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夏商周斷代工程”這個超級大腿級别的潛在客戶後。
顧玩對于投錢把離子加速器質譜儀研發出來這事兒,信心暴漲了十幾倍。
不管顧玩本人喜不喜歡文科,對曆史有沒有研究,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這個基礎科研、“不賺錢的科研”舉步維艱的世界,搭便車把高科技發展出來,這個結果。
在一切向錢看的世界,如果不抱大腿不搭便車,很多東西不知道猴年馬月才弄得出來呢。
離子加速器質譜儀做出來之後,也不僅僅是考古學方面有用,将來成本下降、設計細化,還是可以分離很多其他“雖然不能作爲核燃料,但也有科學研究意義”的同位素的。
這對于全人類的原子物理基礎研究,有很大幫助。
而且,顧玩顯然是有更大的野心。
因爲他知道,在地球上,離子加速器質譜儀(爲了少水字,以後都寫作縮寫as)發明于1977年,那玩意兒一開始是在大型的基本粒子對撞機基礎上,演化而來的。
原理上,傳統對撞機沒有刻意的脫電子操作,因爲都是直接拿氫原子核或者快中子對撞的,目的是觀察質子中子撞碎之後分離出來的誇克之類的東西。
所以第一代as的端電壓都很高,成本巨貴,比如-ae-h-13類as。
地球上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到90年代初,才把as從傳統大型對撞機的設計中完全剝離出來,實現了降低端電壓和加速率、用其他設計來補足功能需求,減少系統冗餘浪費。
這個時代的代表科研機構有美國的oods-hole海洋研究所(也可以意譯爲“木洞”海洋研究所),還有奧地利的n大學,都做出了這一代的as。
再往後,進入21世紀,as的成本才逐年下降,出現了專門量産這種設備賣錢的公司,設備端電壓也降低到了50萬伏。
(之前都是科研機構自己造出來自己用、順便賣給其他單位。
另外,在高能對撞機、離子加速器這些領域,50萬伏算是非常經濟的低壓了。大型對撞機幾百萬伏上千萬伏的電壓都是很常見的,否則加速度根本不夠快,轟不碎質子中子這些基本粒子。)
現在,到了藍洞星上,因爲各國圖便宜,大型粒子對撞機都還沒造出來呢。這個領域起碼落後了地球20年。
所以,顧玩相當于是要倒果爲因,直接先做小型化、經濟化的as,然後将來積攢了團隊經驗和項目實力後,再逆推回去搞大型對撞機。
大型對撞機可是實驗物理界皇冠上的明珠,是幫助人類認識原子核内部結構、認識更微觀粒子構成、了解世界本源的大殺器。
别的不說,光提兩點,就能讓人知道這玩意兒的重要性:
首先,在《三體》上,三體星人鎖死地球科技,靠的就是讓“智子”幹擾人類的粒子對撞實驗來實現的。這是從根本上鎖死人類對宇宙本源法則之力的認識。
其次,在地球上,2010年代,王義方院士和楊振甯論戰了好幾年的那場風波,爲的就是“中國人要不要率先投資幾千億,造超大型粒子對撞機,從而赢得在基礎實驗物理對美國的反超”。
當然,王院士跟楊振甯吵吵的是“超大型對撞機”,多了個“超”字,那目的就是試圖把目前已經發現的最基本的微粒,撞得更碎一些,看看有沒有什麽新發現。那算是顧玩和丁院長目前要奮鬥的東西的下下代了,不過技術路線是一脈相承的。
所以,就算是再不懂物理的小白,看了這兩個例子,也能知道這玩意兒的重要性了。
……
想明白了一切,顧玩趁着寒假最後三天,順便把路徑思路、遠景展望、過程規劃,統統記錄下來。
跟文筆不錯的妹妹和女朋友合計着,按照當初搞铯原子鍾時、寫可行性報告的文體,形成了一份倡議。
當然,文件裏肯定還是要留一手的,尤其是具體實現的技術路徑,不能透露,免得别人将來繞過顧玩單幹——這種可行性報告,一般是給最終負責批錢的主管單位看的,主要是科技部,文化部可能也沾到一些。所以隻要能說服官僚就行了,具體技術細節不重要。
做完這些準備工作,顧玩把目前的條件梳理了一遍,發現自己還缺兩塊資源。
第一個,是啓動資金依然不夠有保障,他需要更多的傳統融資。
因爲自己手上的百多萬美元,肯定是不夠as項目用的。而且因爲腦子裏“不能讓金融投機狗分享紅利”的“思想鋼印”存在,顧玩覺得還是不要接受風投的好。
目前來看,如果表哥能給他弄來可轉債,最終不給投資機構按比例分走利益,那還是可以接受的。要不,就隻有指望國家支持的專項低息貸款了。
第二個問題,就是他腦子裏目前雖然有as設計的原理梗概和大緻思路,但是更多的細節,他前世的知識儲量并不足夠多。
就目前這個狀況,如果強行研發的話,也不是不行,不過對照試驗、重複浪費肯定要多幾倍,那就要靠多砸錢解決了。
如果想要跟研發铯原子鍾時那樣,有挂逼般的命中率、不走彎路不試錯一遍過,那還是得指望他腦子裏那個資料庫了。
然而,要調用資料庫,就必須怼投機詐騙者。
目前這個項目,貌似還沒有貪婪的金融狗冒出來找死,總不能随便找條狗怼吧。
這該死的思想鋼印,也不跟傳統系統似的,直接明明白白給我下任務。
隻能是慢慢籌錢,看看過程中有沒有不開眼的家夥供顧玩祭刀,替天行道了。
不知不覺,寒假已經過完了最後一天,顧玩必須開學回校了。
他決定先有所保留地跟丁院長忽悠一下,探探口風,看看能不能從學校要到一點沒有後患的資源。
而且算算日子,他寒假前投遞的那篇關于“離子加速質譜法分離中小原子同位素”的論文,差不多也該發表了。
頂級的國際期刊,可不比國内期刊,周期還是比較長的。一個月就能發表,已經是很快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