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因爲樂文知人善任,陳宮不但有策略計謀,對治理國家也很有一套,讓長安城曾一度荒廢的經濟也恢複了起來,經濟恢複了,城内百姓的日子也自然好了,城中的酒樓商鋪也多了起來,商号旗幟飄飄,做小買賣的吆喝聲在長安城街道上回蕩不絕。
在用人方面,樂文大量招攬人才,隻要是有才能得到相應的職務,打破世族門第觀念,羅緻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雖然樂文現在的領地也不過是一個長安城和附近的一些小縣城,但是這樣更容易來管理和實行政策了。
與樂文同行的馬雲祿和趙雲,看到長安城的萬物複蘇的繁華景象和夾道歡迎的官員百姓,心中也是不僅對樂文實行的利民政策贊佩不已,讓兩人心中更多了幾分敬畏之色。
“臣等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回到皇宮大殿,樂文玉制十二旒冕冠,身着黑色龍袍,說是黑色,其實也不完全是黑色的,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繪有章紋。
樂文一甩有些寬大的袍袖,擡了擡手朗聲說道:“諸位愛卿平身!”
“謝陛下!”
樂文看了一眼陳宮,然後又看到了殿下多了幾個新面孔,想來是陳宮按照他的吩咐,招來的賢士,他沉吟了片刻,便對殿下的文武大臣說道:“諸位愛卿,朕不在長安的這段時間,可有什麽大事發生嗎?”。
這時從左列走出一名身材中等,面黃肌瘦,一副書生氣的模樣的青年,拱手對樂文道:“啓禀陛下!河北袁紹攻破幽州公孫瓒,公孫瓒敗亡,其部下和領地已經被袁紹一并吞并,袁紹的勢力可謂是如日中天,可他袁紹根本就不聽從诏令,無視陛下盛威,陛下不可不防!”
“哦?!你面孔很陌生啊?是何人推薦你來爲官的?!”樂文漫不經心的随口問道。
話音剛落,陳宮便連忙從左列第一位做出,對樂文拱手道:“陛下,此人姓滄,名達,字永元,長安人士,是微臣依照陛下的指令,招來的賢才。”
“滄達?滄永元?”樂文低頭沉思了片刻,在他的記憶力,三國裏應該沒有聽說過此人,想來也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不足道也。
而且這人所提的建議,好像也沒有用,别說袁紹沒把朕放在眼裏,各路諸侯又有哪個把朕放在眼裏了?看來這人也不過是一個庸才腐儒罷了。
樂文一擺手,淡淡說道:“朕知道了,朕近日要納馬騰之女爲妃,侍郎趙彥,就由你去給馬騰下聘禮吧。”
趙彥,琅邪人也。少有術學。延熹三年,琅邪賊勞丙與太山賊叔孫無忌殺都尉。攻沒琅邪屬縣,殘害吏民。朝廷以南陽宗資爲讨寇中郎将,杖钺将兵,督州郡合讨無忌。彥爲陳「孤虛」之法,以賊屯在莒,莒有五陽之地,宜發五陽郡兵,從孤擊虛以讨之。資具以狀上,诏書遣五陽兵到。彥推遁甲,教以時進兵,一戰破賊,燔燒屯塢,徐、兖二州,一時平夷。
“諾!恭賀陛下!”趙彥得到聖命,便連忙從左列走出,拱手應諾,并賀喜,殿下的諸位大臣也紛紛道賀,隻是心裏很是納悶,陛下是如何把馬騰的女兒拐到手的。
樂文知道這些人心裏在想什麽,笑了笑接着說道:“朕還有一事,便是三日後,發兵五萬,攻打弘農郡!”
“攻打弘農?!陛下,爲何要攻打許昌?”陳宮有些不解的拱手問道。
樂文卻是神秘一笑,“朕自有朕的打算,公台就不必多問了,呂布、張遼、趙雲,你三人随朕禦駕親征,攻占弘農!”
