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初看起來,完全不合适的人員,他都悄悄接觸過。白雲天答複中,說了他們幾項特長,這些特長很好考察,遊錦讓他們做了幾次實驗,以他外科醫生的敏銳眼光,立即就看出來他們在這方面的水平,确實要超出同濟很多!
這說明,白雲天說的都是真的!
他專門挑出來的人,确實是這次研究團隊最合适的人員!
幾次測試,全都印證了白雲天的内容。
這讓遊錦心頭大定,在佩服白雲天識人之明的同時,也對這次研究的成功抱了極大信心。
所以,他才表現出非常強硬的态度,堅持這份名單。
他知道,現在大家對這次課題研究的看法越負面,一旦成功,取得效果就越好!
隻要出成果,所有質疑的聲音都會戛然而止,而他則會受到更多肯定。
……
在所有人都不看好,團隊人員内部有些人也并不熱情,隻是礙于他的院長身份不好拒絕的氛圍之下,團隊組成了。
整個小組一共有二十一人,是整個課題組中,人數最多的一個。
課題工作地點,就在醫院行政綜合樓三樓。
遊錦動用權力,在右側走廊盡頭,單獨安排了三個房間作爲實驗室和資料工作室。
在他請示以後,總公司專門調來了一批設備、計算機,派來了軟件工程師,爲他們安裝專門的軟件系統,輔助進行細胞篩選、注入等工作。
白雲天更是專門抽出時間,來爲他們進行了設備改裝,以将各種單獨的設備用通訊端口連接到計算機内,實現數據實時傳輸、處理、共享等諸多功能。
他還帶來了幾套據說是精度極高的設備,可以讓許多繁瑣的操作過程,實現計算機控制的自動化操作,最大程度降低人爲幹擾造成的污染、損傷等實驗失敗因素。
走廊上,專門加裝了一道合金栅欄門,公司派來了幾名部隊退役的保安,擔任警衛。其負責人,更是由白雲天的貼身保镖李強親自擔任,這也壓住了其他人的反對意見。
團隊内,頒布了嚴格的保密程序,任何實驗過程、方式、數據,都不允許向他人透露——包括院内領導!
如此嚴密的措施,令研究團隊内部,都有些緊張起來,一些并不積極的研究人員,看到公司如此重視,也提高了工作熱情。
頭兩個星期,所有人在分配了工作内容以後,都在遊錦的監督之下,進行相關設備的熟悉過程。
各種常規的實驗,更是反複進行,讓他們重新撿起醫學院所學知識,強化他們的實驗手法,爲以後的正式實驗展開做相應準備。
遊錦本人,也将大多數時間投入到了實驗室,跟着進行實驗器材、流程、實驗手法的熟悉過程。
在他親自坐鎮之下,沒人敢偷懶,也沒人說什麽影響團結的話,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氛圍。
兩周過後,經過一段時間的熟悉,大家對各自的工作都有了相當的了解。在這個過程中,随着接觸增多,實際看到對方的手法靈活程度、成功率,大家對那些原來覺得應該是瞎指揮,或者是進來鍍金的人員,有了更多的認識。
之前的一些偏見,也迅速得到改觀,再沒人覺得他們沒有資格與自己并立。
而那些本來被排斥的人員,通過實驗,也很快樹立了信心,工作熱情越來越高,越來越投入,甚至有些樂在其中,反而覺得這才是他們最喜歡的,不想再回到原來的崗位。
特别是那兩名行政、後勤人員,分别在試劑調配成功率、操作的穩定性方面,取得了遠高于其他人員的成績,讓那些之前看不起他們的人眼珠子掉了一地,大呼不可思議。
可以說,他們天生就應該屬于實驗室!
兩周的時間,讓團隊完成了初步的磨合,每個人都對給自己的定位非常滿意。同時,也對其他人的長處有了更爲深刻的認識,團隊迅速凝聚成型。
随着各項條件成熟,實驗也随之展開。
第一個研究方向,就是利用實驗室内常用的酶KOD—plus—Neo,進行PCR技術練習。
PCR全稱爲聚合酶鏈式反應,它是一種用于放大增擴特定DNA片段的生物技術。
自從七一年提出“經DNA變性,用合适的引物雜交,用聚合酶延伸引物,并不斷重複可以得到合成tRNA(運轉核糖核酸)”以後,核酸體外擴增有了理論指導方向。
經過不斷發展,到八五年,用同位素标記法,第一次看到了PCR片段,真正實現了聚合酶鏈式反應。
從此,克隆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
之後的克隆技術,全部都是基于PCR,在此基礎之上發展出來的,可以說是克隆技術的基石。
大家要練習的,就是這種技術的操作流程。
不過,在常規的PCR操作流程之外,他們還自行拟定了許多實驗方法,打算在熟悉PCR之外,看看能否摸索出更加簡潔、有效的操作流程。
這個意見,是由遊錦提出來的。
而遊錦之所以會提出這個設想,也是來自于白雲天的遠程指導,由他先拟出了數十個操作流程設想,再轉發給遊錦,讓他在實驗中加以驗證。
遊錦又在此之外,自己想了十幾種,并且在團隊内集思廣益,将其補充到一百種,在之後的實驗過程中,逐步進行試驗,以驗證其是否可行。
這也是試驗的常規操作,包括遊錦在内,所有人都不覺得有什麽奇怪。
在實驗過程中,常規的PCR技術操作繁瑣、容錯率低、濃度要求高、擴增難度大等特點,也漸漸爲大家所熟悉。
而他們自己設計的實驗步驟,也一次又一次宣布失敗,大多數時候,甚至是在起反效果。
這點也很正常。
實驗就如同在茫茫大海之中尋找一個小島,大家知道它的存在,卻知道大概方向,可是要找到它的概率,還是非常低,更多的可能是在大海中迷失方向,什麽也找不到。
全球上百萬科學家、科研工作者都在做這事,可一年成功的比率卻寥寥無幾,可見成功率之低。
大家能做的,就是看别人的實驗,成功的、失敗的都看。失敗的,要知道它爲什麽失敗,以後便知道規避這些失敗因素;成功的,則要明白他們選擇的方向與自己有什麽不同,找到共通點,爲自己以後的實驗找準方向。
這就好比在大海航行,常規方法就是擡頭看星星,通過星星來定位。
近些年陸續出現的各種新發現、新的實驗流程、設備改進,就是讓大家可以用三角闆、星軌儀、雷達來定位,一步步提高着在大海中航向的可靠性。
随着技術進步,大家的定位手段會越來越準确,成功率自然也就會越來越高。
重複并枯燥的實驗,就這樣一天又一天地進行着。
直到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