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的勝利是建立在其先進的戰術,優良的訓練以及旺盛的士氣之上,而不隻是憑借一兩種新式武器,當然更好的武器确實能夠增加軍隊在戰場上的優勢,但毛瑟98K步槍,明顯沒有多少技術含量。
那時德國陸軍就算端着法國的MAS、英國的李.恩菲爾德、奧地利的曼利夏甚至日本的三八大蓋,一樣能夠打出曆史上的戰績出來。
這畢竟是一支流水線生産的制式軍用步槍,生産商在考慮産量之餘也必須考慮到成本,特别是戰争爆發之後,德軍開始瘋狂擴軍,爲了在限期内完成軍方的巨額訂單,毛瑟廠隻能盡可能的簡化生産工序,并且降低了部分質量标準,以至于四一年之後生産的98K,無論選料還是做工都出現了明顯的下降,盟軍甚至拿在戰場上繳獲到的毛瑟98K取笑,聲稱這隻能算是一根包着鐵管的木條。
除開這些材料和加工方面的問題,這支步槍在技術上也已經落伍于這個時代,終歸是二十世紀初的設計,當時的戰争主要表現爲陣地戰和塹壕戰,對步槍的技術标準不高,但是到了四十年代機動戰、閃電戰這種高強度戰場環境下,這支武器已經漸漸顯露出了後繼乏力的迹象。
毛瑟98K的射速很慢,德軍測算過,通常一個訓練有素的德軍士兵在中等強度的戰鬥中,一分鍾差不多可以射出八到十發子彈,這是一個連隊裏的平均數值,或許會有些快槍手,不過大多數士兵的戰場射速差不多就是這個水平。
一分鍾射出十發子彈并不代表六秒就打一發,98K的槍機結構導緻上膛退殼都很慢,速度根本上不去,同時别忘記毛瑟98K彈倉容量隻有五發,所以還要扣掉重新往彈倉裏裝子彈的時間,即便是采用可以快速裝填的五發橋夾,從腰間彈藥包裏取出橋夾,到把子彈壓入彈膛,重新上膛擊發,即便是訓練有素的老兵,也差不多要耗掉十秒鍾左右,換做新兵或者在交火情況下,這個速度可能會更慢,要是再遇到個手笨點的,那麽耗費的時間就真的沒準了。
所以數據裏的一分鍾發射十發子彈,實際上等于是五秒多才打出一槍,這個數值同時代的所有步槍都能做到,至于極限射速,毛瑟98K大約是每分鍾二十發,那隻能是盲目的潑灑子彈,沒有什麽實戰意義。
在西線的戰鬥中,毛瑟98K暴露出了身上的另一個問題,它采用的7.92x57mm步槍彈威力很大,但也造成了很強的後坐力,所以想要熟練的使用這種步槍,必須要經過大量的實彈訓練才行,強大的後座力造成步槍在射擊之後,士兵必須要重新選擇與瞄準目标,特别在高強度作戰中,士兵爲了保持火力強度,往往隻能進行一些概略的瞄準,根本談不上什麽射擊的準确性。
想要達到精确的射擊效果,那麽射速隻能繼續降低才行,這顯然是無法應付現在這種戰争模式的,在機動作戰時遇到配備高射速步槍的敵軍,德軍很容易會被對方的火力所壓制住。
德軍其實也早就發覺了毛瑟98K會造成火力不足的問題,所以才會這麽注重輕機槍的配備和使用,就是爲了彌補這種火力上的先天不足。
不過德國軍火商和陸軍之間的貓膩,以及一批頑固不化的将領和帝國元首的偏執,讓他們堅信98K足以應付他們準備發起的戰争。
确實在早期作戰中,因爲遭到的抵抗力量不強,德軍的98K并沒有暴露出太大問題,他們遭遇的往往是一群驚慌失措且訓練不足的步兵,很少有和強敵正面對抗的機會。直到德軍在比利時戰場上與英國遠征軍交手之後,德國人才算是遭遇到了實力相稱的敵手,英軍裝備的李.恩菲爾德步槍以其驚人射速和準确性,讓德國步兵在對方的陣地前吃足了苦頭。
至于德軍爲什麽不及早研發更先進的步槍,實在是因爲德國當時的技術儲備不足,德軍裏并不乏具有清醒頭腦的人,在開戰前軍方就得到了美軍開始裝備加蘭德半自動步槍的情報,他們對這種半自動武器很感興趣,并且啓動了德國自己的半自動步槍招标工作。
德軍提出了幾點技術要求,采用活塞導氣複進結構,槍支外表不能有活動部件,在導氣裝置故障之後,可以使用手動繼續射擊。從這些标準來看,德軍對半自動武器的概念還很清楚的,提出的條件和很附和實際作戰需求。