“遵命!”大殿下右列被點到名的三位将領走出隊列,拱手應命,隻是剛加入不久的趙雲,大家都很陌生,殿下之人都不由的多望了他一眼,心中很是懷疑,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将,竟然能和呂布、張遼一起随駕出征,此人到底有何本領,竟然能夠得到陛下如此的器重。
文臣武将隐隐猜出陛下攻打弘農的用意,很可能是陛下想要以此立威,樹立聲望,把兵權真正的掌握在自己手裏。
可他們也不過隻猜到了其一,更重要的原因是,樂文要盡快得到馬超家族的支持,得到更多的資本來匡扶大漢。
而弘農則是曹操的一個地盤,曹操派了曹洪守弘農,這時的曹操剛有點矛頭,他手下的武将大多都是本家子弟,雖然他的本家子弟都很厲害,但是如果能拿下弘農,那麽可謂是對曹操的一個打擊,而曹操并不覺得漢獻帝會攻打的他的弘農,隻要拿弘農開刀,就可以令世人信服,大家看到了漢獻帝的能力,自然會對漢獻帝割目相看,那麽不光馬超家族會支持樂文,一些并不看好漢獻帝,卻心有大漢的賢臣自然也紛紛會來歸附。
趙彥把聘禮帶到了西涼,還有馬雲祿的一封書信,馬騰面色是紅一陣白一陣,心道這小皇帝是如何把他的寶貝女兒給拐走的,而且看馬雲祿書信所言,好像并不是皇帝威逼她的。
也罷,也罷,女兒長大終究是要嫁人的,嫁給大漢皇帝也算是一件光彩的事情,隻是人言漢獻帝儒弱無能,女兒爲何會看上他呢……
此時,因爲樂文的出現,接受了李傕、郭汜的投降,曆史已經發生了改變,曹操想要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美夢破碎了。
可是曆史還是在不斷的發展,而這時曹操的勢力,曹操帶兵鎮壓青州黃巾軍,收得降兵三十餘萬,他從中挑選精銳,擴充自己的隊伍,組成新軍“青州兵”。
然後曹操把殘破的洛陽又重新建立了起來,然後以他的老家許昌根據地。
說起曹操此人,雖然曹操是一代枭雄,不過他自身也有很多缺點。
首先此人很殘暴。爲父報仇讨伐陶謙的時候,屠城,泗水爲之不流。曹操的部下夏侯淵、曹仁也多有屠城的記錄,而他們的屠城行爲也是接到曹操指示的。說到屠城這方面,以“仁德”著稱的劉備還真沒什麽污點。而到孫權那邊,屠城屠得也不少,除了要對中原攻城略地,孫權還要征服山裏的少數民族,爲此殺了不少人。衣帶诏事件東窗事發後,曹操殺董承之女,皇帝之妾董貴人,董貴人身懷六甲,漢獻帝爲她求情,也不能免。伏完書信事件曝光後,又殺伏皇後和皇子,滅族。《曹瞞傳》說,有次白天曹操帶愛姬睡覺,睡前說好睡一會就叫醒他,結果愛姬看曹操睡得太香,不忍叫醒他,等到曹操自己醒了,一看睡過了,很生氣,下令棒殺了這名愛姬,等等。
還有就是他很嗜殺,除了殺百姓,還殺名人。早年殺名士邊讓,殺和自己有過節的袁忠和桓邵,桓邵跪地求饒,曹操說:“下跪就能免死嗎?”。還是殺。殺異己分子孔融。老友許攸因爲官渡之功老是炫耀,傷了曹操面子,被殺。同是舊友和功臣的婁圭,也是因爲言語觸犯了曹操,被殺。晚年逼死荀彧,冤殺崔琰。這些記載體現了曹操小人狠毒的一面,和他寬宏大量的一面截然相反,顯得非常矛盾。曹操一生饒恕了很多人,連著名的白眼狼呂布也想寬恕,結果因爲劉備的一句話還是把他殺了。想寬恕陳宮,結果陳宮不領情。對于袁紹的忠臣沮授也想重用,沮授一心隻想回袁營,隻好殺了。對于另一位著名的白眼狼劉備也過于仁慈,結果縱虎歸山,養虎爲患。卻不能寬恕這些人。
接着便是曹操的好色,有人妻癖。因爲納張繡的嬸嬸導緻張繡反叛;和劉備當年打呂布的時候,關羽請求曹操破城之後把呂布手下秦宜祿的前妻杜氏給他,曹操當時也答應了,城破之前關羽又屢次提起。曹操就起了好奇心,想看看到底是怎樣的美女,結果一看果然是好貨色,就自己收了,搞得關羽内心不安。秦宜祿之死也與奪妻有關;納何晏之母;還将袁熙之妻甄氏許配給曹丕。
