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進行各種大典的正殿,元和殿早已粉飾一新。最上面正中擺放的座榻也裝飾的金光閃閃,作爲周南和餘裏衍并坐的寶座。在座榻前面是一張寬大的書案。書案的前面,就是三尺台階,台階下,就是大臣們參拜、奏事的範圍了。此時大殿的兩側也都擺好了一張張的座椅,隻等拜見完畢後,好給大臣們坐下歇息。這也是周南的意思,大臣們上朝,不用站着,坐下就行。
接下來的事,完全就如同餘裏衍說的,隻需要做一個木偶就可以了。所有的儀式都是在虞仲文和李石的主持下進行的,國号爲新遼,周南也沒意見。一來可以說是區别于舊遼的,二來就是還可以吸引舊遼的人才和百姓,還有就是爲日後收複失地留個依據——舊遼的故土,當然由新遼來收回。
對周南和餘裏衍分别行冊封禮,周南爲新遼王,餘裏衍爲新遼王後。虞仲文等人又在朝堂上提出,待國勢昌盛安甯後,便由新遼王、新遼王後轉爲新遼國皇帝、皇後。對此,周南隻得含糊說要等日後再議——總不能隻這麽大一塊兒地方就自稱皇帝吧?
周南不想現在做皇帝,最重要的原因是國号的事。“新遼”這一國号,現在很适合。可是日後不一定合适了。不過國号可以改,大遼以前改國号就跟吃飯一樣随便。經過李石的介紹,周南這才知道,原來大遼以前也曾經叫“中央國”,不過全稱是“大中央遼國”或者是“大中央契丹國”。若是日後從金人手裏奪回四京,擁有廣袤萬裏的疆域,自然可以用這個“大中央國”的國号。
冊封禮後,全國大慶十日,對那些罪刑較輕的犯人進行赦免;十日内,免收所有關稅、商稅。各州縣的知州、知縣也都趕來燕京,于三月初一日大朝日參拜周南和餘裏衍。
趁此機會,周南和餘裏衍對軍隊和官制也進行了調整。
新遼國中,軍隊按照作用,分爲常備軍、邊塞軍和駐屯軍。常備軍就是經常作戰的,沒有駐守地點,閑時也不須要參加耕種,可以長途奔襲的,這也是新遼國最精銳的兵馬了。
邊塞軍就是像賈老六駐守歸義城、石嶽駐守山海關一樣,駐紮在邊關要塞處的兵馬,這些兵馬也是新遼國的精銳了,隻是除了平日值守、操練外,需要在自己的駐地附近耕種土地,從而在糧草上自給自足。反正邊塞之處,多的是荒丘野嶺,士兵們種地,既能操練體能,又解決了糧草問題,不必從别處調撥,一舉兩得。
駐屯軍就是駐守各州縣的兵馬,類似于以前的鄉兵,算是常備軍和邊塞軍的後備,平日裏由守将帶領,勤加操練,優等的軍士,才可以算是萬勝軍和黑鐵軍日後的兵額來源,可以對戰損的士兵進行補充。普通百姓想要參軍的,隻能先進入駐屯軍,才有機會被選入萬勝軍或者黑鐵軍。由于作戰壓力小,平日裏就是維護治内治安,所以更多的是操練和耕種。
經過調整,蕭老六仍爲馬步軍都指揮使,隻統領自己的三千騎軍,作爲應急。蕭老六作爲新遼的馬步軍都指揮使,主要負責所有軍隊的調動、糧草器械的調撥配發。
馬步軍指揮使司的兩名副都指揮使則仍是高遠和楊可世,二人主要是負責率軍出征,或者率領軍隊增援各處邊塞軍,或是應付國中的突發叛亂,
常備軍共有五支,全部都是騎軍,分别是高遠和楊可世統領的八千人的萬勝左軍和萬勝右軍,阿古哲率領的由萬勝軍和奚軍組成的五千人的大鷹軍,作爲周南的親衛軍,相當于契丹皇帝的大帳皮室軍;王三瘋率領的五千黑鐵軍組成的鷹軍,作爲餘裏衍的親衛軍,相當于契丹皇後的屬珊軍。還有一支就是蕭老六的三千鐵騎,也是拱衛燕京城的部隊。
這五支常備軍,其實就是周南和餘裏衍的私人兵馬,共計有兩萬九千人。除了兵器甲胄,這五支常備軍将會配備三到六架不等的飛車和火箭彈,作爲最精銳的軍隊,周南當然會配上最好的武器。
邊塞軍現在共有七支,分别是駐紮在居庸關的張元的右鐵鹞子軍、駐紮在古北口的趙老三的左鐵鹞子軍、駐紮在盧龍道的高守忠的虎軍、駐紮在山海關的石嶽的熊軍、駐紮在蘆台鎮的陶谷的龍軍、駐紮在歸義和新城的賈老六的鳳軍、駐紮在樂安亭的王順舟的飛龍軍。
其中除了陶谷的蘆台鎮因爲河汊縱橫,邊境又長,不易防守,配備了三千步軍,五千馬軍,王順舟的飛龍軍是水軍,剛剛建成,隻配備了兩千步軍,五百馬軍,其餘五處邊塞軍都是兩千步軍,三千馬軍的統一兵員配備。
各軍統一發給了各軍的旗号和兵符。相對于常備軍、邊塞軍和駐屯軍,兵符也分作三種,金符、銀符、銅符。在兵符上刻有字号,每個兵符是由左右兩半組成的,左半兵符預先交給每支兵馬的主将,有事則由馬步軍都指揮使司派人持右半兵符和将令去面見主将,太小、長短、字号相合,則按将令發兵,事情結束,仍把右半兵符歸于都指揮使司。
這樣的改變,就沒有了以前手下的士兵東拼西湊的局面,隻有兵将一體,才能發揮出這支兵馬的戰鬥力。而且,兵符和旗号頒發,再也不會出現以前那樣,要傳信,随便派人跑過去就能調來兵馬的混亂情形了。
至于官制上,周南懂得少,主要是餘裏衍的主意。舊遼的官制分成南面官和北面官,北面官是契丹人的官制,南面官是漢人的官制,管的也是分成契丹人和漢人。這一次改變,全部都變成了漢人的官制。而契丹人和漢人,還有其他在新遼國的各族百姓,則都一視同仁,沒有了高低貴賤的區别。
現在事簡職專,大部分政務仍交由虞仲文的留守府來辦,基本上六部中的吏部、戶部、禮部的事情仍舊包含在内,刑部則由張英墨的夷離畢院承擔了。康宮弼的三司使司,現在還能忙得開,等日後邊市開了,來往客商多了,事情多了,再專門調整。
而工部,周南則完全改成了将作監。下一步,周南準備将所有精力投入到将作監中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