曆史上隻有毛瑟和瓦爾特公司拿出了自己的設計,最終瓦爾特公司的設計得到了德軍的訂單,這支武器被定型爲G41半自動步槍,并且開始裝備東線的德軍部隊。
曆史上這支槍在東線肮髒血腥的作戰環境下受到了嚴峻的考驗,槍機和活塞常常因爲泥土或者火藥殘渣而産生故障,使用這支武器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仔細保養,同時和98K相比這支步槍略顯笨重了一些,所以并不受到已經被東線戰争折磨得身心俱憊的德軍士兵的歡迎。
曆史上直到43年,德軍才真正配備了一支性能可靠的半自動步槍,這就是著名的G43半自動步槍,但是此時德軍的戰争頹勢已經漸顯,僅憑步兵武器的改進已經無力回天。G43出現的時間不算晚,但是因爲納粹在武器生産管理上的混亂,以及原材料和熟練技工的缺乏,以至于直到戰争結束時,這種半自動步槍才總共生産了大約有四十萬支,而真正配備給部隊的卻隻有總數的一半左右。
在西線戰役中,德軍常規部隊僅憑少量裝備的G43自動步槍,是無法壓制住美軍人手一支加蘭德的,但是德軍狙擊手憑借手裏裝了四倍瞄準具的G43狙擊步槍,卻讓美軍遭受了嚴重的傷亡,德軍狙擊手喜歡躲在伏擊點連續狙擊美軍的行軍縱隊,在二十秒内打完彈匣裏的十發子彈,然後趁着敵軍陷入混亂之際,輕松的沿着撤退路線離開。
徐峻本來也想生産G43步槍,這是一款毫不遜色于加蘭德的武器,但是他很快就改變了這個主意,因爲G43依然存在不少技術問題,主要的根子還是在發射的子彈上,不替換掉7.92x57mm子彈,這些問題就會一直困擾着德軍槍械。
徐峻最終決定使用曆史上的7.62NATO彈,也就是7.62x51mm子彈,替換掉7.92毛瑟彈,并且确定以後歐洲研發的步兵槍械,都将以這種彈藥作爲标準。至于爲什麽選擇NATO,因爲這是徐峻的資料庫裏最先進的子彈了。
子彈雖小但是技術含量一點都不低,每一種子彈在裝備部隊前都必須要經過嚴格的設計與論證。
通常一款子彈從設計到定型,中間不知道要進行多少次反複試驗,最終從一堆數據裏尋找出最理想的配比方案,彈頭形狀和内部結構、彈殼使用的材質以及長度與厚度,發射藥的選擇和重量,每一個簡單的參數,都是建立在上千甚至上萬次的試驗數據之上,這往往需要數十年的技術積累,後世有不少國家有能力研發和制造步槍,卻沒有能力研發和制造子彈。
德國現在可沒有那種時間來設計需要的新型彈藥的,徐峻隻能在一堆選項裏,挑選一項最成熟的設計出來,而在五十年代之前,最優秀的量産彈藥就算是7.62x51mmNATO彈了。
徐峻也考慮過蘇聯的7.62x39mmM43子彈,但是最終他還是放棄了這種彈型,他要打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全威力子彈的時代,對手裝備的可是有效射程超過一千三百米的莫辛納甘,德國士兵的戰場不是茂密的越南叢林或者阿富汗山地,而是東歐和蘇聯那種毫無遮擋廣袤無垠的大平原。
戰場決定武器,而不是武器決定戰場,這就是徐峻選擇7.62NATO彈的主要原因,他需要一種具備射程和威力,同時能夠在自動武器上使用的子彈。
至于5.56NATO彈,因爲技術年代超出了徐峻的資料庫範圍,就是想要裝備他也拿不出來,隻能交給研發單位慢慢進行試驗了。元首的資料庫有時間限制,否則徐峻之前怎麽還會想到制造G34,他直接造M14不行麽,可是這支槍是六十年代中期的産品,元首的資料庫裏沒有這玩意兒的圖紙啊。
PS:第一章奉上,今天有些晚了,吃點東西後繼續碼第二章,可能會很晚,早睡的朋友不用等了。
謝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