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餘裏衍的解釋,蕭老六高興的哈哈大笑,周南也是點頭說道:“也唯有蕭将軍才能有次威望鎮守此三處。”
蕭老六頓時不樂道:“你小子也該該改口了,還蕭将軍長蕭将軍短的,高小子都叫得比你親熱。”
不等周南說話,餘裏衍先臉上一紅,周南嘿嘿笑着說道:“舅父教訓的是。那這東征之事便說定了,等搜捕散兵之事結束後,我便帶兵前去平州,到時,将榆關也拿來,給舅父鎮守。”
蕭老六聽周南說的輕松,呵呵笑着說道:“我知道你在這兵馬一事上手段頗多,每次都能出人意表。我等着你将那榆關拿下來。”接着臉色一正,說道:“小子,你可知此去平州,要經何處?又哪些阻礙關卡?要用多少兵馬?帶多少糧草辎重?箭矢兵器盔甲馬匹等可足用?事前可曾派有細作前往平州?”
周南被蕭老六問的一愣,一一對照想了一遍,說道:“我隻是問過平州之事,并未親自去過。此去平州,倒沒有什麽險關高城,隻有薊州,算得上牢固。糧草辎重、箭矢兵器盔甲馬匹等辎重,一概不用多備,每人準備矛、甲、弓各一件,箭矢兩袋,另外每人準備三天的兵糧袋和一個藥包。這些就夠三天用了。”
蕭老六插話問道:“那三天後呢?”
“三日後自然有接濟。以往用兵,隻在燕京左近,所以隻備三天口糧足矣。這次遠去平州,我準備另建一支後勤兵馬,專門爲前面大軍提供口糧袋、兵器、盔甲等辎重、糧秣。三日一到,便由後勤軍将這些送到軍前,讓士兵們自行換取,至于兵器等物,随各人缺少自行取用。這樣一來,作戰的兵馬自然靈活自由,少了許多羁絆。打起仗來,還不是随心所欲嗎?”
蕭老六點點頭,周南說的這一點他深有同感,以往大軍出征,每個士兵要帶上三匹馬,家丁各一人,人、鐵、甲都要自備,每天打不打仗,先要打草谷,四出抄掠以搶來糧草,讓人和馬先吃飽肚子。這樣一來,如果是一萬人的軍隊,那就應該是三萬人,其中隻有一名是打仗的,另外兩人幾乎就是伺候這個人的。這樣的軍隊,又如何能做到靈活自如呢?遇到周南這樣的精悍馬軍,恐怕一個照面下來便潰不成軍了。
周南接着說道:“我帶兵,向來隻喜人少,不喜人多,有兩千馬軍,再加上我自己的三百親軍,便足夠使用了。”
這一次連餘裏衍都是連說不可,蕭老六正色說道:“雖然你小子有什麽炸箭,可是如果對手人多,亂戰之下,豈有僥幸可言?兩千人太少了!你要是覺得萬勝軍不夠用,我将黑鐵軍再給你五千騎軍。”
“舅父,”餘裏衍急忙說道:“眼下黑鐵軍隻是守着燕京,燕京又四周無事,何不将這一萬黑鐵軍全都讓周郎帶上?”
