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琦的話說的很鄭重,表現了他對周瑜無比的信任。
士爲知己者死,周瑜對于劉琦的信任也異常感激。
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隻是向劉琦提了一個人名,劉琦就毫不猶豫的答應了,這得是何等的信任,才能如此?
當然,劉琦這麽做有意拉攏周瑜是爲其一,其二是他本來就是知道魯肅這個名字的。
但凡是後世的正常人,隻要是聽到了魯肅的名字,又豈能不爲之所動?
這才是劉琦真正毫不猶豫就答應的真正原因。
根本原因不在周瑜,還是在于他知道魯肅!
但周瑜并不知曉此事。
當下,周瑜便開始寫書信,派人給居巢的魯肅送了過去。
……
魯肅的故裏雖然是在東城縣,但是近年來,他爲了躲避戰亂,同時也是爲了躲避一些煩心事,則是搬遷到了居巢。
其實淮南和徐州地區,一直是英才遍地,包括張昭,張纮,陳登等人,曾經一度都被袁術給盯上過。
但很可惜,一向自持四世三公的袁術,在這幾個人的面前是丢盡了臉,無論怎麽派人征辟他們,這些人就是不應。
更可恨的是,這些明震一方的名士也就算了,偏偏連魯肅這樣的人物也不肯投效袁術,大大增加了袁術的挫敗感。
别人也就算了,其實在袁術的眼中,魯肅屬于極爲不靠譜的那一類人。
什麽是極爲不靠譜?
簡單點解釋,就是敗家。
東漢王朝的望族豪強,之所以能在地方稱雄,基本原則就是他們在百年時間裏不斷的兼并土地,将土地越兼并越大。
各州的豪強,别人都是在不停的兼并土地,唯有魯肅反其道而行之。
在各地牧守逐漸獨立之前,魯肅就開始反其道而行之,他不僅不治家事,反倒是大量的施舍财貨,出賣土地,用這些用家私換來的财貨周濟鄉裏以及結交英雄豪傑,用來擴大自己的聲名。
說白了,魯肅在某種意義上而言,就是東漢版的及時雨魯子敬,淮泗地區的呼保義。
魯肅雖然是士族出身,家中又有田地私産,但并不是那種特别知名的高門,換句時髦點的話,就是高不成低不就。
在這種情況下,魯肅結合天下大勢,自己爲自己設計了一條路。
天下将亂,豪傑并起,正是自己賣田結士,揚名于世的大好良機,當此時節若是能夠名揚天下,然後擇一雄主而輔之,則可将自己以及整個家族帶上一個新的台階與高度。
目光長遠的人,自然是明白魯肅是爲了在亂世囤積人脈,提升名聲,厚積薄發,尋找一飛沖天的機會。
但大部分的人還是目光短淺的。
魯肅的想法雖然很好,但很可惜,并不是每一個人的思想都能達到他的高度,也有很多人看不慣他的行爲作風,包括他的族人在内。
賣地揮霍錢财,這在外人看來是‘及時雨’,但在自己的家人眼中,這就是敗家子,應該綁起來用大棒子打殺的那種。
但問題是魯這小子命好,他所在的宗家乃是這個家族之中,族中枝葉最茂盛,家業最大,話語權最強的一支,而魯肅本人身體嫡長子,也掌控了族中大部分的基業和田産。
也就是說,人家有資格可以瞎霍霍錢,名正言順的那種。
但跟魯肅同輩的本門子弟,可不會因爲這個而退縮,畢竟家族資源被魯肅這麽禍害,誰心中都不好受。
于是他們各個邀請族長輩,一起聲讨魯肅,渴望借着族中長輩的力量能夠把魯肅從家公之位上揪下來。
但問題是,魯肅很聰明,而且也很仗義,他所變賣的田産,隻是他自己那一支的,與其他人的統統無幹,而且對于族中長輩的應得利益,魯肅也預備的很是到位,沒有讓族中長輩中的任何一個人受委屈。
因此,魯肅的族人也根本拿不下他。
最終,經過了與家族中的旁支一番抗争之後,魯肅變賣所有的田産,帶着财貨和奴仆,從東城前往了居巢,自此不在與家族中人有一絲一毫的關系,隻是專心做着經營自己的事情。
但不得不說,魯肅的母親确實是支撐他的。
在魯母看來,自己的兒子與旁人就是不一樣,是天生就能成大器的。
身爲人母,自己無論如何都要支持他。
就這樣,魯肅的母親輾轉随同魯肅到了居巢,魯肅所做的一切,她都無條件的支持。
魯肅雖然敗了大部分的家财,但随着亂世的到來,他的聲名也越來越大,而身爲兩世三公後人的周瑜,也不過是他衆多好友中的一個,足見魯肅的聲名之大。
而他也得到了袁術的征辟,在其母看來,魯肅這些年敗光的家财終于有了着落和回報,畢竟袁氏四世三公,名滿天下,能夠得到袁氏的征辟,實在是魯肅的運氣。
魯母非常高興,但魯肅卻跟她唱反調,就是不去應征,他非說袁術不是明主,一旦投奔他實乃是明珠暗投,必然後悔終身。
若是換成其他的母親,一見兒子這麽挑挑揀揀,保不齊就用慈母手中棍将他打殘廢了,但魯肅的母親很顯然對自己的兒子有一種迷之自信。
他毫無保留的相信了兒子,并且從這一刻起,也把袁術當成了昏聩之人。
不過魯肅爲了害怕袁術報複,隻是虛與委蛇的說自己身體有疾,一時間難以赴任。
後來,就這麽一拖再拖,袁術随後中風偏癱,也就想不起魯肅這回事了。
這中間,江東孫氏也曾派人來招募他了一次,袁術雖然有些意動,但還是沒有下定決心。
直到這一次,周瑜派人來請他前往汝南,去見天子。
魯肅得到了這個消息之後,差點沒興奮的蹦起來。
真正的明主,同時還是皇帝!天下最好的主人,也莫過于此了吧。
……
魯府之中,魯肅開始收拾行裝細軟,并名人通知他手下操練的部曲死士,随同他一起前往汝南。
在魯肅收拾行裝的時候,一位老婦正在魯肅房中,她有些猶疑地問道,“我兒真要投往汝南嗎?你可考慮清楚了?”
老婦是魯肅之母。
魯肅聞言停下手中動作,絡腮茂密的臉上露出一個溫和的笑:“母親,孩兒等了這麽多年,等的就是這一天啊,這可是天子相招,與袁術的那次征辟相比,簡直不可相提并論。”
魯母有些疑惑地道:“既是陛下想招,吾兒自己獨身前往便可,爲何還要領家中部曲而去,你豢養如此多的私士,難道不怕陛下怪罪麽?”
魯肅笑道:“母親多慮了,陛下也是士族出身,深知亂世之道,況且孩兒這些部曲,這一次帶過去給陛下,一定會對陛下有所大用,母親放心就是。”
(本章完)