還有幾個明顯被人誇大了的缺點
就是,他的奸詐。他的奸詐主要出自《曹瞞傳》,正史無,當然正史也說“太祖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也不算什麽好話,說的曹操就像狡猾、遊手好閑的二流子一樣。
《曹瞞傳》說他小時候就會裝病騙自己的叔叔。因爲曹操小時候不務正業、遊手好閑,他叔叔沒少給他爸爸打小報告。曹操就想了個辦法來治他。有一次看他叔叔走過來,就裝作面癱,嘴也歪向一邊,叔叔感到奇怪,問他怎麽了。曹操說:“中風了。”叔叔就去告訴他爸。他爸吃了一驚,趕緊把曹操叫過來,一看,沒事,挺正常的,就問他:“你叔叔不是說你中風了嗎?”。曹操說:“沒中風啊,叔叔不喜歡我,才陷害我的。”于是他叔叔之後打的小報告曹操他爸再也不信了,曹操也更加放肆了。許攸來投奔的時候,也不交底,先謊稱軍糧可支持一年,再說是半年,一再逼問下才道出實情,隻可支撐一個月。打仗的時候,軍糧不夠了,問管糧倉的小吏怎麽辦?小吏說:“那就換小鬥發下去吧。”曹操也說行。結果大家不幹了,說曹操欺負人,糧食都不給足。曹操對那名小吏說:“事到如今,隻能借你的頭一用了。”把他斬了,傳令出去:“是管糧倉的小吏換的小鬥,盜取的官糧,現在把他殺了。”才平息了衆怒。
《獻帝春秋》上還有則記載,說曹操和呂布交戰失利,呂布的士兵抓到了曹操但并不知道這就是曹操本人,還問:“曹操在哪裏?”曹操就騙他說:“騎那匹黃馬跑的那個就是。”于是這名士兵就放下曹操去追騎黃馬的人,曹操得以逃脫。曹操在軍事上比較多詭計,比如篡改書信離間韓遂馬超等等,但俗話說“兵不厭詐”,軍事上的巧施詭計不足以作爲曹操奸詐的反面案例。普通老百姓認爲曹操奸詐,是因爲他是篡漢的奸賊,奸賊當然不奸不行。其實言過于實。曹操性格中的奸詐色彩必然會有,裴注裏的《曹瞞傳》、《獻帝春秋》之類也可以拿來參考,但總體來說,《三國志》上的曹操英雄之氣十足,奸詐氣息難尋。
還有一個便是他的多疑,這雖然是缺點,不過多疑其實也是曹操的一個優點,最有名的故事是殺呂伯奢一家。這個故事一共有三個版本,一個是王沈的《魏書》,這也是魏國的官方版本,說是曹操在逃亡的路上去找老朋友呂伯奢,呂伯奢不在家,他的兒子和賓客搶劫曹操的馬和财物,曹操奮起自衛,用劍殺了幾個人後離開。
第二個是《魏晉世語》,也是說曹操去找呂伯奢,呂伯奢不在家,他的五個兒子在,對曹操還彬彬有禮,但曹操想到自己是朝廷欽犯,疑心他們要加害自己,當晚用劍連殺八人後離開。孫盛的《雜記》就在此基礎上描述地更加有聲有色,說曹操聽到了鍋碗瓢盆的聲音,誤以爲是要拿武器來對付自己了,就趁夜色把他們殺了,結果發現自己殺錯了,非常凄怆地說了句:“甯願我辜負别人,不要别人辜負我!”
如若後面兩個版本記載真實的話,确實說明曹操當時多疑了。崔琰的死也能說明曹操多疑,崔琰的那幾句“省表,事佳耳!時乎時乎,會當有變時”看不出有什麽深意。曹操心中有鬼,才會疑神疑鬼。自古以來,特務政治和文字冤獄都是專權統治者的拿手好戲,朱元璋、康熙都喜歡搞文字獄。《崔琰傳》中明确提到了曹操性格好猜忌,孔融、許攸、婁圭都是和崔琰一樣,因爲對曹操不尊而遭殺害。而《曹瞞傳》更是說,曹操忌才到部将們要是有計謀勝過自己的,就找個理由将他們殺害。這和《三國志》記載的曹操的愛才、惜才又是成截然相反的對比。(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