽之人,但在宋朝那個時期,人們認爲隻有神仙才能達到。陳傳的長壽完全歸功于,他那精深玄妙的道家内功。
“父親,你講述這個故事是什麽意思?”
“參加家族大比,你必須得步入修煉,不然的話,你終究遊離于華夏武道之外。”
“兒子,你要知道你我父子雖然被吳家所抛棄,可是吳家的絕學我都知道,今日我就要教你蟄龍法,還有《胎息訣》。”
“父親,那你趕快教我吧。”
“不着急,等到今晚月明的時候。”
“好的!”
“我吳家子孫定能夠站在世界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