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炜往秦州去信了,焦急的等着崔珪的回信。
李炜的管家幾乎每天都到徐府轉一圈······
“發生了這麽大的事,這小子怎麽還有心看狗屁的細柳營?”
要說李炜一點都沒有怪罪,也不可能,隻是,李炜需要從徐義口中得到準确的說辭,也好讓他有機會跟聖人解釋。
李炜不相信宮裏這時候還不知道,卻無法想象聖人在知曉後的處理方式。
還有長公主······
“信安王是說義哥兒出身于高平北祖上房徐氏?”
“确實如此。”
見長公主嘴裏還是義哥兒,李炜算是松了一口氣。
“管他什麽出身,他都是我的兒子。”
“長公主,此事恐怕有些不妥。不管原因如何,徐義那小子算是隐瞞了一些事實,我擔心聖人那裏······”
“本來想找這小子問問清楚,也好在聖人面前幫他說清楚了。偏偏這時候他還有心去細柳營勘驗什麽軍營!”
“信安王,這說明義哥兒心中無愧,心中無私,坦蕩蕩,自然無須擔心什麽。”
當真這長公主是吃齋念道的?凡是在宮裏長大的,沒有一個缺心眼的,就是原本缺點,也被宮裏的環境熏住了。
更何況,長公主的成長時期,便是本朝權力更疊的大混亂時期。
很顯然,長公主明白了信安王說這些話的意思。
但是,長公主那一錘定音的話,已經表明了态度:徐義就是我的義子,無論他是怎樣的出身。
徐義的做法,能讓她這樣的态度立足。在廣平公府的交談流傳出來以後,徐義沒有惶惶不可終日的托關系、拜碼頭,而是繼續着本該屬于他的公務。
這也就是說,徐義對于是不是高平北祖上房徐氏,并不在意,也就不存在故意隐瞞的動機。
看看徐義出世後的一切行爲,沒有一件是與朝廷相悖的。
“長公主,事實确實如此,可聖人如何想?畢竟一直以來義哥兒都是以孫神仙傳人的名頭存世······”
“那又怎樣?信安王,義哥兒可曾否認過自己是高平北祖上房徐氏的身份嗎?本宮所知,在廣平公府,義哥兒是第一次被人問起出身吧?”
“既然無人問起過,就不存在隐瞞的前提。他是孫神仙的瘡科傳承人,這點難道還有懷疑?若是有懷疑,老身到可以現身說法。”
“既然都沒有,誰又曾規定,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不可以做孫神仙的傳承人?别說是高平北祖上房,就是皇家宗室?若孫神仙收徒?那肯定也會是趨之若鹜。”
“信安王,至于三郎······朝堂官員?甚至朝廷重臣?前隋楊家後裔,逆臣子孫,就是神龍帝的後裔?不一樣是宮内翹首嗎?”
“别說義哥兒隻是高平北祖上房徐氏的一支?就是英公直系後裔又怎樣?”
李炜不是不懂的這些?也不會想不明白,更不可能看不到大盛朝的現狀如何,隻是立場不同?考慮問題的切入點就不同。
對于李炜?在剛聽說徐義出身時?那一刻首先是惱怒,而後才捋清了整個過程:似乎徐義從未曾說過自己的出身?一直是外人因爲他的醫道技能而冠名的。
自然?李炜就想着聖人在聽到這樣的消息時會是怎樣的情緒。
聖人不曾跟徐義有太多的交道?也不了解徐義這個孫神仙瘡科傳人的身份是怎樣來的。
聖人的惱怒和他李炜的惱怒?是兩碼事。
長公主······正處于初有兒子的激動中?在聽到這類消息時,潛意識的思考都是找合适的借口替徐義開脫。
不過,長公主這樣的态度,讓李炜放心很多。最起碼徐義不會被聖人降罪,因爲有長公主在前面扛着。
哪怕就是不能主導新軍,左金吾衛中郎将的職銜總還是有的,金城候的賞爵也是有的······大不了多等些時日呗,徐義還小,有的是時間。
至于崔家······若是他家悔婚,恐怕整個朝堂不知有多少世家大族慶賀了。
“殿下,金城候府外求見。”
正說着呢,他就來了。
長公主看了看李炜:“長公主,老夫接連幾日都遣人在徐府候着他,不知今日已經回來了。”
“快讓我兒進來。以後我兒過來,不必通報,公主府就是他的家。”
認幹親才舉行了儀式,長公主還沒有享受母親的滋味呢。這興頭還很高,幾乎想親自去迎一下。
“娘親,信安王······”
“回府了?”
