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折服都不行,在他們這些中字頭企業手裏,業績持續下滑,眼瞅着就要無法收拾的爛攤子,到了人莊建業手裏,也沒見到人家出台什麽措施,各個相關的實體企業就起死回生,業績開始重回巅峰的同時, 就業、利稅更是創下新高。
這就是掌握高端供應鏈的魅力所在。
别說是國内的中字頭企業了,就是空客和波音這樣的巨頭天天喊着要轉移航空供應鏈,拜托對中國騰飛的依賴,看着叫得很兇,也多少做出了實質性的舉動。
比如波音有意将波音737MAX機型中的一部分放在新德裏制造;空客深耕東歐地區,将冷戰時期蘇聯在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國建立的飛機修理廠、組裝廠和配件廠悉數并購、改造,納入大空客供應鏈體系。
爲的是什麽,還不是要擺脫對中國騰飛的依賴,實現供應鏈的所謂“自主可控”?
可實際上呢?
就在2008年第一季度,中國騰飛向空客和波音的出貨量卻創了新高。
其中對空客的T500系列碳纖維複合材料和鋁锂合金相關組建同比增長了58.7%,其中大型鋁锂合金蒙皮成品出口更是在去年的基礎上翻了一倍不止。
原因是空客的A330和A340開始批量供貨,而這兩款機型上需要大量的鋁锂合金蒙皮組件兒。
而縱觀世界範圍内能夠從鋁锂合金的冶煉、制備;到産品牌号的完整度;再到最後的高品質加工成型的,隻有中國騰飛一家能夠完成。
這也就罷了,最關鍵的是中國騰飛的做出來的東西質量上首屈一指不說,價格上也十分的親民,對于航空制造商降低成本,提高競争力有着質的提高。
相較于空客,波音的步子邁的更大,因爲他們在三月份與完成業務重組後不久的中國騰飛集團簽署了一份高端設備轉讓協議,總價值超過180億美元。
包括6套Z-DL—50型50噸振動試驗台, 四套NB—8848型七軸五聯動碳纖維快速鋪絲機, 以及兩套世界上尺寸最大的碳纖維複合材料壓力固化灌。
這些設備主要用于即将量産的波音787的生産制造。
其中6套Z-DL—50型50噸振動試驗台主要用于波音787客機的震動試驗模拟測試;四套NB—8848型七軸五聯動碳纖維快速鋪絲機則是用于波音787全碳纖維大尺寸機身的一體化制造;兩套世界上尺寸最大的碳纖維複合材料壓力固化灌同樣是配合波音787全碳纖維大尺寸機身的一體化制造。
本來這些設備波音是準備與日本的東麗和三菱重工一起研發的, 奈何日本的企業到了九十年代就跟拉稀了一樣,一點兒都不給力不說,還經常在關鍵問題上出錯,導緻整個計劃嚴重推遲,以至于影響到了波音787的交付。
要知道波音跟各大航空共可是簽署了專賣協議的,航空公司指定從波音購買客機,但相應的波音要保證飛機的交付時間,否則一大筆違約金可就在等着你呢。
波音賠點錢倒無所謂,可商譽受損就很難彌補了,更重要的是萬一航空公司轉頭投靠空客,那波音努力維持的優勢局面就徹底破産了,畢竟空客的A350和A380可是在哪兒虎視眈眈呢,稍有不慎,波音就有可能被空客一擊緻命。
因此按期交付波音787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奈何日本不給力,國内相關産業又不太行,怎麽辦?
就隻能厚着臉皮找到中國騰飛這裏,沒辦法誰讓中國騰飛現在是全球最大的碳纖維及其配套特種加工設備的供應商。
是的, 如果把碳纖維和相關加工設備放在一起,中國騰飛就是最大的,最強的存在。
就算不放在一起,世界第三大碳纖維材料制造商和世界第二大碳纖維特種加工設備供應商身份也足以傲視全球。
更關鍵的是,中國騰飛完全可以在這兩個領域做到世界第一,但執拗的中國騰飛偏不,因爲他們出産的産品清一色都是高端中的高端,早就脫離了出貨量這種低級趣味的束縛,瞄準的全是高附加值的存在。
正因爲如此,但就出貨量來說,中國騰飛别說前三,就算是前五都進不去,可加上銷售額和純利潤,那就是妥妥的前三名。
如此深厚的底蘊,面對波音的需求時,中國騰飛一下子拿出七、八種可行性極高的不同方案,直接就把波音負責洽談的技術總監給看傻了。
要知道日本方面連其中的一種方案都弄得焦頭爛額,結果中國騰飛霸氣無比的扔出了七、八個。
這就好比是學霸之于學渣,同樣的題目,學渣按照标準答案,都看得要崩潰炸裂;學霸連答案都不看直接拿出七、八種不同的解法一樣,水平高度可謂是一目了然。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簡單,中國騰飛自打突破了碳纖維全自動鋪絲機的關鍵技術後,就一直緻力于這方面的研究。
從精密機械到軟件的算法優化;從基礎的學科試驗到全尺寸的試驗驗證。
總之中國騰飛在這方面雖然是後來者,但憑借着強大的配套科研基礎,進展的速度卻十分迅速。
當然,這要是在其他企業,估計也取得不了這麽大的成就,因爲需求的短缺導緻就算打破從0到1的桎梏,也會因爲需求的萎靡而無法持續。
中國騰飛就不一樣了,他本身就對各類自動鋪絲機有着旺盛的需求。
FCNB—200基礎上改進的FCNB—200VIP高級公務機的整個機身就是采用全碳纖維複合材料,配合芳綸纖維蜂窩結構的内襯,令取消60%的傳統機身桁梁框架結構的FCNB—200VIP高級公務機整體減重35.8%,這令FCNB—200VIP高級公務機具備其他同類型飛機難以企及的最大速度,0.92馬赫!
再加上最高15000米的飛行高度,足可以在雲端上之上體驗什麽叫做真正的風馳電掣。
還有運—18NB運輸機後的大型T字垂尾,整體全部采用碳纖維複合材料,因爲隻有這種材料才能在保證垂尾高強度的同時,最大的減輕整體的結構總量。
還有直—18plus重型直升機,二十号工程,十号工程改進型,FC—23型艦載機,全都需要大量的碳纖維複合材料,都是各類全自動鋪絲機需要應用的地方。
面對這樣旺盛的需求,中國騰飛自然是要不斷的更新換代,尋求技術上的突破,就算不爲了他人,那也得爲自己把事兒幹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