“哈哈哈,丫頭,便聽你的!”蕭老六爽快地說道。
“真的不用!一萬騎軍太多了!”周南說道,“一萬兵馬,人吃馬嚼,一天下來要多少糧草?非把我那後勤軍吃垮了不可。再說了,我從來又不和人硬拼,要太多人馬反倒礙事。”
“在無憂寨,蕭幹親率兵馬圍攻山寨,可以從密道逃走,而且是有那酒壇炸彈,否則,後果還不知如何。你此番前往平州,卻沒密道給你走。”餘裏衍仍舊不同意周南隻帶兩千人去平州。
“公主說的極是。小子,你可知薊州現在守将是何人?”蕭老六問道。
“是誰?”周南反問道。
“四軍大王蕭幹。”蕭老六神色嚴肅地說道,“那蕭幹當初被你逼走,帶着漢兵、奚兵、渤海兵便回了箭可山,那箭可山本是奚族故鄉,祖居之地,蕭幹又有勢力,一時間糾集了衆多人馬,足有八萬多人,号稱十萬大軍。而且你應該知道,這蕭幹極爲強勢,有野心。手下兵馬一多,就要解決兵馬糧草問題,于是便趁着燕京動蕩,率兵攻下了薊州,現在聲勢之大,快要超過平州了。”
“竟然有這麽多兵馬?”周南驚異地問道,原本他隻是以爲薊州等地應該都是大遼人馬固守,有了公主的号令,各地州城還不是紛紛景從?隻有平州,并不隸屬于燕京,所以他才隻說要攻下平州。
“除薊州外,還有景州、玉田等州,也已被蕭幹攻下。現在蕭幹統領的這些地方,再加上平州地界,已經快要趕上燕京周圍大小了。而且,這平州守将乃是遼興軍節度副使張覺乃是大安三年丙寅科狀元,甚是能幹,也是野心頗大,那蕭德妃主政時曾派去時立愛任遼興軍節度使、平州刺史,可是硬是被張覺給架空了,如今張覺在平州也是招兵買馬,你想如此人物,而且還是兩個,豈是兩千人馬可以攻下的?”
聽蕭老六一說,周南這才知道自己的這次東征竟然如此兇險。
周南說道:“舅父說的對,我也不是這一兩日便急着走,一來要等搜捕散兵一事了結了,二來要準備兵糧、後勤軍一事。三來呢,正如舅父所說,敵人勢大,更硬拼不得,我準備派幾個人先過去,打探一番情形,再做定奪。”
餘裏衍這才放下心來,說道:“周郎你能如此想,妾身就放心了。”蕭老六也說道:“我隻是将這些說與你聽,讓你早做提防。隻是憑你那些炸箭,便能抵得上萬餘精兵了。啧啧,那箭确是厲害!連我都想不出抵擋防禦之策。厲害!”蕭老六那天受傷後就一直躺在自己的卧房裏,甚至連那一聲炸響都沒能聽到,事後聽自己手下那些黑鐵軍繪聲繪色地講驸馬那炸箭如何厲害,竟然一箭将金人完顔婁室炸上了天,說的蕭老六很是好奇,想向高遠讨一支來試試威力,可是高遠告訴他,現在隻有周南那些親軍手裏有,而且不是用時,嚴禁私用。
周南笑着說道:“等這次攻下平州,我定會送舅父一些炸箭,裝備到你手下去。”
遼朝針對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采取因俗而治的統制方式,其中在東京地區用渤海制度,南京、西京地區用漢制,上京、中京地區則是漢制、契丹制度兼有。總的來看,遼國在設官分職時,随意性、臨時性的特征非常明顯。遼的南面官制大抵沿襲唐制,後來又兼采宋制而略有變通。導緻各地職官名目各異,顯得混亂無序。而且遼國本身出于遊牧民族,一些官職在中原宋朝幾乎不可能出現,但是在遼國卻很正常,比如“天下兵馬大元帥”,聽起來很拉風,很牛叉,可是也許就是統管自己本部的兵馬的,這隻是遼國皇帝爲了迎合這些将領們喜歡高大上的稱号的一種手段。總之,從正史裏幾乎看不到完整的遼國的政府機構和官職的介紹,這也是脫脫所著的遼史曆來不被人認可的一個原因。
前三卷基本就是在山溝裏或是在州城裏,很少涉及國家政府的層面,在接下來的情節裏,主角不可避免地要混同進這些制度和名目裏面,但是遼朝的一大特色就是官府機構和官員職位設置混亂,所以在官職名稱上、機構設置上,難免會有疏漏之處,或是爲了故事需要進行的改動,敬請諒解。反正你們不要拿我的小說做遼史研究就行,嘿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