“還沒有,小子在細柳營聽到些傳聞,便興沖沖的回來了。小子剛從王府那邊過來。”
徐義一家人分析過,李炜的态度相當重要。這幾天李炜一直遣人候着,知道李炜這邊沒有怪罪。但是,有些細節還是需要注意的。
“義兒,沒事,他們說什麽不重要,有爲娘呢。”
“娘親,孩兒惹事了······”
徐義那裝委屈的神情,真的挺真實的。
“娘親,這是師門當初傳承下來的《千金方》以及小子所著《瘡科要義》,懇請娘親代小子奉于聖人。”
這就是莺娘連續三日奔波的結果。
莺娘的師門越來越神秘了,居然真的有孫思邈晚年的千金方,就是來自後世的徐義,都不曾聽說過,這完全就是一本針對創傷急救的著作。
用莺娘的話,她的師門也曾爲此著作貢獻不少。
這一著作的出現,就把徐義的經曆連接完整了。故事就成了這樣的:徐義在小時候就被鄰居帶進終南山,被孫思邈的瘡科傳人收徒,在瘡科上的天賦驚人,繼承了孫思邈所有瘡科的醫道技能,并将其發揚光大。
幾年前,徐義一家爲報孫思邈傳人之恩,内遷終南爲孫思邈守墓,接替原來孫思邈傳承人的職責。在孫神仙墳前結廬守墓。
卻不料一場山洪,讓一家人死于非命,正好遇到了淩風子進山祭拜,救下了唯一幸存的徐義,并将其帶出終南山······
故事應該就是這樣,最起碼聰明的人,在看到徐義奉獻的千金方以後,會這樣腦補一個完整的故事。
“義兒,爲娘想知道,爲何不曾提起過你是高平北祖上房徐氏?”
“娘親,孩兒提與不提,在孩兒看來并無區别。敬業謀反,令英公先祖一脈盡數暴斃,多年的往來也在那時便斷絕了。”
“這也是家父當初決定進山守墓的原因。高平北祖上房沒落了,卻不能因此而斷絕宗族。誰知事與願違,再次遭受了不幸。”
“這大概就是違天命的結果吧。”
“小子承蒙淩風子師父所救,就想着安安靜靜的做個小道童,将孫師的醫道傳承下來,也不枉孫師之托。陰差陽錯,小子再一次入世了。”
“本以爲,所謂的高平北祖上房徐氏已經沒了,就剩下小子一人了,是不是高平北祖上房,提不提高平北祖上房,誰在意呢?”
“孩兒一直認爲,不管敬業當初出于怎樣的目的,又有怎樣冠冕堂皇的借口,與朝廷對着幹,那就是謀反。這一點,讓孩兒從心底抵觸高平北祖上房徐氏得跟腳。”
“但是,孩兒不能改變出身,就是族裏曾經有謀反的宗親,孩兒不不能否認,做不出忘祖的畜生行爲來。所以,孩兒就不想提······”
這一通陳述,徐義說的那叫一個情真意切,真正的讓聽者流淚。讓一個背負着孫思邈傳承,也背負着一家一族唯一後人的徐義,鮮活的呈現了。
長公主那個心疼,淚流的嘩嘩的,就是李炜,這一刻也有點憋悶。
應該是闖過去了,不僅僅不會因爲隐瞞出身受過,說不定還能赢得一些同情和贊揚。
再獻出這千金方、瘡科要義······聖人也應該不再多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