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進行的十分順利,很快大強的手機就來了銀行的短信,提示收到了彙款。
宋志偉的大哥也打電話過來說交易完成。
他的傭金還有大強需要繳納的稅款,這些都已經處理好了。
大強收到了錢,已經不需要其他程序,可以直接自由的使用。
這都是提前商量好的,不然倒騰來倒騰去很麻煩,一步到位收尾處理幹淨,省事。
這次委托的傭金不少,是從大強這筆錢裏扣出來的,陳大力算是做了一次借花獻佛的事情,不過大強對此并沒有意見,還十分同意。
畢竟受到照顧的不是陳大力自己,而是他們三個人都受到不少的照顧,更何況這個關系還是陳大力這邊的。
大強就直接大方的用自己的錢代表三個人一起做了表示。
宋志偉的大哥也知道這次傭金比正常高一些,他沒說什麽客氣的話,欣然收下了多出來的費用。
都是聰明人,知道有來有往才是朋友,才是關系。
對方會做人會做事,以後繼續好好結交好好親近,在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上面多幫一些就是了。
關于狗頭金已經賣出去的事情,觀衆們除了不是校長是校董之外,沒有一個人知道,别說觀衆了,就連村裏的村民,也都不知道。
陳大力和劉順利都沒有跟家裏說,大強自己一個人,沒什麽說的。
雖然現在有位報老村長恩的老中醫呂衛華和他住在一起,兩個人才認識多久?好沒有熟到什麽都說的程度,平時在家裏,他們倆也沒有多少交流。
呂衛華也知道這個事情,他正在跟村長商議開村花錢請村民們另外再蓋一棟房子,不要太大,蓋在離老村長近的地方,方便天天祭拜打掃。
到手的錢,算是轉讓,交納兩成的稅率,再扣去委托費,這次他們給了一成的費用,一共有七十萬。
這七十萬怎麽花,三個人或者說是大強還沒有想好。
當初看着一百萬挺多的,結果到手隻有七十萬,之前見過半年廣告代言六十萬,這七十萬也沒有太多的感觸。
事情雖然已經過去了,但是在直播的時候,依舊有不少的觀衆要求‘看貨’,想要看看狗頭金。
其中有新觀衆‘慕名而來’,看看不是圖片的實物是什麽樣子的,也有一些老觀衆,再看幾次,過過眼瘾。
不過這些請求,都被陳大力以“被委托鑒定的專家拿走了,現在不在手裏”爲由,全都推诿掉了。
至于什麽時候,專家鑒定完畢把狗頭金送回來,這個觀衆們就沒必要知道了,陳大力他們也不會主動去說這個。
說出來不是找事嗎?好不容易糊弄過去,你再畫蛇添足,說送回來了,這不就是告訴大家快來說‘我要看貨’嗎!
更何況哪裏有什麽專家鑒定送走了,根本就是賣出去了好嗎!
現在他們要做的就是,讓觀衆們逐漸把狗頭金的事情淡忘,讓大家不再繼續去想。
而且,觀衆們的注意力,很快就轉到了别的地方。
馬上就要過年了,村民們開始存年貨過大年,村長也開始組織一年一度的年前行動,那就是冬捕。
冬捕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最爲出名的就是遼省的查幹湖冬捕,是遼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當地的冬捕由來已久,早在遼金時期就已經開始了,是當地人都知道的活動。
随着這幾年更是因爲央視的美食紀錄片還有綜藝節目宣傳,冬捕逐漸被全國上下知道,過來遊玩旅遊的人數也逐年增多。
尤其是頭魚的拍賣,這幾年一年一個價,甚至一條魚賣到一百多萬,可以說先富的錢都多到不知道怎麽花了。
其實除了查幹湖,其他地區也有冬捕的習俗,隻不過規模沒有那邊大,收獲沒有那邊多,名氣沒有那邊高。
加上當地政府的宣傳引導,其他地方名聲不顯不爲人知也就說得過去了。
查可辛村每年冬天,也有冬捕的習慣,不過隻在過年前的時間組織這麽一次。
因爲村子靠海,漁獲根本不缺,隻是冬天海面冰封,不容易捕捉冰下的魚類,主要是海洋這麽廣闊,根本沒辦法和在湖裏比。
加上過年,都說年年有餘,魚是新年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大菜。
冬季北地氣候嚴寒,沒有漁獲,隻能從河裏想辦法捕撈。
村子也通過這樣的方式,留自己家裏備用之外,拿到集上售賣,換來錢再購買自己需要的年貨。
每年村子冬捕的地點,就是夏天秋天去釣魚的那條河,就是河邊基地所在的那條。
沿着河流再往上走二三十裏地,有一個規模不小的湖泊,這裏是每年鲑魚洄遊産卵的地方,同樣是熊等動物進行三文魚大餐的場所。
産卵後的鲑魚會脫力逐漸死亡,除了被熊、鳥等動物分食之外,有不少被湖裏其他的魚類吃掉了,甚至有的時候吃不完,再冬天都能看到冰裏有死去鲑魚的影子。
有這樣的大餐喂養,湖裏的魚長得多好不需要多說,村裏每年隻捕撈一次,周圍也隻有他們一個村會過來,所以不需要擔心竭澤而漁。
以往,村民們去那邊都是坐着馴鹿雪橇,前頭劉順利開着他的皮卡,拉着網子工具和五名村民提前去布置。(駕駛一個,副駕一個,後座四個,至于鬥裏,零下三十多度你坐在皮卡後面車鬥裏試試?)
而且森林裏氣溫要比外面更低,能到零下五六十度。
查可辛村之所以每年溫度不是很低,是因爲靠海有海洋的關系。
其實其他地方,尤其是内陸的那些地方,這個季節都是零下四五十左右。
就算海水比熱容的問題,也不可能一下子差十好幾度吧!這個問題,其實作者也不知道,幻想,沒錯,是幻想的鍋。
今年因爲購入了全地形車,所以大家不用擠在雪橇裏慢悠悠的趕路。
都穿的一樣多,但是地形車過去速度就十分快了,馴鹿再能跑,也有累的時候,不可能一直是一個速度。
可是地形車就不一樣了,隻要有油,竄就完事了。
村裏的‘全地形車車友會’,一直以來也不是說天天賽車玩,加入到會裏的村民可以說把地形車研究透了。
光是拆了再組裝起來,就不下十多次。
所以地形車被他們加了兩個大油箱,完全爲應對各種長途做好了準備,他們甚至還想等村子以後賺的錢多了,再多買幾輛,湊成一個車隊。
到時候再去鎮上趕集,就可以開着全地形車去,又快又拉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